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婚外情忘卻真情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   2014-08-27 00:35:13
http://tinyurl.com/kynhkcd
東方報 政客的婚外情重要?還是政策重要? 宋竑廣
勞動部長潘世偉因誹聞疑雲(潘否認且女主角向媒體提告)而下台,遭致部分工運人士批
評,潘該為任內的差勁表現下台,而非與公益無關的誹聞下台。
回顧過往高官政要類似爭議,總免不了私事當公事交待的表現,各方追問家庭影響有如公
審,由元配出面說明、背書,甚至道歉,如今竟導致下台,不倫份量重於公益,重於外勞
鬆綁政策與臥軌關廠工人,讓人不禁想問,對台灣社會而言,是否不結婚不做愛的修女和
尚,最該位居要津?
潘的去職,首先,刷新了台灣社會對不倫(疑雲)的道德高度與懲罰程度,可以說是繼吳
育昇之後,婚姻神聖性再受確認的又一反面顯例,無怪乎政治人物在競選時,時不時表現
出夫妻情深的模樣,畢竟,在台灣人民的心目中,看政治人物在婚內戀愛上的持久程度,
或許比研究政見來得有意義多了。
其次,再次展現了台灣官場不倫文化的貧乏,以及複數戀愛的貧乏。每逢不倫疑雲,總要
再三澄清,因為連疑似都要定罪,何況現在「罪責」已升高到丟官程度;潘在澄清中反問
:「若和他在一起的是男秘書,是否被傳為同性戀?」儘管是反問,但事情確實惡化至此
,最近立委羅淑蕾帶女性朋友出國公差,因為不是家眷,一樣惹來媒體質疑,羅也澄清彼
此不是同性戀關係。
而在過街老鼠般的另一頭,也有坦然應對的例子,柯建銘對於長達十七年的婚外情,選擇
「認錯」但不結束;在離婚率節節高升的現代,有多少對夫妻走不到十七年,或者走到十
七年已成怨偶,更別說還能保有一份,為對方承擔社會指責的真愛;常說感情長久可貴,
但若是婚外情,十七年也只能換得記者會上的一句:「是否繼續往來?」
如此被否定著的婚外情,自然是官場潑糞攻擊時、民間攻訐政治人物時的最佳武器,連像
樣的證據都不必,連無罪推定都忘記,哪怕是「共同出遊」、「時有往來」、「夜間造訪
」等曖昧不清的指控,便可叫人含冤莫白。
以上種種所謂的婚外情案例,反映著台灣社會文化;藝人倪敏然自殺時,他生前的婚外伴
侶夏禕也被追究,儘管從相關報導中,可知倪的妹妹倪蓓蓓都幫她說過話,儘管夏禕並非
元配,理應沒有法律上的照顧責任,但龐大的社會壓力,依舊如雷峰塔般鎮壓下來。
最後,這些婚外情(疑雲)中「嫌疑人」、「犯人」招供了、「落網」了,而社會似乎也
遺忘了真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