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嚼檳榔、菸酒 口腔癌高123倍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0-04-03 15:04:51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20年3月15日
口腔癌是台灣男性第四高的癌症死因,嚼檳榔、吸菸、飲酒皆使用者,罹患口腔癌機會是
一般人的123倍。口腔癌是目前最容易預防的癌症,透過口腔黏膜檢查容易早期發現口腔
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可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並藉由衛教,勸
其戒檳榔與戒菸,還可以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
由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新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癌症防治掌握先機」公益系列講座,邀請
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熊佩韋教授主講「口腔癌防治掌握先機」。
很多人認為嚼檳榔只要不吞檳榔汁、檳榔渣,就不會罹癌。不過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
)已證實「檳榔子本身即為第一類致癌物」,縱使不吞檳榔汁,檳榔子本身含有檳榔素
(arecoline)和檳榔鹼(arecaidine),會透過汁液接觸口腔黏膜而產生致癌物質,都可能
導致口腔、咽及食道等部位罹癌。在臨床上,每10個口腔癌患者中,就有9個患者與嚼檳
榔有關。嚼檳榔時也會將口腔黏膜磨損,傷口不斷結疤,累積一段時間會造成口腔纖維化
而難以張口,進而造成生活不便。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是屬鱗
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台灣以舌癌與頰黏膜癌占大多數。
口腔癌危險因子有:不良的口腔衛生;嚼食檳榔、吸菸、喝酒;蛀牙、不當的假牙;陽光
照射;長期營養不良;人類乳突病毒。
口腔癌症狀有:1.口腔內部或周圍有腫塊或硬塊,呈現脫皮或顏色改變;2.嘴唇和口腔有
超過兩周以上未癒合潰瘍;3.口腔內發生不明原因麻木或疼痛感;4.口腔不明原因出血;
5.口腔出現白斑或紅斑;6.舌頭難以活動;7.牙關緊繃而張口困難;8.吞嚥及咀嚼疼痛而
窒礙難行;9.牙齦腫脹使得假牙固定不安全;10.拔牙傷口久而不癒。
口腔癌治療與預後,口腔治療可分手術切除或頸部淋巴切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一般
以手術為主,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為輔。口腔癌其治癒率及五年存活率:第一期的治癒率
與五年存活率約80%、第二期五年存活率約60%以上、第三期五年存活率約40%、第四期五
年存活率約20%。
https://tinyurl.com/rq9362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