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創設資產或物業管理公司

作者: Fuzishan (奶油小文青)   2018-05-03 12:30:35
※ 引述《kilolima (kisawakaB1)》之銘言:
: 各位前輩大家好,小弟目前規劃設立一個公司
: 主要是做房地產買賣,就是我們會購入一些低於市場行情的房屋物件,
: 經過我們專業人員的結構加強、重新設計及規劃,再以市場行情出售,
: 類似歐美國家一個節目"殭屍屋大改造"的方式經營公司,
: 目前想討論的部分是以下幾點:
: 1.稅法因素,因為以個人名義購入物件,整修後銷售適用於房地合一稅率(2年內45%),
: 所以我想設立公司,正派經營,獲取恰當的利潤,並依法繳納營業稅(營所稅)。
: 2.在成交金額部分,或是買賣金額達到多少以上,再成立公司會比較適合,畢竟成立公

: 也是有成本的,經營公司也是有成本的,但是以個人名義做交易成本較低,但然而房地

: 一稅率較高。
: 3.其實就跟二手車商一樣,只是車商是購入汽車整理銷售,而我們是購入房屋整理銷售
: 希望做一個有良心的生意人(現在法規越來越完整,有履約保證,後續保固半年之類的)
: 希望版上的前輩可以多給小弟建議,如有任何房地產相關問題也可以問我喔,目前以高

: 地區為主力。
不知道您有不動產仲介經驗嗎?
小弟以前是雙北的仲介,
目前做商用租賃為主,
但還是可以跟你分享一下。
其實鎖定屋況爛、價格低、
情況特殊物件的人不在少數,
個人(甚麼人都可以當投資客)、
私下合夥(合資的投資客)、公司都有,
物件型態又分成短期和長期,
短期就是基本裝潢完遮醜轉售,
長期可能會改成好收租的格局
(如套房或戶內分戶)。
至於房地合一的稅務問題,其實內行的很流行。
「作價」,一開始就把交易價格墊上去,
買賣契約內可能是用裝潢補貼等名目,
但又有熟識代書、仲介、還有原屋主願意配合,
相關法律風險自行評估,也沒那麼容易。
第二部分就是用未來的「裝潢費」,
來增加出售的成本,得列為扣除額,
這就比較簡單,找認識的設計公司買發票,
費用要寫明針對水電管線...等。
這個市場無論個人、
還是有系統的公司都非常多,
甚至公開辦說明會吸金找人頭的都有,
有興趣的可以多搜尋看看。
作者: kilolima (kisawakaB1)   2018-05-03 17:44:00
推一個,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