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對 in-house 的一些看法

作者: hank7444 (zxcv)   2016-11-13 22:28:16
個人看法,歡迎大家來討論
我覺得拿全自製當作行銷點真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
因為現在的鐘錶廠打的都是集團戰,
試問有哪一家錶廠真正有能力每個零件都是自己做的?
另外,全自製概念也是各說各話,模糊不清?
是只要機芯是自己設計的就算全自製?
還是游絲避震器自行生產就算全自製?
連現代最知名的製錶大師Philippe Dufour
的錶殼跟游絲都是跟別人買的(游絲是他自己上繞的),
那他的錶算不算全自製?
其實在鐘錶界沒有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標準,基本上就是廠商說了
是就是了,所以那些廣告行銷文案看看就好,
基本上都是墊高價格的糖衣毒藥。
OK, 讓我們回到100年前,其實真正傳統的製錶業,
都是靠專業分工達成的,有專門的面盤, 游絲, 機芯, 錶殼廠或小作坊,
每一個都是非常專門,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生產。
那年代一個錶匠光是鑽研做機芯可能就耗盡大半光陰,
同時還能夠兼顧其他專業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
所以不是in-house會有損大師的價值嗎? 我覺得的不會,
因為鐘錶價值的體現在於原創性與高品質的做工,不在於基礎零件的生產上
用通用機芯(如ETA)就不好嗎? 未必是,有的錶把ETA改的連ETA廠都認不出來
用自製機芯就一定好嗎? 未必是,捫心自問就好,不用多說
簡言之,用心做,精準的時間佐以合理的價格,
就是好錶,是不是in-house,根本就不重要不是嗎?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16-11-13 22:32:00
只是個到處都是ETA的時期想要跟其他表拉開距離的賣點吧做的比ETA差的也是自製阿
作者: hank7444 (zxcv)   2016-11-13 22:34:00
簡單說就是行銷手法囉
作者: DavidSPL (David)   2016-11-13 22:36:00
推樓主論點,真的看看就好,哈
作者: leesue (??)   2016-11-13 22:37:00
DT in the house! 歐不,我是覺得啦,in house不見得就是好棒棒,戴精工五號會愛它便宜耐操還是in house?而是大家都用ETA,然後價差太大了,雖說品牌值錢,但以前6-700鎂就有小錶廠用ETA了
作者: hank7444 (zxcv)   2016-11-13 22:44:00
ETA賣高價不是不行,粗胚ETA直接放到殼裡賣高價就有點惡劣了,所以到底是買錶還是買廣告,值得思考
作者: leesue (??)   2016-11-13 22:47:00
漢克大講出重點了,搞到最後賣錶都是在玩廣告行銷話題,所以in house就成了信仰
作者: hank7444 (zxcv)   2016-11-13 22:49:00
這也是我覺得行銷最厲害的地方,一樣的東西有的人只能賣10元,有的人可以賣1000元所以都是在比各自行銷團隊,而不是比製錶工藝與技術了...
作者: leesue (??)   2016-11-13 23:06:00
我覺得行銷是必要的,你東西夠屌怎摩也要想辦法讓別人知道你很屌,這樣才屌的有價值啊,不然屌在家給誰看,business is business行銷再強基本功沒有也是沒用的,高單價路線玩故事,中低單價玩規格(沛?),話說回來,買錶人分兩種,買給自己看跟買給別人看,不管你買單理由為何,買到自己喜歡的最重要!
作者: hank7444 (zxcv)   2016-11-13 23:23:00
我同意,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作者: x284yk6cjo5 (腦叮噹)   2016-11-14 08:58:00
作者: yggggguuh (阿榮)   2016-11-14 15:39:00
作者: water759153 (羅曼蒂克死)   2016-11-17 22:37:00
我認為可以是為了區別共用機芯,也可以是行銷手法沒錯!但自製機芯的用心程度從零件、設計、組裝到技術的呈現,每個環節都能夠擁有原創性及工藝性才是真正自製機芯的錶廠或是製錶師所追求的,也是少數廠牌能夠做到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