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穿上緬甸龍基longyi去旅行

作者: fishfish (====哇細魚仔===)   2019-08-04 20:09:21
好讀圖文 http://kukufish.pixnet.net/blog/post/301426421-穿上緬甸龍基longyi去旅行
緬甸有三寶:人字拖、龍基(特敏)、Thanakha抹到飽...
這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出發之前依舊沒做功課,對於緬甸歷史背景、文化、風俗一無所知,走出機場感受到最大的異國衝擊就是迎面而來每一個穿著裙子的男人和不約而同在我身上游移的眼神...
2019/4/10班機delay一小時,到仰光已經晚上9點多,帶著對異國的不安與轉機的疲勞出關,一位梳著慎重髮型穿著Longyi的男士帶著沒有壓迫感的笑容上前引導買電話卡與換錢處所,果然是計程車司機的攬客手法。張羅完落地事宜,放棄比價也打消搭機場公車的念頭,喊了個能接受的價錢立刻搭上小黃往住宿地奔馳。乾淨的街道、祥和友善的人民,是對緬甸的第一印象。
緬甸的傳統服裝是一塊長度大約到腳踝、約莫兩公尺寬的布,裁縫成筒狀套進下半身在腰間綁結,男生是龍基(longyi),打結成一球綁在腰中間;女生是特敏(tamane),結藏在腰側邊。
2019/4/12即將前往北部9小時的古城,我也在演化成當地人的路上,收起短褲,盡量減少肉色部位裸露是對佛教國家保守文化的尊重,在還沒找到喜歡的特敏之前,穿上昨天在菜市場買的輕鬆長褲出發囉!
身為一枚背包客,大包小包趕路是再正常不過的畫面,遊走在鎖國多年的緬甸街頭,卻總能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注目禮,一開始還戒慎恐懼、各種被害妄想的場景不斷冒出來,直到有機會前往在地人家做客感受到語言不通的盛情款待才卸下根本多此一舉的防備心。
擦身而過的女孩們,貼身的上衣與顏色相配的特敏,穠纖合度裹住身子,襯托出緬甸女子的婀娜多姿。
就算是酷暑之下參加潑水節,也見不到任何人露出下半身的荒唐打扮。
2019/4/17花四天潑水洗淨身體,迎來了緬甸1371年,新年第一天,商店全面歇業,居民湧進各大佛塔祈福,男人穿襯衫和龍基,女士們也盛裝打扮,對於佛教的熱衷與崇敬不言而喻。
服裝店新年照常營業,逛著逛著就燃起想要穿上特敏走遍緬甸的念頭。
個人偏愛輕柔面料勝過厚重端莊的布,下身圍上一片隨風搖曳的輕盈,入境隨俗當幾天緬甸人。
緬甸人愛吃檳榔的程度令人膛目結舌,地陪Pocho也是檳榔不離口,看到檳榔攤就停車。就連前幾天到當地人家作客,老奶奶也比手畫腳邀請我品嚐檳榔的美味,他們血盆大口嚼著緬式口香糖的畫面竟有股莫名親切感。
腳上穿著夾腳拖、臉上抹著Thanakha、下身圍起特敏,尊敬異國的文化就從把自己變身為在地人做起。
2019/4/21望著為了搭船趕市集方便而穿的短褲,露出一臉暴露過頭的尷尬,“你是觀光客沒關係的”婦人用流利英文熱情招呼我進佛寺參觀。
在還沒學會與隨風搖曳的特敏和平共處之前,我還是習慣內搭短褲換取安全感,據說正常的龍基裏頭光溜溜,於是我沿途不斷發揮柯南精神,全神貫注瀏覽各式各樣臀部,試圖確認內褲的蛛絲馬跡。
如果我的破英文沒有理解錯誤,根據地陪Pocho介紹,緬甸的和尚和台灣感冒藥一樣有三種,黃色、紅色、咖啡色,顏色不是以階級道行區分,隨喜選擇即可。尼姑的穿著時尚只有粉紅色,身為對粉色過敏的女漢子,我就無法成為緬甸尼姑另外曼德勒還有專為修道者設立的僧人大學,五年能拿到學位,學生資格和尚尼姑限定。
在篤信佛教的國度,女性剃度出家稀鬆平常,緬甸的男人和泰國一樣一生必須出家一次,時間可長可短。常見小和尚與小尼姑列隊托缽化緣也成為熱門觀光地區最具代表性的人文風景。
市井小民不論男女都身著裙裝,踩著夾腳拖,悠閒自在的氛圍是人聲鼎沸的傳統市場最美的畫面。
在旅行的路上總是會遇到很多人,不論是大人、小人、男人、女人。看似過著差不多的生活,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故事值得細細品味,即使是這條走過好幾次的街道,總有引人入勝的魔力。
相較於風景名勝與大山大海,在地人文風情更是我的菜。那天在路上隨便投靠的旅店,老闆是華人第四代。出生於醫生世家的爺爺奶奶從醫院退休之後到Taungoo開飯店,祖先來自雲南卻一輩子沒去過中國,受英國教育的老夫婦精通英文與緬甸話,擺滿一桌的浮誇早餐,就在爺爺奶奶好客閒聊之中悠閒渡過。
地陪Pocho則是一位業餘攝影師,比利時客人買下版權幫他出了攝影集,照片則成為我的旅行參考路線。
仰光翁山市場除了隨處可見的布店,還有裁縫一條街能迅速幫顧客量身訂做整套龍基。
整條大街就是緬甸人的伸展台,條紋與格子是龍基的普遍樣式,上身百搭。舉凡襯衫領帶、吊嘎、T恤...不同職業與場合都能穿出屬於自己的個人風格,半正式的筆挺襯衫搭龍基與夾腳拖,是男士們進佛塔的標配。女生的特敏花色則偏好華麗鮮艷,配上合身的短褂,走起路來搖曳生姿,不知該有多少人拜倒在特敏裙下!
龍基也是制服的一部分,從顏色能辨別身分,綠色龍基多為學生或特定組織、護士是紅色龍基配白襯衫。
修理門鎖、調整電視訊號、點蚊香、送水送毛巾...整個晚上讓笑瞇瞇小哥無怨無悔跑了好幾次。每天換上不同款式的龍基配上一臉毫無距離感的笑容,美麗的日子總在他的早餐服務中揭開序幕,某日為了早起趕市集誤餐點,也貼心幫忙留了食物,從清晨6點到晚上9點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第一次遇到入住和退房被店家搶著幫忙搬行李,讓一芥背包客的我受寵若驚,旅店小哥是待在茵萊湖那幾天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存在。
龍基沒有口袋,把皮夾和手機塞在腰間背後是緬甸最新潮的街頭時尚,這一項特技我還沒學會。
各色人種混雜的緬甸,除了習慣褲裝的漢人,龍基是多數人的國民穿搭。
除了偶爾被曬不夠黑的膚色出賣,身為適應能力強大的背包客,在融入當地生活這方面的技能相當上手。緬甸旅行的後座力太強大,回台灣之後,只能偶爾在臉上塗滿Thanakha、圍起特敏在家裡走秀過乾癮,緬甸有毒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