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香港特色紅包袋:紅包文化港台大不同

作者: iioouu (小萍)   2018-02-14 22:39:43
網誌圖文版:http://anrine910070.pixnet.net/blog/post/224648006
香港特色紅包袋 (粵語:利是封),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手信之一。
這次造訪香港正巧是農曆年前,
能挑選的樣式更豐富了,特色十足的百家姓氏紅包、
各類年節賀詞燙金浮雕,都超級漂亮。
寫文蒐集資料時發現,原來香港過年紅包文化和台灣其實差異蠻大的,
給予的對象和金額都跟我們大不相同,拿到港幣20元很正常,
發給大樓管理員紅包也是常理之內,
「討個吉利」、「大家歡喜好過年」這說詞,
完完全全體現在這個時節,總之非常有趣~
多年前萬聖節時造訪香港,我便注意到他們的紅包袋了,
多款創意和精緻度都高於我平日所見啊。
不過當時能出國已經很不容易了,
身上完全沒有多餘預算可以花用,所以只能單純看看。
這次二訪已經出社會了,終於有點閒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手信,
逛完砵典乍街 (石板街) 後,正巧看到這家小攤販,便開心地逛了起來~
一月初正逢農曆年前,新年紅包袋比往日還要多很多,
萬事如意、大吉大利、恭喜發財等,
1包10入,港幣20元,換算單張台幣8元,
以往我在台灣的生活百貨買類似的單張都要15元以上,覺得頗為划算~
而這個在香港好像已經算是貴的了,
我在女人街和檸檬王附近商圈看過1包10入,港幣8元的也超美。
忘記拍的還有獨特的百家姓氏紅包袋,以及迷你紅包袋,
尺寸大概只有照片中的一半大小,
以往我都以為那是給小朋友的,
後來才知道其實沒有限定對象,在香港沒有鈔票不能對折的禁忌。
這次購入的三款通通都是10入/20港幣,
全部加起來共30個,威哥笑說是要包到民國幾年才用的完,哈哈。
紅包袋是正紅色,因為拍照反光的關係,所以顏色沒那麼深,不然會更漂亮喔。
每款都燙金浮雕,精緻度爆表,
長輩尤其是爺爺奶奶收到一定超開心的,迫不及待過年那天到來了~
最後和大家分享我搜集到的港台「農曆新年期間」紅包文化差異,
1. 用語:台灣-發紅包;香港-派利是
2. 對象:台灣-親戚朋友為主;香港-未婚後輩、
開工日未婚同事、警衛、服務生皆是發送對象
3. 年齡:台灣-無限制,上班後多半就不給了;
香港-無限制,家族成員未結婚都可以拿
3. 金額:台灣-以200元起跳為主;
香港-以20元起跳為主,100元以上就是大面額了
看完之後,波比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香港過年時的紅包文化多一些,
因為金額較低負擔小,且發放對象多元,
每個人拿到紅包的機會和數量較多,雖然面額低,
但正符合過年喜氣洋洋的氛圍,大家齊歡喜才最重要嘛。
最後由於波比非在地人,香港部分主要是參考新華網,如有勘誤歡迎一同交流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