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不能只有台成清交!政大教授:教育

作者: cradredtade (☆☆☆☆☆☆☆)   2017-11-26 16:22:18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84033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高教深耕計畫打「國際杯」的申請門檻獨尊論文指標,讓以社會科學見長的政大教師憂心
恐從頂大除名。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建議,教育部應參考國際上以社會人文科學領域為
主的排名,而不是籠統地把所有科目放在一起比,且至少應選取一、兩所社會人文為主的
學校重點補助,「不能只給台成清交」。
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最新方案整合頂尖大學、典範科大及教學卓越計畫,第一年總經
費提高為173.7億,其中110多億元預計延續教學卓越理念,所有大學都可望分到。第二部
分類似以往的頂大計畫,著重在拔尖,但經費由以往的一年百億減為60億元。
在第二部分,又分為「全校型國際競爭」和「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兩個子計畫,前者經費
40億,以綜合性全面拔尖大學為對象,申請門檻包括博士生占比、專任教師平均學術研究
計畫經費、頂尖學術指標(論文發表質量及影響力),亦即每年每校至少要有100篇SCI和
SSCI論文發表。預計可打國際杯的校數只剩個位數。
秦夢群指出,教育部國際競爭計畫很重視論文H-index(H指數),在此遊戲規則下,政大
恐從所謂頂尖大學「退下來」,社會將認為政大從第一線大學除名,但政大很多領域在全
世界表現其實都非常優秀。他希望教育部除看整體論文數或排名,也要看個別類別、領域
排名,「不然台灣永遠都只看到『台成清交』這幾所綜合大學。」
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政府應從學科領域配置資源,教育部不該「重理工、輕人文
」,台灣高教發展應培育各專業學科都成為國際上具競爭優勢的領域,像諾貝爾獎得主也
都是分不同專業領域,「教育部應給政大公平競爭的機會,讓政大也有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的機會。」他舉例,人文、法律領域的耶魯大學,也是國際一流大學。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表示,教育部計畫「明顯有語言和文化的歧視」,因為這些
論文指標都只看英文論文,對人文社會學科很不公平,且也顯示台灣高教似乎認為只有跟
英語有關才是國際化,「政府不該扼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若從頂大被退下來,對政大的
聲譽將造成很大損害。」
「不同學門有不同專業,不能只以英文期刊指標為指標。」薛化元指出。人文社會學科的
特色就是在地化,難道國家打算放棄在地化?他認為,教育部應審慎思考,國家要發展人
文社會學科,指標該怎麼處理,不能再只用傳統的論文數評斷,這對本土在地的研究很不
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