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台北 來坐公路局,公路客運70週年特展

作者: xxxx217312   2016-10-09 20:52:59
網誌圖文版:
http://blog.xuite.net/papaya217312/papaya217312/454787748
PTT純文字版:
以前往返淡水、台北、北海岸間
老一輩的都會說要坐公路局去逮北
又或說要坐公路局或淡水客運(現今860)去小基隆
即使自己長大了在外地念書
也習慣跟長輩說要搭公路局去基隆(現今862)
長輩口中的公路局
是那個有在辦公路客運年代,也就是台汽客運的前身
公路局自營公路客運起於1946年,止於1980年
1980年後,依公路法將公路業務獨立出來為台灣汽車客運(簡稱台汽)
公路局不再辦理客運業務,即便如此,老一輩仍慣稱台汽為公路局
而我口中的公路局
已是台汽客運的年代,也就是今日國光客運的前身
台汽在連年虧損及因應政府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政策下
於2001年將原有的公路客運業務移轉給國光客運
而台汽於2011年正式結束,走入歷史
今年適逢公路局辦理客運業務70週年
所以在公路總局一樓的幸福公路館辦了一項特展
"來坐公路局-公路客運七十周年歷史文物暨檔案特展"
裡面詳細著介紹著公路局、台汽的前世今生、及台灣公路客運的發展...等
在特展的入口處可跟志工索取一本環島護照
護照內頁前半部,介紹著當年環島的客運路線
並可蓋上仿車票票根的紀念戳章
護照內頁後半部則是明信片的部分
特展前半部介紹的是公路客運的發展史
包含台汽的成立及民營化、國道客運民營化
車種、票證發展...等主題式的介紹
在大幅布幕的底下搭配有掃描成冊的一些檔案及公文
由淺至深的介紹,滿足了一般民眾、路迷、車迷...等族群
公路公共運輸的復興,大致上是在介紹大眾運輸計劃提出的部分
包含免徵牌/燃稅、過路費、票價及車輛汰換的補貼...等
客運票證的發展,介紹著從紙票時代→悠遊卡時代
這幾個階段剛好都有經歷過,就憑著印象敘述一下
若敘述有錯,還請協助更證
紙票的時代的公路局
小時候跟長輩搭是直接在站內買票
上車後會有車長小姐進行剪票的動作
這是我對紙票唯一的記憶
紙票時代的台北市聯營公車
則是可以在書報攤代售處買到用撕或用打洞的車票
書報攤代售處通常都小小一個
在書報攤底下還會印有聯營的字樣
代表著他就是代售處的意思
小學自行搭車通勤時以淡客為主(台汽小站不停,很怕搭到三芝去 )
當年(約莫1989~199X)的購票是有找零的
會看到司機在售票機前擺上零錢盤
在開車的同時要收錢、打票、找零
現在想想其實很全方位(?
小學某年-國2之後的年代(約莫199X~1995~?)
印象中已變成車上投幣不找零
然後司機給一張長型段號證,下車時繳回
駕駛座週邊的位子,會看到有五顏六色的站名段號證盒
不過當時已購買學生月票,暫時沒拿過段號證
話說當年淡客的學生票不剪票,採一月份一顏色的模式
月票上會有照片、起迄站等資訊,上下車給司機看一下即可
在國2-高中這段時期,公車儲值卡出現了
上車時插到綠色的驗票機進行扣款,票面會印上乘車日期及餘額
這機器印象中故障率頗高,有時刷不過或是機器直接故障時
司機就會揮揮手要你直接下車,不用再額外給付車資
現場還有介紹到易行卡,這個沒用過所以就...跳過
易行卡之後至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悠遊卡了
在使用悠遊卡之前的時期,公車/捷運的儲值卡尚未整合
所以身上會同時擁有公車/捷運的儲值卡各一張
當時的轉乘也只有單向優惠(捷運轉公車)
所以到達目的地捷運站,需自己索取轉乘券,蓋章
上車時交給公車司機,由司機設定好機器再行刷卡
在客運車種演進的部分
介紹的就是公路局前身的各式車種
金馬、金龍、中興、國光號
如果沒搭過實車或看過照片的人
只看文字敘述其實很抽象
這時可以拿起手上的觀光護照
上面有各個車種的照片,就會比較明白
除了介紹公路局車種外
也介紹了野雞車時代遊覽車車上設備
以及統聯投入國道客運後所使用的3排椅、2排椅客運巴士
當然也介紹了尊龍客運於國道的火燒車事故
燒出了國道客運車輛安全的問題
國道客運全面開放民營的部分
介紹了野雞車時代、第一家合法的國道客運-統聯
國道路權的開放申請,新的客運陸續成立
最後在2001年國光客運接手台汽業務後,國道客運全面民營化
個人的感想是....提到這邊就做結束實在有點可惜
至少要提到票價大亂鬥才算完整
特展入口處的另一邊,則是介紹著公路局的創立、日產的接收與讓受
客運路線的恢復、民營客運的發展四個主題
特展後半部就是所謂的環島集章區
透過集章及圖文了解當年公路局所跑的路線、使用車種、使用場站...等
第一站從台北東站開始
台北東站即現今的台北西站A棟,原本的位置在天成飯店後方
因應鐵路地下化遷移至目前位子,2009年拆除改建,2010年改建完工後
同時更名為台北西站A棟,隔壁的台北西站則改名為台北西站B棟
未來西區門戶計劃的政策,台北西站A、B棟皆會拆掉
目前B棟路線已移至交九轉運站營運,只剩A棟繼續維持營運
蓋印章台旁邊則是有紙本圖文介紹著該路線的車站及主力車種....等
