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的創業環境

作者: noside (焦糖哪幾朵)   2017-08-30 23:56:38
不好意思~我這邊想分享自己的經驗供參考:
我創業,雖然我做的產品是手機充電頭,
但~我在申請創新時還是被打槍說我不是創新
因為對創投而言要的是互聯網plus!好像沒跟
共享經濟或是互聯網/App掛上就非創新似的,
即使我所做的充電產品都是屬於自己工業設計
裡頭的電性叁數規格都比原廠過之無不及~
在大廠還沒開始注意以前就已投入至今。
但,我的公司仍未有高新企業的資格認定呢。
說到大陸動輒說的補助什麼的,如:孵化器
說實際的就是新創公司至少要能撐過ㄧ年以上
因為都是「先買單」~講直白點的,我辦公
租賃ㄧ年了至今,到今天才能申請去年的
2016/7月到2017/6/30的辦公室補貼~
每平方米補貼RMB 2,最多200平方米。
剛好補助物業管理費用。所以,我說先消費
還得公帳打公帳開發票(都要保留好)然後
再來進行申報,並非在新創公司剛開始就給
到你補助,政府又不苯的。謹記還要兩個月
辦公室押金。押2租1。對了~還有那個展會
補助,也是ㄧ樣道理,先付近35000人民幣
參展香港貿發局電子展(3*3平方米)也是
先買單後ㄧ年申請還得符合資格才行。
當時我笨笨未先瞭解清楚就先聽代銷展位的
結果...因為沒先外經貿登記備案而無法申請。
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國際商標申請補貼,
也都是要先自己買單後申請下來才能去申請,
美國商標動輒4000-5000人民幣且8個月審
批核下來才能去提交申請,然後再等個時間。
更不用說所謂的...青創。所以,我才決定
自己動手下去搞實業而非再寫PPT跟路演了。
以上純屬分享~謹供參考~畢竟我還見不多
識不廣~如有冒犯,請多海涵,謝謝。
※ 引述《zeroxod (開心過好每一天)》之銘言:
: ※ 引述《winerya ( )》之銘言:
: : 哈囉... 大家好 我是前幾天PO水電工App的人
: : 非常感謝前面回文的這些人,願意回文的真的都頗有腦袋
: : 能說出很多乾貨(抱歉大陸用語)
: : 連同底下的推噓文看完之後...頗有感觸:台灣的創業環境好像越來越艱難了
: : 主要是卡在許多人不敢作夢了
: 在這邊不是不敢做夢,是大家已經在拼了。
: : 小弟經常往訪大陸,對那邊稍有了解
: : 你知道那邊的狀況是人傻錢多 技術與資金往往不缺 缺的是好概念、想法
: : 引用李安的話說:現在拍電影最頭痛的就是沒有好劇本
: : 看到許多人的第一個念頭是 你知道資金有多難嗎 深深覺得很感慨
: : 對岸甚至有種節目,是可以公開你的想法、現有的資金鏈模式
: : 然後一堆天使投資在底下判斷要不要投錢給你
: : 人家現在煩惱的是錢多到不知道該投什麼 我們是在煩惱沒錢
: : 這不就是形勢比人強嗎? 空有一身武藝,卻只能赤手空拳跟別人全副武裝比拚
: 照你這樣說大陸三大創投中心都應該去,你對那邊熟,為何不把這好想法拿去
: 給那邊的創投丟錢砸你?
: : 回過頭來說
: : 腦袋中的想法就是呈現我們貧窮與富有的差別
: : 網路扁平化的副作用之一,是讓許多負面語言充斥我們的創業環境
: : 雖然說這也是創業的考驗之一,但是相對貧脊的土讓要該出豐碩的果實有點強人所難
: : 台灣的問題是許多人把生活中的不滿投射進網路世界
: : 負面的評論看多了 會一點一點侵蝕你我的積極性
: : 「又是個鍵盤高手、說了那麼多,我看根本就沒有實戰經驗、學者誤國...」
: : 這些都是一個個的標籤,讓許多人不敢說話了
: 要人家不說你是鍵盤高手,就是你先創業,再來談。
: 負面什麼的,在創業來說,根本沒什麼。
: : 回想起我爸那個年代,他說當初投稿報紙提出一些針貶時事的文章,居然收到一堆回

: : 內容不外乎是鼓勵與支持
: : 雖說這些當然只能當雞湯不能當飯吃,但我想表達的是社會氛圍的不同
: : 一個人真心相信只有高富帥才能站在社會頂層 輕蔑地當個酸民繼續嘲弄新來的
: : 不就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 被人欺負了還回頭加強這個不公平的體制?
: : 很可惜本篇也只能當個閒聊的文章,我比較傾向判斷形勢正再往下
: : 台灣要逆轉除非有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 人定勝天只能是鳳毛麟角
: : 希望能夠多少提醒一些人 這裡是創業板 要有當老闆的想法
: : 沒有困難 只有怎麼解決 這該是我們本版討論的主軸
: 首先,你先去大陸拿到錢,創了業,開了公司,砸了錢後。
: 我們再來談怎麼解決你想法催生出來的,現實的公司所遇到的困難。
: =_>=a喔~我蠻失敗的,想到就去做,結果砸壞了五個資本。
作者: ariadne (壞人)   2017-08-31 07:03:00
中啃 一堆人看到大陸夢一直做 不知道裡面眉眉角角很多人家又不是白痴 而且比台灣更講KPI 講白一點 官方補助做錦上添花他的政績也添花升官可期 至於雪中送炭就不用想了
作者: PPLsea (人海)   2017-08-31 09:15:00
這就是要告訴大家的現實,沒有做下去就賺錢的!
作者: ariadne (壞人)   2017-08-31 10:28:00
拿這兩年嘴很大的平潭 吸引台灣人才創新就給幾百萬幾百萬的專案來說 審核很簡單 在台灣賺錢的去一定過 沒死有現金流的也很容易通過 至於本來就賠錢的人家也不會理你有風險較低他可以做政績的對象可以選 他幹麻要理賠錢貨XD當然政策不是規定投資一定要賺錢 但是這賠的錢是他要賺的他自己找人把錢洗出來弄到國外這才是現實狀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