[寶寶] 泌尿道感染發燒住院驚魂記 (上)

作者: ayaya888 (ayaya)   2015-10-06 21:35:58
因為文很長分成上下兩篇,
覺得閱讀不方便也可看圖文網誌版~
http://ayaya8888.pixnet.net/blog/post/266800168
有一個問題我曾經到處問周圍認識的媽媽,
『妳知道,寶寶6個月大以前發燒,醫院會馬上收住院嗎?』
結果認識的新手媽媽、老手媽媽、包含有三個孩子的朋友,
除了自己的寶寶曾經在5個月大時發燒住院、知道這件事之外,
其他幾乎一律不清楚這個訊息。
沒想到這個事件會發生在我們身上XD
寶寶發生泌尿道感染住院的這件事,
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
很早就想將這件事情完整記錄下來,
以便給其他碰到相關問題的父母們參考。
大約在寶寶兩個半月大時,
晚上快要休息時第一次出現發燒的狀況,
雖然家中早就買了耳溫槍,
但寶寶一發燒一摸起來就很明顯有感覺,一量是38度左右,
新生兒超過38度即算發燒,
本應馬上送醫,
但一方面因為當時已經很晚,去醫院是掛急診,
想到常常看到育兒文章說
『小孩發燒時,燒壞的是父母的腦袋』
可以的話盡量不想送急診,
加上寶寶吃及拉算正常,
洗了個溫水澡也是相當開心的樣子,
決定隔天早上觀察看看。
一早量體溫還是接近38度,
昨晚有因為發燒而哭鬧醒來幾次,
但是喝奶依舊沒有問題,後來當天自然退燒,
我們也就沒有送醫。
這段期間我看了很多新生兒發燒文章及找資料,
當時已懷疑有沒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也看到了六個月前的新生兒,
發燒需要收住院的訊息,
退燒之後,我就特別注意寶寶下半身的狀況,
以及洗澡時比平常更加注意清潔。
不過鴨捲從出生後就是天天洗澡,也特別清潔私處,
後來看一些文章及醫生說明,
才知道泌尿道感染與清潔並不完全相關,
有時跟新生兒的尿路發育還未完全有關 (後來的檢查就是屬於這個狀況)
過了20天之後,寶寶出現第二次發燒,
跟上次一樣,晚上睡覺前發燒至38度左右,晚上睡不好哭鬧,
隔天早上也未退燒,
但這次不同的是他明顯沒有精神,幾乎懶得動,
這就讓我感到擔心了,
一早先送去出生診所附設的小兒科,
小兒科醫生一量超過38度,馬上說這要轉大醫院住院,
我詢問醫師是否有介紹醫院,醫師表示因為這個治療可能各家醫院差不多,
建議我們去離家近的大醫院。
當下聽到很晴天霹靂,
畢竟新生兒住院對我這新手媽媽來說是相當嚴重的事情。
跟鴨爸討論了一番之後決定就找離我家較近的大醫院,
這時心裡還在想有無可能不用住院,
一進診間量了體溫超過38度,
醫師立刻態度有些緊張的打電話到新生兒加護病房
詢問是否有床位,
看到醫師這樣慎重的態度,
我跟鴨爸頓時覺得自己之前是否太過樂觀,
新生兒發燒是不是真的超級嚴重而我們卻慢慢拖...等等的五味雜陳心情紛紛出籠。
跟新生兒病房確認有位置之後,
寶寶立刻被抱走先去洗澡、做抽血快篩,
看到寶寶被抱走時大哭的樣子,
讓我跟鴨爸茫然無助的情緒簡直快崩潰,
醫護人員通知我們回家拿安撫奶嘴、配方奶、衣物等住院用品,
寶寶需要待在育嬰室且父母一天只能限定時間、穿隔離衣探視。
醫師也告知詢問是否要做脊髓液檢查,
以確保是否為腦膜炎。
這個消息也讓我跟鴨爸的心情雪上加霜,
畢竟就算保證很大機率安全,但誰都不願自己的小孩才三個月不到就被抽脊髓液,
腦膜炎這三個字更讓我們六神無主...
