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以色列約旦遊記【十一】猶太大屠殺紀念館

作者: polesirius (ff)   2022-04-18 11:39:47
~※ 猶太大屠殺紀念館 ※~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339043
(這是個被耽擱很久才終於完成的遊記)
以快閃步調看過本應細細觀覽的「以色列博物館」,接續得趕在黃昏前進入「猶太大
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它與前者相似,都有很大的園區,散列不同主題的展館,
其中多半是追思性質的造景,有象徵通往集中營的車廂,斷軌指向即將跌落的虛無,有紀
念喪生兒童的洞窟,迴盪唸禱姓名的語聲。除了以藏含劍刃的六芒星、攜手的人形枝葉代
表當年的反抗掙扎,也於林間立起碑石,記印在那血黯環境裡,還願捐身護守的各國義人

但園區閉門時間將屆,強迫我們把目標收斂在主展館「The Holocaust History
Museum」,呈縱長三角稜柱的它半埋於山岩,只在兩端出入口朝天綻露。走了進去,無盡
的冷灰壁面是館內給我的初印象,儘管頭頂的透明稜脊引入天光,廊道的初始也投影了事
件前猶太人的生活,畫面裡的街頭身跡、孩童笑顏望來都像風雨欲來。
往前走,微微下傾的廊道被壕溝不斷切分,將路線往側展室帶轉,然後左右蜿蜒。「
From Equals to Outcasts: Nazi Germany and the Jews」,第一間展室以「平等到流放
」為名,用諸多照片及圖文,從納粹的「反猶太主義」說起。其實若要認真追溯,耶穌的
降世與離世就如投入漣漪的石子,很早便讓基督教和猶太教隱隱結了仇。由於新約將猶太
人描述得頑固,不但不信耶穌是彌賽亞,還促使他被釘上十字架,就算負面的應只是某些
保守派,即使包括聖彼得在內的不少門徒是猶太人,整個猶太族群都被一起貼上標籤。再
加上變得腐敗僵化的基督教會推波助瀾,千百年下來,敵對的思想在歐洲各處植根蔓延。
此外猶太人作生意的本領也令不少當權者眼紅,趁機加油添醋,說再放任下去會被竊國,
因此嚴格來說,納粹只能算是引爆一切的炸彈。
該把希特勒歸類為偏執性的精神疾病,還是謎之力量的操控?我也不知道,他說猶太
人天生血統骯髒,會汙染日耳曼民族的純淨,煽動大眾是這群人讓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敗。於是展牆上猶太族群成為圖繪裡的妖怪,操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夾擊,我讀著圖表
上的措施頒布,也看著他們的權利被陸續剝奪,承受刻薄的精神羞辱。第一座用來囚禁與
思想改造的集中營在「達豪」成立了,並在幾年後營數成萬,法官、律師、教授、醫生這
類高知識工作不被允許,「紐倫堡法案」禁止他們與德國人通婚,接續公民權、居留資格
也被拔除。之後是「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的到來,幾乎全德國的猶太會堂及諸
多猶太店面被策動縱火搗毀,散碎的玻璃在月光下如水晶,映著象徵序曲的火光。
穿過中央主道,下一間的主題是「The Awful Beginning」,隨著二戰爆發,德國進
軍波蘭,原本只是次等居民的折辱又面臨更深的墜落,納粹在許多城市劃出被稱為「
Ghetto」的隔離區,把他們驅趕進去,財產沒收,僅能從事辛苦的勞動。猶太人自傲的「
