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舊城區漫步|盧家大屋/聖母誕辰主教座

作者: lucy250018 (韓綜坑無限)   2020-06-01 12:40:35
因為完整圖文很長~
所以有稍做刪減
想看完整版的可以直接看圖文版~
圖文完整版:
https://where250018.pixnet.net/blog/post/228012086
==============================================================
純文字版:
澳門古城漫遊~
走完了早上的議事亭前,我們繼續往下走
(前情提要: https://where250018.pixnet.net/blog/post/227990492 )
盧家大屋
過了個街,下一個目的地-盧家大屋就在眼前了!
盧家大屋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
是富甲一方的商人盧華紹家族的故居,又稱為金玉堂,
建築以厚青磚建造,仿照廣州西關大宅,色調以紅、褐色為主,
採三開間三進,上下兩層的格局,是澳門少數較為完整的中式大宅建築
不過特別的地方是例如像是彩色玻璃.
西式天花板及鑄鐵欄杆這種細節的部份,都充滿了濃濃的西方風味,十分特別!
大廳的中式風格,會讓人有種回到清朝的感覺~
很像是走入時代劇中,那種商賈大戶人家,
都會在大廳上演爭奪老爺的戰爭XDD
非常好拍照>///<
盧家大屋現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現由文化局管理修復
不定期會舉行一些人文藝術的活動,讓古蹟活化,充滿了人文氣息
|盧家大屋|
地址: 澳門大堂巷7號
開放時間: 10:00–18:00 周一公休
天主教澳門教區-聖母誕辰主教座堂
離開盧家大屋後,稍微走一小段路,就會遇到,
天主教傳入澳門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天主教澳門教區成立於1576年,
這是天主教會在澳門設立的教區,是東亞歷史最悠久的教區~
其中聖母誕辰主教座堂(澳門主教座堂)也在其中
澳門人通常都稱做大堂或是大廟,
建築於1576年以前,同樣也是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原本是一棟小型木造的教堂,
歷經幾次修整.重建,現在我們看到的是1937年所建造的外觀
歷史上有多幅宗教名畫都保存在這裡,平日開放時間是07:30~18:30,
不過因為我們遇到彌撒,所以又不能進去了QQ
前方空地建有噴水池與十字架,
地上跟議事亭前一樣鋪了南歐風情的黑白色石磚
聖奧斯定堂
聖奧斯定堂離天主教區就稍遠了~但說遠也不過是步行5分鐘的距離~
因為澳門的景點真的都好近,其實幾乎都是走一兩分鐘就能遇到一個~
就算不按照地圖走,
隨便散步都能遇到一個古積XDD 路邊的建築也都超美的!
聖奧斯定堂又被稱做龍嵩廟、龍鬚廟、崗頂聖堂
澳門這裡很好玩的是,每座教堂幾乎都有個廟的別稱XDDD
畢竟在華人心中,只要是恭奉神祉的地方,就是廟吧~~
聖奧斯定堂同樣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1586年來澳傳教的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在崗頂興建了小堂
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教士們以蒲葵葉作屋頂,
風吹時就像龍鬚飄飄,故被才會被稱座龍鬚廟,後又被改稱龍嵩廟
1874年重新整修成今天的模樣,教堂以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古典式構圖
以鵝黃為主的色調,讓人看起來典雅又莊重
|聖奧斯定教堂|
地址:崗頂前地2號
時間:1000-1800
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劇院)
聖奧斯定教堂的旁邊就是搶眼的崗頂劇院,
是中國首所西式劇院,也是澳門唯一的歐式劇院建築物,
屬仿古希臘風格的新古典主義
原名是伯多祿五世劇院,
建於1860年初,一開始因為金費不夠只建了主體,
後來在1873年才追加了像是柱廊、拱廊...等部分
這裡是澳門戲劇藝術的起點,
包含中國第一部電影.著名歌劇蝴蝶夫人亞洲首演,
通通都是在這裡
|澳門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劇院)|
地址:澳門本島崗頂前地
時間:10:00~18:00 (周二公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