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瑜珈教室之定型化契約,那些會館業務沒告訴你的事

作者: Lovemayling ( 安靜)   2018-09-01 22:50:26
就之前轉讓了一個會籍,辦手續當天才曉得承接的人是不能夠再轉讓的;
然後轉讓的手續費,不管是轉機人或是承接的人,都要各收一次;
特別是如果不是因為健康因素的話還要3000,
一開始辦會員的時候也要收手續費至少1000或1xxx;
至於非會員承接更要交入會費2000;
真心覺得手續費及非會員承接的入會費這個錢實在是太有賺頭了xd
Ex: 某甲因為搬家要轉讓,因為不是健康因素也不是調職等原因,
這部分須交3000手續費給會館,承接人因為沒有會員,要付會員費2000,
還要再付手續費1000, 換句話說,總共轉讓一次會館光程序費用就收了6000。
但其實我的問題是,我買了一年的會籍,每個月固定扣繳多少錢;當我不想再上的時候,
轉讓給別人也就是賣給別人的意思,那後面的款項理論上會有承接人來繳,換句話說瑜珈
教室該收的錢一毛都不會少。即便是因此產生程序費用,轉讓人跟受讓人都要收取,定型
化契約這樣規範真的公平嗎?畢竟不管怎麼說這只是一個程序,沒有道理跟兩方都要收錢。

更沒有道理承接的人不能夠再轉讓給他人。
(有時候銀行的不良債權都已經不曉得賣第幾手了)就覺得這些定型化契約真有失公平的
地方。
所以為什麼有時候覺得小教室很可愛
再繼續說 跟瑜珈會館終止契約的規定好了,
目前跟瑜珈教室退費,都是依照台北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規則,
只有在上課四個月內可以請求退費,
(意即定型化契約會寫上課未滿幾分之幾,換算成月計算)
1. 換句話說,上一個月或只是上四個月要跟瑜珈會館解約,都要賠六個月。
也就是 上兩個星期想跟教室解約也是要賠六個月,上一個星期要解約也要賠六個月
**這中間有一個點是,每個月扣繳29xx或是XXXX,但在你跟會館解約時,
都不是這樣算的,會變成原本的定價例如一個月本來是4000,但優惠賣給你29xx。
所以在解約賠會館錢的時候就是這樣算。
很多瑜珈會館或是健身中心都是這樣算,包括最早的加州健身。
2. 上過超過四個月就不用想直接跟教室解約了,不想上就只有繳錢或是尋求轉讓一途。
所以為什麼會有很多轉讓文的原因。
就其實我認為,跟會館簽約時,是買一個權利,是一個使用權。
在會館上課運動的權利,不管是無限型或一個月幾堂。
但在轉讓的時候,由於定型化契約的限制,轉讓本身是帶有很多限制和負擔的。
不管是轉讓的規定理由,就例如非健康之類的因素產生的手續費3000,
或因為健康就1000, 似乎帶有非健康等因素轉讓而有可歸責的味道。
**但論理來說,瑜珈會館在轉讓的過程中真的有損失什麼嗎?
答案是沒有,這個會籍本來一年的該收的錢都還是會收到。**
卻因為轉讓本身帶有歸責的色彩,雖然是說手續費等名目。
卻又何嘗不是變相的契約解除之損害賠償呢
這是目前看到瑜珈會館定型化契約中對消費者(即買會籍的人)不利的地方,但很抱歉,
大家都沒有辦法去改會館的定型化契約內容。但還是先寫出來分享給大家。
祝大家練習愉快!
作者: rokanto (豆花)   2018-09-02 03:23:00
覺得會館的收費跟轉讓約定對消費者很不利+1其實定型化契約有爭議的時候應該要以對消費者有利的方向去解釋,但不知道為什麼很少聽到在會館上課的學員爭執這些
作者: ethan03 (ethan)   2018-09-02 06:12:00
因為爭也沒用 吃死會員
作者: waterrrrr (waterrrrr)   2018-09-02 12:13:00
我也不喜歡瑜珈會館:(請問有推薦的小教室嗎,謝謝!
作者: tove (朵芙莉)   2018-09-02 19:50:00
沒錯!對消費者很不公平
作者: e20021104 (ying)   2018-09-02 23:09:00
喔喔,好實用!
作者: littleyuan (baby)   2018-09-04 04:57:00
我自己也覺得上瑜珈費用很貴。 但覺得以做生意角度來看能理解他們的目的就是了。。 瑜珈或健身房這種,年會費比上單堂便宜很多就是他們是希望很多會員買了不用完(如果所有會員都是每天去上課的那種他們就虧了)。A轉讓給B的話若不收取省續費或懲罰性費用 那雖然還是能收取一整年會費,但是減少了各賺A&B 兩次全年年費(儘管兩人都只用半年)的機會,所以把成本轉嫁到手續費上。如果願意無條件讓人轉讓的瑜珈館是比較有良心的,但是越大型的會館會更加營利取向。
作者: Lovemayling ( 安靜)   2018-09-04 15:34:00
可是不管怎麼說,如果按照前述的例子,6000的程序費用,似乎有點太高的疑慮。事實上,就多數轉讓文觀之,轉讓的這些程序費用多半是由轉讓人自行吸收;特別是急著轉的,可能再多送一個月的例子也不少。不能否認會館是要盈利,只是事實上真的對簽約的人不利。
作者: littleyuan (baby)   2018-09-10 03:43:00
轉讓這件事情會讓他們少賺一個冤大頭多繳一年會費的費用啊 他們本來就不是只想cover掉手續費而已。。我覺得還有一點是瑜珈在台灣不算是全民普及的活動 做的人沒那麼多 瑜珈館想賺錢就會收取高昂學費或巧立名目從練瑜珈者身上多賺。但是就又因為貴更吸引不到大眾,惡性循環。如果練的人多了價錢就會較親民。北美練瑜伽的多也有一點是被宣傳得好,去的人很多都是打扮時尚性感的年輕女性,等於做瑜珈變成是年輕人間流行的事情,雖然流於時尚活動了但實際上普及的同時也能壓低瑜珈費用而更加容易推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