大衛之星」淪為低等身分的辨識臂章,若因宗教有些特殊打扮也會被挑出來特別對付。雖
然裝模作樣設了「猶太委員會」(Judenrat),也只是種訓練把良心踩在腳底的職位。展
區裡掛了不少當時的臂章、被沒收掉的大量猶太燭台,還有些搖籃、木馬、刻苦的生活用
具。根據統計,最大的華沙隔離區就關了三十八萬人,30%的人口擠在城市2.4%的空間,
勞動之後的窒悶可想而知。
接續展區「Between Walls and Fences: The Ghettos」選取了四個代表性的隔都,
揭露波蘭「羅茲」、波蘭「華沙」、立陶宛「考納斯」、捷克「特雷津」的當年景貌,除
了滿牆的照片,也將展道化為「華沙隔離區」的主街,以車軌劃掠,兩側則是真實比例的
街景,隨眼望去都是無奈茫然的雙眼。在「考納斯」,由於有心人在生存夾縫中的盡力紀
錄,素描畫及日記在展櫃裡成了無法否認的佐證。而在「特雷津」,以隔離區街道繪成的
大富翁圖紙存留了下來,宛若一種反諷的控訴。
展區的時序在「Mass Murder: The “Final Solution” Begins」推進到1941年,德
軍以「巴巴羅薩行動」(Operation Barbarossa)為名進攻蘇聯,居住在烏克蘭的猶太人
面臨與歐陸同胞相同的命運,名為「別動隊」(Einsatzgruppe C)的納粹組織到處抓捕
,發生在基輔附近的「娘子谷大屠殺」(Babi Yar)最為慘烈,兩天內就有三萬餘猶太人
被趕進谷裡,一批一批趴在前人屍體等待彈雨。我看著牆上的照片,聽著周邊倖存者的訪
談,耳中接受到的餘悸讓視覺所見更顯悚慄。
但這只是個開端,一場「萬湖會議」(Wannsee Conference)簽署了泯滅人性的「最
終解決方案」。早在1939,就有所謂的「T4行動」,打算殺死或閹割所有身體殘缺或心理
疾病的人,性取向也羅列在內,這樣的殘酷自然延伸到猶太人,驅逐、隔離、虐待、讓飢
餓疾病去收拾對納粹而言太緩慢,他們需要更有效的滅絕手段。於是,當走進「The
"Final Solution": Jewish Uprisings in the Midst of Destruction」,過往僅於文字
報導看到的記述,化為真實物事陳列在我眼前。
由於散佈東歐的斯拉夫人在納粹心中也屬不潔淨,在「東部總體計劃」(
Generalplan Ost)裡已打算清空這些區域,挪給德國人發展居住,所以當「萊茵哈德行
動」(Operation Reinhard)開始執行,最先落入德國手裡的波蘭遭遇也最慘。專為屠殺
而設的「滅絕營」(Extermination camp)多設於此,從廢氣到毒性更強的「齊克隆B」
(Zyklon B),一批又一批以為只是日常轉移的猶太人被從集中營運送過來,不是被挑去
作變態實驗,在缺乏麻醉的環境強摘器官、胡亂接補,就是被哄騙說要除蟲殺菌洗澡,渾
然不知走入的是死神之口。
展區裡把其中三座以模型重建,最惡名昭彰的「奧斯維辛」(Auschwitz)則呈現了
毒氣室的剖面,除此之外,還有蛛網般的運送地圖、通往地獄的鐵軌與貨櫃、無主的殘破
皮箱、塞滿地槽的遺留靴子。本以為這類的圖文式展館,會讓我在快速瀏覽中逛完,但走
著望著,我的步伐越來越慢,不由自主細讀起字句,想深入了解他們的遭遇,也想看自認
高等的人類究竟能殘忍到什麼程度。
根據學者的分析,由於猶太人從千年前就不斷遭受滅城、驅趕、壓迫,已形成過於壓
抑忍讓的民族性,對於不公與欺負,總想著是上帝的試煉,只要有信仰、只要再謙卑、更
委屈求全,便能等到光明希望。因此對於這場劫難,也仍持著隱忍與等待,一直到「滅絕