D1國道客運總站也包含在介紹之內
是說...收藏的旅遊書裡,戶外生活出版的機車旅遊手冊
意外的發現,礁溪的街景照片有把中興號給拍了進去
跟大家分享一下:)
宜蘭站舊址位在宜蘭車站出來左方的位置
2010年後國光客運移至宜蘭轉運站營運
縣府利用閒置的站區改造為幸福轉運站
2016.05啟用,成了幾米公園外的另一個景點
幸福轉運站外的站牌為"舊宜蘭站"
只剩這個站名,能緬懷過去的曾經
羅東站舊址就位於中山公園對面
也就是在羅東夜市週邊,地理位置相當方便
台汽將舊站土地處分掉之後,國光還跟新地主承租了一些日子
在2008年時舊站拆除,國光移至羅東車站後站
改向台鐵承租土地做為站區
環島蓋章來到了蘇澳站
蘇澳站的舊址位在蘇澳車站出來左方的位置
前幾年曾為葛瑪蘭免費接駁車站址
現今則為都會之星9028 新店-蘇澳班車所使用的站區
蘇澳站為蘇花公路宜蘭端進出的門戶
台北往花蓮的車子會停靠蘇澳站休息,再通過蘇花公路
當時的蘇花路況不好,路幅不寬,所以會實施單向通車的交通管制
若要搭車往花蓮,會拉長在蘇澳等待的時間
往花蓮的旅客,有的會選擇在蘇澳過夜
搭隔天一早的車過蘇花公路到花蓮
在那個實施管制的年代,公路局的車隊會先行,再來才是民間車輛
而公路局的車隊則是由高級車種先行,普通車殿後
介紹此經典路線
一定會出現公路局車隊通過蘇花公路險峻的經典照片
特展現場展出了公路局車輛通過蘇花公路第四號、第十一號隧道的照片
翻了翻收藏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出版品-蘇花道今昔(李宗瑞著)
除了通過蘇花公路的照片外,亦有當年公路局的客車旅遊廣告
環島蓋章來到了花蓮站
花蓮站是東部地區大站之一
舊站已拆除,舊站約略位置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附近
使用台灣百年地圖經建版1985年的圖層套疊
約略是在現今花蓮東大門夜市旁
台汽台東站舊址即現今的台東秀泰影城
國光客運目前已進駐由台東旅服所改建的台東轉運站營運
環島蓋章來到了大武站,以Q&A互動模式的方式呈現
另外還有一面仿公路局時代的站牌
高雄為南部大站,跟台北的規模一樣,擁有三個站場
分別為高雄東站、高雄北站及高雄南站
台汽北高線所使用的主力車種為國光號
1978年開始由公路局陸續引進三款MCI,分別為MC8、MC9、MCI 96A3
MCI巴士,公車迷稱灰狗巴士、老狗巴士,適用於高速公路上行駛
安全性高、穩定性強,可謂台灣最耐用之客運巴士
老狗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一奔馳就是三十多年
營運後期剩下約略33輛MCI 96A3仍在線上營運
大都是跑台北-桃園機場、台北-台中加班車之類的短途班次
最終於2016.01全數退役
本人不是公車迷,在沒有刻意追尋下
僅在某次停等紅綠燈的機會下,拍下老狗的身影
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後一次,希望未來還有機會遇到
國光小物櫥窗內,有當年以老狗為背景的時刻表及國光號車票
櫥窗右下角發現個小亮點,是一張統聯客運台北-台中的車票
這張車票是當年票價大亂鬥下的產物
北中只要100元,最低價還曾下殺80元
可見當時國道客運的廝殺有多激烈
環島蓋章來到了高雄東站畫下了句點
現場還有國光小姐的人形立牌
提醒著蓋完章可到服務台換取小物一份
小物就是郵票一組,去的當天沒有換到,之後也沒打算在去換
有興趣的可自行GOOGLE看看長甚麼樣子囉 :)
展場中間擺了一台仿金馬號的客車帷幕
車頭的布幕行先板是可以捲動的
"車內"擺放了客車椅、駕駛座方向盤、投錢箱,為多媒體放映區
此外,展區有提供車票專區,上頭有擬真車票及剪票夾
提供學生票及一般票兩款樣式
讓參觀的民眾可以體驗當年剪票的感覺
車票可帶回家的做紀念,請酌量索取及打印囉
鍵盤參觀了這個展,對台汽客運還有更多的興趣嗎?
在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園區擺了一台1984年份的公路局普通車
2015年擺到金瓜石,重現當年台北-金瓜石黃金路線的意象
有興趣的可以去現場看看囉
當時透過FB某社團得知,車子在台北市濱江街做整備的工作
經過時有特別留意,並拍下了一張照片留念
特展名稱:來坐公路局-公路客運70週年歷史文物暨檔案特展
展出日期:105年9月26日~12月2日
地點:公路總局幸福公路館(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街65號)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五9時至16時,週六日及國定例假日休館
導覽預約:http://twhwmuseum.thb.gov.tw/reserve.php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hbmuseum/
延伸閱讀:幸福公路館-台灣公路博物館 https://goo.gl/zcszh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