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楓火【三】青蓮院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11-23 11:35:44
~※ 青蓮院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71581207
賞過了「御土居」的楓紅,又順帶逛了一趟「北野天滿宮」本殿,但夜裡的
行程並未因此而告結,還有座挺特別的「青蓮院」值得再去觀訪。
根據行前的調查,從「北野天滿宮」就有公車能直抵相近地點,但今夜仍屬
日本三連假的收尾,很讓人擔憂遇到交通阻塞被耽擱,於是便還是半途在「西大
路御池站」下車,轉地鐵到民宿所在的「東山站」。
出了站,穿過民宿所在的街區,我繼續往東行走,「青蓮院」的位置並不難
找,根據地圖與標牌的指示,在個十字路口往南拐,沒多久便到了。由於時辰已
進晚夜,附近的房舍自皆隱微了輪廓,不過靠近寺牆的閣門被熾光投射得淨白,
連帶地也勾現一旁楠樹的巨偉身姿。它盤據於丘坡,主幹粗豪賁結,枝枒遮天般
四面漫展,在這樣的夜裡我難以細辨其盡處,只覺附於枝幹的苔色與碧葉無邊無
際,似將整座寺院覆蔭其下。
訝望了好一陣,我買了門票踏入寺內,脫鞋走進「宸殿」。「青蓮院」與多
數我參拜過的寺院不同,它是座「門跡」,也就是說曾有皇族於此擔任過住持,
或許因著這樣的緣由,寺內有類似皇宮制規的「宸殿」。
此外,其隸屬的教派是「天台宗」,也與上回接觸的「禪宗」、「真言宗」
、「淨土宗」相異,由「最澄大師」創立的它和「真言宗」皆屬於密教,原本想
走訪位於「比叡山」的總本山「延曆寺」,感受它蘊含的歷史脈絡,但由於太過
偏遠,最後還是被我刪去了。
進「宸殿」之前會先經過「大玄關」,在這兒陳列著「孝明天皇」使用過的
轎輿,其木色古陳,曾經爍亮的金屬飾片晦暗,呈現著歲月覆染的風霜。背襯的
襖繪則被稱為「日月松櫻百鶴圖」,鶴形明晰靈動,就但我盯了半晌,還是不太
確定是否為復原之作。
再往前,便是竹簾半掩的「宸殿」了,不過倒沒多少旅人放眼殿內的擺置,
畢竟廊外爍展的,便是吸引大夥夜間拜觀的光舞庭園。我走至廊下,找了個空隙
跪坐而望,一片暗闃的苔庭裡散著難以計數的光點,以輕緩步調在明滅間輪迴。
此院奉的是「熾盛光如來」,其化身之一的「不動明王」身負淨世炎光,也是因
著這樣的典故,夜間院景並非以楓紅在暗空繪染,而是用青藍幽光闡述世間道理
。對佛理知之甚淺的我自難悟其意境,但當定目凝望,眼前似乎便是孕育生命的
宇宙,它吐息著,綻出生命的華燦炫美,也靜暗著,等待下個激越時刻。
我怔怔端看這如洋般的光點,它未以撩目的幻舞挪移眨閃,卻自然導引著呼
吸,讓雜務沉澱,空出心中一隅清明,望了好一陣,我才撐起身,繼續往旁邊的
屋舍探去。「宸殿」的隔鄰是「小御所」,為過往門主居住之處,殿裡燈火昏暗
,只在牆邊襖繪投了些光照。我好奇地趨前端望,是以勁傲松枝為題的山水畫,
但很可惜地,斑剝裂紋讓它失了原本的明艷細緻,徒留背襯的金炫還揚著舊時風
采。
再繞往後方,是被標為「華頂殿」的客殿,佈置嶄新,門架上環飾了三十六
幅歌仙額繪。然儘管書著人名,由於放眼望去盡皆陌生,詩句字體也過於快意洋
灑,所以簡單瞥看幾眼,我便被隔壁賣店吸引過去了。
櫻花季時曾手滑買了一堆雕鏤書籤,結果這回在架上掃射,視線還是不由自
主落在相似物事。它雕的是此處「青不動明王」的三鈷劍,無法確認原畫是否便