營」的事漸漸被知曉,才終於有幾簇人開始組織抵抗行動,位於「華沙隔離區」的是最大
的一波。但缺乏武裝的衰疲災民又能有多少勝算?根據板上的紀錄,儘管撐過初期的鎮壓
,接續的火攻卻讓一切徒勞無功,數千人就此戰死,更多的猶太人被報復性轉移,牆上的
戰後照片讓人在盯望中益發哀傷。
這麼離譜的滅族事件,整個歐洲都沒人在意進而援助嗎?很早前我就有了這樣的疑問
,可是於「Resistance and Rescue」讀了一陣,才知人在黑暗中是多麼容易向下沉淪。
就像某些虐狗虐貓的社會邊緣人,同被列為屠滅目標的斯拉夫人,對猶太人仍舊持著古老
仇怨,不見憐憫,他們讓自己成為幫凶,無反抗能力的猶太人是最好的出氣品。其餘國家
則由於戰爭劣勢,或裝傻、或在屈從中交差,就算最有本錢的美國,也於各種考量後繼續
袖手旁觀。僅有丹麥挺身而出,展區裡的小船記述他們曾致力運人逃至中立國瑞典,其餘
,就只能靠很零星的民間人士,以生命身家為賭注,藏匿、幫忙逃難,縱使最後輸了一切

我不禁反問自己,若身處那樣瘋狂的時代,又會如何呢?面對同儕壓力、長官強硬命
令,殺了揹負一生的罪惡感,不殺也只是換個人下手,不但救不了人,還把自己一同賠上
。搞不好類似的心理當時就是這樣增幅著,最後演變成吞噬歐洲的大漩渦,可能曾對那些
求助雙眼有過慈心,但當自己也失去了,便漸漸學會冷血,若不跟著一起瘋狂,就會被那
股瘋狂咬得更痛。
設身處地的緩頰我想應只適用於平民,高階決策者與執行者的喪心病狂,將其凌遲千
年都不為過。「The Last Jews: The Concentration Camps and the Death Marches」記
錄了他們在戰爭末期的行徑,明知即將戰敗,仍緊抓心裡的那股執念,加速對猶太人的滅
絕,由於不想看到任何集中營被解放,不是趕著殺盡後將營房夷平、屍體燒毀,偽裝從未
有過殺戮,就是全數往別區運送,迫著猶太人以殘破之身在嚴酷之地行走,宛如一場數百
公里的死亡行軍。展區裡掛了諸多條紋囚衣、幾張集中營床架,它們的主人或許現在仍是
荒野中的幽魂,找不到歸家路。
1945年,少數的猶太人終於等到了納粹的覆亡,感覺應是苦盡甘來、自由了,但在「
Return to Life」裡,似乎並不如我們所想像,展牆播放著集中營被解放的當下,畫面裡
無數骨瘦如柴的病軀、彷彿失去靈魂的雙眼,據說有不少在幾天後死去,存留的也註定帶
著糾纏一生的夢魘、甚至是滿滿的恨意過日子。自然也有些訪談,他們說著再也見不到的
親人、被侵佔的家園、仍舊沒多少衰減的歧視。應該就是這樣,猶太人才會如此渴望擁有
自己的國家,當重建了以色列,才會變得異常敏感尖銳,體認過隱忍退讓只會被進一步欺
壓,他們再也不想重蹈覆轍,再被滅絕。
館區末尾設了一廳「Hall of Names」,柱狀空間的牆面皆是喪生者生平的檔案櫃,
這場殺戮滅絕了多達六百萬的猶太人,儘管盡力收集,仍有不少人連名字都無法留下。從
空中垂掛的錐罩拼疊著黑白顏臉,底部是相互對映的水池,波影蕩晃暗晦,一如他們當年
的命運。
由於已是團裡最末的一員,我不得不加快腳步離開,出口敞闊的三角望窗一轉方才的
陰灰壓抑,雖然天色即將步入晚夜,望著墨林外的市區點點燈火,心情終於舒暢了些。可
是經過這樣的浩劫,人類真的有認真反省嗎?我不禁想著幾個地方仍未止的戰火及種族壓
迫,就連對岸近年也瘋狂開倒車,類似的集中營被蓋了起來,新一代的紅衛兵積極培育,
估計幾年後便將會有第二次的文化大革命,這彷彿是種詛咒,蟄伏於人心,當執起權柄,
就將瘋狂蔓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