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澳門 議事亭前地&世界遺產巡禮

作者: alittlebe (心想事成)   2018-02-04 13:12:45
圖文版:http://julialkpkpk.pixnet.net/blog/post/461075111
腹地不大的澳門,竟有著高達二十多處的世界遺產
想說雖然沒辦法一次全部走訪,也要安排過來看看
議事亭前地也被稱為噴水池,是澳門的市中心
地面是由黑白碎石鋪成的波浪狀圖案,兩旁建築建於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
這一帶的建築很有特色,很好拍,有著濃厚的南歐風格
民政總署大樓前身是市政廳,也是南歐風情的建築風格
二樓圖書館現在專門收藏17至20世紀50年代的外文古籍
澳門的鉅記手信開得跟台灣的超商差不多,非常密集!
仁慈堂是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在1569年建立,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所從事的是慈善救濟的工作,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
並設育嬰堂、痲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
本來想吃黃枝記的,下午3點多人還是多到滿出來,只好放棄
玫瑰堂由道明會在1587年所創建
剛開始是用木板搭建,有人稱之為板樟廟
之後因為教堂內部供奉玫瑰聖母,所以又被稱為玫瑰堂
教堂旁邊有一個聖物寶庫,裡頭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
接著前往盧家大屋,盧家大屋這條街上有很多吃吃喝喝的小東西
這天肚子好飽沒辦法再吃牛雜,每一攤都好香,很吸引人
盧家大屋到囉,在大堂巷7號
盧大家屋是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盧九)家族的舊居
約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
為典型的中式大宅,也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
中間有一個天井,是挑高建築,很氣派
後面刻了8個富貴榮華,好有古裝劇的感覺
裏頭有關於盧家大屋的詳細介紹
每次參觀古宅都覺得古時候的人蓋房子比現代講究多了
像是之前參觀過的胡雪巖故居,就很有可看性
接著朝大三巴牌坊走去,這條小巷兩旁都是商店,記得之前來也是這樣水洩不通的
店家大都有提供試吃,試吃後有喜歡再購買也不錯
前面就是大三巴牌坊
為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1835年時在一場大火中燒毀
如相片所示只剩下大部分的地基與教堂前的石階,及一面牆這樣
因為看起來像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又被稱為大三巴牌坊
以上參考資料部分引用自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
網站中對於澳門觀光景點有詳細的介紹,很實用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