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櫻雪【二四】清水寺-地主神社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6-02-18 11:50:38
~※ 清水寺-地主神社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9042432
在日本,佛教與神道教雖是兩種不同信仰,卻因皆與民眾關係緊密而未劃分
得涇渭分明,當信步行於寺廟,常能見著神社伴立。而在「清水寺」,才從舞台
對側穿出「本堂」,果然又讓我看到鳥居於轉角揚展,柱旁標牌書寫著「地主神
社」。
就像術業有專攻,神社也各有靈驗領域,而從入口高掛的「良緣祈願」及首
屋前角大大的「緣」字,便知此地看望著戀人,牽起紅線行月老之事。好奇走了
進去,裡面疊屋交雜,卻不令人感覺縱亂,反形塑了熱鬧溫暖氛圍。岔路口立了
此地主神「大國主命」的石像,他穿著古服梳著旁髻,還有隻白兔蹦隨,頗為有
趣。
一旁矮舍販賣著各樣御守及帶來幸運的飾品,雖因時候尚早仍未開賣,但光
是滿滿的樣品陳列便夠眼花撩亂了。路間很特別地擺了兩塊圓石,以繩索繫掛,
相隔一段距離。這倒不是讓人歇腿憩坐的,而是用來占卜與意中人的情緣深淺,
倘若矇起眼仍能筆直行於兩石之間,就代表會開花結果,假使行岔了,當然便得
乖乖掏出銀財,買些物事回去加持。可惜此刻只有三兩如我般的早起旅人,若再
晚些,自能看到學生們青春哄鬧,歡躍與驚叫夾雜了。
「戀占之石」這路的兩側分別是「拜殿」及「本殿」,前者若非地圖註明,
幾乎要被我當成賣店,但後者的門面便很顯明,唐破風前探,金紅鈴索掛垂,飾
簷與紙燈籠將其綴得花俏,從側處望,還能窺得具有歷史感的葺頂與柱頭彩繪。
除了「大國主命」,一旁也散列許多小神社奉著我不太熟稔的各樣神祇,在
艷燦撩目之外,不知為何還讓我感覺洋溢繽紛童趣。或許是壇案的福態雕像、參
差羅列的木牌紙燈,抑或手水舍前水瓢背上渾圓書寫的良緣、開運字樣,行於其
間,好像便自然朝氣蓬勃,對戀情充滿希望。
繞了一圈,我行出神社,依著原本步徑往寺深處走。步徑在此轉折,依序連
通「釋迦堂」、「阿彌陀堂」與「奧之院」。「奧之院」的歷史其實比「本堂」
還早,曾是「行叡居士」靜修的草蘆,之後「延鎮上人」於此開山,大將軍「阪
上田村麻呂」修殿擴寺,才有如今我們所見之規模。很可惜這些堂院如「轟門」
般正值維修,無法一窺形貌。因此也只能一面行步,一面放眼由「本堂」漫伸的
景致。
「清水寺」號稱四季皆有麗景,但亦因雜了以楓樹為大宗的其餘樹種,櫻花
顯得略微疏散,沒有某些景點那樣集中狂放的懾人姿態。由「本堂」行出的小院
算是花色較為明艷之處,它們依著環欄邊的石燈籠,以粉瓣綴抹廣簷。至於「本
堂」,入寺的方向由於塔舍疊掩看不清晰,這兒反倒能細觀其貌。它屋簷呈微膨
之形,與常見的凹弧飛挑線條迥異,搭襯上檜皮葺結構顯得豐厚,疊蓋在斑駁屋
牆上有種挺過歷史風霜的穩重感。
再順著崖道續行,「本堂」在櫻枝的掩映下忽隱忽現,最終在谷地對面現出
以「清水舞台」探延的身側。方才於堂內感覺不甚明顯,但此刻望去,舞台以疊
架支柱高懸在崖外,將原本已覺寬穩的簷殿縱拉至谷,更顯壯偉。同時兩側前探
的千鳥破風簷口也起畫龍點睛之妙,加添了脊線的起伏,使其如重嶺浮透於碧葉
粉櫻之間。
我在這兒倚欄佇望許久,漸漸地堂殿似不再是座建築憑丘而立,而是看透世
事的褐袍老僧臨崖遠眺,他望著谷間櫻舞葉茂、楓燃雪掩,望著那無盡的四季流