[泌尿道感染住院驚魂記-住院]
=============================================================
雖然這時真的緊張到發抖,也只能強打起精神,
趕緊回家收拾東西,
到家準備東西的時候接到醫院電話,
告知抽血快篩的結果,寶寶得到A型流感,
因為是傳染性疾病所以不能住在育嬰室,要有大人一起陪住院,
並問我們要單人病房或雙人病房,
單人病房當然比較貴,但考量新生兒住院,雙人病房會有諸多不便,
且不知道同住的病患是否有傳染性疾病的情況下,
我們選擇的是單人病房。
其實當下有點高興,一方面A型流感似乎比較輕微,
而且之前發燒時看得很多的文章,找得到病因是好事,
再加上可以在醫院陪著寶寶,總覺得比假手他人要來的放心。
(事後證明陪新生兒住院真是累死老母呀!!!)
到了醫院病房,已經洗過澡的寶寶淚痕滿面的被推了進來,
手上多了點滴,
看到小小身軀被打點滴又是一陣心痛,
好消息是用了塞劑之後,寶寶已經退燒
(從這時開始寶寶就一直生龍活虎沒發燒住院了六天,老母我則是發燒拉肚子樣樣來)
但是還是要做泌尿道感染的細菌培養,要等待三天的結果,
這期間必須持續投藥抗生素,
雖然情況比剛到醫院聽起來好很多,但聽到要住三天依舊令人沮喪,
還有一張脊髓液抽取通知單在等我簽名。
詢問主治醫師目前是否還有抽脊髓液的必要,醫師似乎不太願意發表意見,
僅說尊重父母決定。
主治醫師離開給我們討論空間,
我跟鴨爸在猶疑不決的時候,旁邊一位護士小姐突然說,
『都已經知道是A型流感了為何要抽脊髓液?』
到現在我都很感謝那位護士小姐,
我知道現在台灣醫病關係有些緊張,
對於這種新生兒案例,醫師大都會以最高規格看待,
我並不怪主治醫師不願給建議,
但有時我們新手父母、又對醫療這方面沒有很了解的情況,
真的很希望得到一些明確的建議。
於是我們簽了不同意抽脊髓液單子,開始進入(彷彿一個月那麼長)的住院療程。
簽過單子之後,
醫護人員告知因為剛剛插導尿管採尿不成功,
在寶寶下腹部貼了一個集尿袋,要我們一看到有尿就通知他們
(原來剛剛的淚痕是插尿管造成的)
或許父母一開始可以跟醫護人員說要用尿袋採尿、不要用導尿的方式,
這樣可以少插一次很痛的導尿管,
但風險是用尿袋有可能採尿途中有細菌跑入造成驗尿結果失真。
簡單做一個圖表給各位參考尿袋及導尿的差別,
寶寶兩種都做過,
導尿那根管子會插進去很長....我目測至少五公分,寶寶哭慘了。
奇怪的是,我回家查資料後,
網路文章說尿袋因為不是無菌,不能做細菌培養,
但鴨捲這一次是使用尿袋中的尿液做細菌培養。
(後來6m時又去另一家醫院檢查一次,
那次是先用尿袋集尿,發現有細菌,馬上再導尿一次做細菌培養。)
住院期間,寶寶的點滴針頭不能拿下,
護士小姐每幾小時會進來加一次抗生素,
並告知我們只要照正常在家照顧即可,
聽起來可能很容易,但做起來真是天殺的困難啊!!
首先老母我對寶寶手上那根點滴管,可能比他本人還在意十倍,
親餵母奶怕壓到、瓶餵怕壓到、睡覺怕壓到、怕他覺得痛,
加上每幾小時要加一次的抗生素,
我在這六天從未有一天可以連續睡超過2小時。
然後一直打點滴的後遺症是寶寶會不斷烙賽,
比新生兒前兩個月的母奶便還嚴重,
隨時隨地都在烙賽,
最糟的是弄到衣服上,
還要請護士小姐進來將針頭接管的部分暫時拿起,
才能順利幫他換衣服,而這種烙賽是經常會發生要換衣服的情況的!
再來就是把鴨捲放到他的新生兒小床他會因為害怕而大哭,
為了讓他安心,就跟我一起睡在病床上,
讓媽媽我更難以入睡,
而家裡是沒有任何人可跟我換班的,為了讓鴨爸可以好好上班,
過夜只有我留下,為了可以方便親餵則一直穿著哺乳睡衣,
老實說我跟寶寶根本看不出來誰是病人orz
(接續下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