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百年古蹟–觀音山蓄水場與自來博物館!

作者: shichia517 (小佳)   2019-07-24 20:52:32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TE5HLPT ]
作者: shichia517 (小佳)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百年古蹟–觀音山蓄水場與自來博物館!
時間: Wed Jul 24 20:51:29 2019
完整圖文網誌:https://shichia17.blogspot.com/2019/07/taipeiwaterpark.html
自來水博物館資訊
開放時間:09:00–18:30(週一公休)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
門票費用:夏季(7-8月)全票80元、優惠票40元/非夏季(9-6月)全票50元、優惠票25

交通資訊:
1.公車:搭乘0南、1、52、109、208、251、252、253、254、278、280、284、290、505
、530、606、643、644、648、660、668、671、672、673、675、676、849、895、907、
藍28、棕11、棕12、棕22、綠11、綠13等在公館捷運站下車。
2.捷運:公館4號出口,步行4分鐘。
觀音蓄水場導覽資訊
導覽時間:周六、周日及例假日上午10:30與下午14:30,導覽前10分鐘至園區右邊的自
來水博物館集合。
導覽名額:每梯次20人。
導覽費用:含在自來水園區門票內
預約導覽方式:不接受電話與網路預約,需要在自來水園區門口購票時和服務人員索取觀
音山蓄水場導覽號碼牌,每梯次僅20名額,建議早點領取。
☆其他:觀音山蓄水場位在小山坡上,沿途蚊蟲多,要帶防蚊用品,穿著好行走的鞋子。
觀音山蓄水場歷史
西元1895年日治時期初日本人在台灣因為疾病而感染生病達4,000多人;為了改善衛生環
境條件,日本總督府著手進行全台自來水工程建設,而觀音山蓄水池就在此時期建造,從
觀音山腳下的新店溪畔取水,經過淨水處理後再配送至台北艋舺、大稻埕一代供應民生用
水。
觀音山蓄水場導覽參觀
導覽一開始會先在自來水博物館的放映室撥放蓄水池與博物館介紹影片,讓大家能夠有簡
單的認識;接著就開始導覽行程,需要走15分鐘左右的樓梯步道,步道輕鬆好走,但是強
烈建議大家要帶防蚊液與穿好行走的鞋子,我們來時被蚊子咬的超多包。
觀音山步道尾端會看到兩棟桃紅色古典矮房建築,分別是排氣室和消毒室;導覽員打開門
讓我們一探這排氣室建築樣貌,有幾座巨大、生鏽的水管。排氣室與消毒室旁有片綠色大草皮,這片草地的下方就是觀音山蓄水池,用綠色草地作為
掩飾;在草地上有幾個石頭柱,是過去的排氣孔。我們來時天氣很好,藍天白雲與綠色草
地,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面!
抵達蓄水池門口,兩旁綠色高樹緊鄰著桃紅色建築,像在寧靜森林中的魔法屋,非常漂亮
,很適合在這拍照;平時蓄水池是大門深鎖,只有參加導覽才能進入。開門後看到的是斑駁白色水泥地狹窄長廊,微弱黃光照下來非常漂亮,像是要穿梭到另外
一個時空中的長廊
導覽員說蓄水池左右兩邊各一個,但因為經費預算有限,目前只開放左邊的蓄水池;我們
跟著導覽路線開始往下坡走,就像是一座迷宮,高大的水泥牆和地上昏暗燈光,跟著步道
欣賞不同角度的蓄水池。
有人說觀音山蓄水池與同樣是供應民生用水的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
,希臘女妖梅杜莎守護千年的遺跡)相似,我覺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多了些浪漫,有雕花
、淚滴石柱與希臘神話女妖梅杜莎;而這座日本人建造的觀音山蓄水池偏向簡約工業風,
每面牆,甚至是轉角都工整、等比例精準的建造,穩穩站立著百年。
觀音山蓄水池有一百多年歷史,到今年才首度正式開放,許多地方都能看到他的歲月痕跡
;好喜歡這種沒經過過度修復的遺跡!希望有機會能夠開放另外一半蓄水池,可以看見這
座古蹟的全貌。
自來水博物館是園區中最美的建築,巴洛克式風格的浪漫建築、希臘風格的愛奧尼柱式迴
廊,是拍婚紗與外拍拍照的熱門地;原本這棟建築名字是台北水源地唧筒室,唧筒室是負
責抽水、輸送水的設備儀器,現在博物館中仍保留著當時的機器、儀器設配,雖然還沒足
夠時間認真看解說,不太能理解這些設備的作用,但我們還是深深被這些機器吸引,在這
邊拍照拍到博物館關門。
自來水博物館是我第一次逛博物館逛到結束參觀時間,園區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逛到,但已
經被工作人員請我們盡快離開;台灣有許多美麗和有歷史價值的古蹟、遺跡,如果有機會
一定要來參觀看看這座繁華台北的秘境古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