轉,只為等一個在輪迴中逐漸清明的禪悟。
步道再往前便朝兩方向分歧,一邊轉往低谷,一邊指向「子安塔」。走在行
抵後者的路徑上,總覺坡邊櫻樹都已進了斑落時期,不由得懷疑首日於車站看到
的櫻花情報,它將花期估得遠,也迫我將「清水寺」的訪覽推延至今。但再想想
,前幾天亦非空晃,於「醍醐寺」、於「哲學之道」都見著滿開盛景,就當是來
「清水寺」感受其古遠禪意吧。
之前遠望「子安塔」時覺得渺遠,但路途走來卻不漫長,或許為視覺上的誤
導,畢竟它雖也是三疊結構,卻比寺前那座「三重塔」低矮許多,若在潛意識存
留同等高度的暗示,自會在遠望之下將距離估長了。這座本立於「仁王門」附近
的小塔敬奉著「子安觀音」,為懷孕婦女的敬祈之地,但對像我這樣的旅人便是
另個遠眺所,在抬望群櫻環綴的艷塔之後若再趨前步近,就能將視野循宛如雪掩
荒枝的谷地,帶至塔殿橫列的寺景。
原路走返,在岔處選擇下行之徑,不旋踵,我來到寺內的另個必訪景點「音
羽之瀧」。它有著小神社模樣,朱簷下又築了石簷前探,三道涓細水線便從簷口
劃墜,落入階前水池,在靜謐晨寺泛起滌心擊聲。此寺既稱為「清水」,緣由的
應就是這股銀澈之泉吧,
因著傳聞的祈福靈驗功效,經過的旅人都不免上階持瓢接飲,並在案前低語
心願。但我卻不知在彆扭什麼,大概是覺得這樣的跟風太觀光客,冒犯了仙靈吧
,望了許久還是轉身而離。
泉瀑之旁便是出寺的路了,但也有道長長陡階往上返抵「本堂」旁小院。我
看看手錶,時候尚早,難得來此一趟,便多待一會兒吧,於是又費了些功夫邁步
登階,回到「清水舞台」。此時的遊客便顯明比方才多了不少,喧雜的聊語掃去
稍早晨時的離塵寂寧,成了較為一般的觀光勝地了。
不過倒也因此發覺有趣物事,我見群年輕人玩著殿旁一組金屬擺置,便好奇
湊去偷聽他們領隊解說。原來眼前的禪杖與鐵屐據說是「弁慶」之物,這被「源
義經」收服的漢子力大無窮,裝備重量也驚人,一雙鞋就二十公斤,禪杖則近百
,我身旁這些勇士們紛紛挑戰卻徒勞無功,實難想像平安時代的他是怎麼用來闖
陣克敵。
儘管「本堂」人眾流水來去、雜語紛擾,但若將視線落於寺谷,景緻還是清
幽的。我走走望望,自然也不時停步,放空思緒去瞭瞰,如此又沿著原路走過「
奧之院」,在「子安塔」岔路口直拐往下,回到了「音羽之瀧」。
只能說人之心思真確瞬息萬變,就算是自己的也難以摸透,看著這麼多人在
試著流泉,突然覺得來日本一遭沒體驗神社參拜也挺怪,便童心一起、拋開方才
顧慮,排隊上階了。
我取起置於消毒爐的長柄瓢,印象裡似是接了中處泉水,回去查找資訊,兩
旁祈的是學問與長壽,我則在不自知的狀況下求望愛情了。也好,反正愛情之路
總是諸多困蹇,若真能得到平寧長久,也是福吧。然在我憑印象中規矩,笨手笨
腳洗了左右手、飲了口泉,又胡亂擊掌唸拜,就不知這似是而非的儀式是否將我
的祈願傳達天聽了。
體驗過「音羽之瀧」,這會兒便真要從旁路出寺了,路從「清水舞台」底處
經過,我不禁仰頭觀看這名為「懸造」的工法,方木整齊交疊為立體格柵,不帶
任何花巧,也不需金屬釘栓,卻穩穩當當砌築起如此氣勢恢宏的殿台,挺過無數
疾雨飛霜的時年,頗令人佩嘆。
再往前,有座簡雅的庭院造景,纖瘦石塔疊簷端立,一池靜水依丘而敞,嬌
柔的櫻花便這麼在其間環擁、探枝,於鏡影上映烙自己的嫵媚身段。再抬眼,淡
素的花色之上,是「三重塔」、「仁王門」亮麗現著朱冠,在它們的交互綴抹後
,原本灰濛的天空也不那麼陰鬱了。而這樣的景畫到了夜裡,又會幻化為怎樣的
華麗幽魅姿態呢?我不禁開始期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