是如此刻紋複雜,但書籤上劍身的蟠龍細緻華麗,完全擊中我的喜好啊,因此明
明沒有一張捨得拆開來用,還是著魔般掏出錢鈔跟老闆買單。
室內的部分至此告一段落,觀覽路線將我引了出去,走往他處的庭園。殿外
的角落有個枯山水小庭,白沙圈環如漣漪,燈籠映顯了紋路起伏與島岩落影,雖
僅是轉角的畸零地,卻以溫黃光暈與暗夜揉合,精巧地築出令人定步的望景。
再往旁走,視野隨著植林拓展而開,靠近「小御所」的林邊有著「龍心池」
,以池中斑岩擬作隱遊龍背,不過在幽夜裡,引我怔目的反倒是這片名為「相阿
彌之庭」的光影。它用細密縱劃的墨竹為背襯,以秋時的彩葉揚舞勾抹,將整個
池岸繪得斑斕。此外像是延續「宸殿」庭院的思路,這兒的映光也徐緩地在明滅
間交替,寂滅時還給靜夜幽暗,灼亮時見石塔耀顯於葉雲、石燈籠領著岸岩如峰
巒。我不由得立望於此,像是也隨光影歇現走過了無數輪迴。
雖說「青蓮院」不以夜楓為主打,但其實院內也植楓處處,循著步徑,蓊鬱
的林樹織就成「霧島之庭」。此庭佈局出自名家「小崛遠州」之手,然昏暗中看
不出巧妙所在,只能放棄探究,抬頭多看些楓色。不過儘管有些枝末已轉為斑紅
,多數卻仍眷著盛夏的碧綠,讓人在行走間少了些賞楓之趣。
一路繞至庭院的背側,這兒隱了座名為「好文亭」的茶室,春秋季的白晝有
特別拜觀,可以入內飲茶,並賞看名家所繪的花鳥障壁畫。但我是於夜裡參訪,
想當然無緣了,只能略微在外窺探,接著循徑登階而上。
小山坡是方才「相阿彌之庭」的背倚處,因此沿途皆是帶點幽暗的碧竹之色
,而當登至坡頂,有棟「日吉社」座落於石砌鳥居之後,我這外來客難以得知敬
的是何神祇,只能在這兒信步須臾,望其被光暈剔明的簷架輪廓,感受靜謐中又
透著些許幽魅的奇異氛圍。
從另側的石階往下走,便來到院內最重要的本堂「熾盛光堂」,背處奉的是
「青不動明王」的畫像。不過我沒有見到此畫的印象,也不知是被遮隱起來,還
是僅因我年紀大了而失憶,只記得周邊有些塑像。而往堂之正面繞,就又回到「
宸殿」前那散佈光點的主院,此側奉的是「熾盛光如來」,但由於是秘佛,所以
未開放參拜。這秘佛很特別,根據我找到的解說資料,它並非大眾所熟悉的佛像
,而是一枚勾繪在曼荼羅正中的梵字,宛若一顆蘊含光之力的種子,由諸多菩薩
明王層層團圍。
由於我的日文程度粗淺,全憑漢字推論猜測,也不知理解是否有誤,但儘管
存在形式令人意外,然許多神社敬的也非人形塑像,回教甚至只朝方位膜拜不設
實物,這麼一想,便不覺突兀了,反正信仰本就是種無形意識,心若誠,自能聚
化成堅定力量。
光點庭院的邊緣有步徑通抵鐘樓,然後引導遊人行出,完成參拜之旅,不過
既再次與這青藍之海相遇,我不由得又停步怔視。方才於廊下依稀能辨光海之間
人影飄搖,偶爾當光照輝亮了牆邊巨樹,才勉強勾烙來往旅人的身跡。而現刻我
走在徑路,彷彿也成為這汪洋中的一員,儘管載浮載沉,卻異常自在。
這是種很奇妙的感覺,像是身體少了些重量,內心卻反倒充盈。或許當暗夜
淡緲了彼此輪廓,亦掩去被肉身誘引而出的貪嗔癡,餘剩的,只是本我的那一點
微光,欲望少了,視野也更開闊了。
繼續閱讀
[遊記] 東京散策地圖分享+丸之內免費觀景+電器starsunny14Fw: [遊記] 桃園蘆竹 星海之戀 品下午茶無敵橙色夕陽ainycka0815[交易] 太平山頂纜車 + 凌霄閣摩天台428 xpr999[徵伴] 3月印度行lintan[問卷] [email protecte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