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 v.s 人工假牙

作者: kmusolo (曙光女神之寬恕)   2016-10-19 09:36:58
※ 引述《LisaOno (小野麗莎)》之銘言:
: 在考慮要不要植牙的人可以先參考一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 http://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6762
: 資深牙醫的良心告白:能做假牙就不要植牙!
: 康健雜誌171期2012.11.01 作者:鄭光顯
: 圖片來源 : 鄭佳玲
: 《康健》在2012年9月推出「牙醫沒說的植牙三大陷阱」後,陸續有多位牙醫來信說明臨
: 床經驗是能做假牙就不要做植牙。選其中一篇供讀者參考。
: 我詳細研讀《康健》「牙醫沒說的植牙三大陷阱」之後,同意這篇文章大致所言真實,很
: 少有刊物談論如此詳盡。但還有其他陷阱需要補充,畢竟許多人對於該不該做植牙或假牙
: 仍霧煞煞,且對這部份的醫療品質存著許多迷思,決定寫下多年來的臨床心得,跟大家分
: 享。
: Q1植牙較優於復假牙治療?
: 任何醫療的最大目標應該是:治療者願意提供較省時、省錢、簡單不複雜、安全的診斷及
: 治療方法,且以病人利益為首要考量。
: 可惜,醫療在資本主義影響下傾向商業化,植牙已不是「林來瘋」而是「植牙瘋」,成為
: 最夯的醫療方法,這是因為多數民眾及牙醫師被誤導的結果。
: 植牙是缺牙時的治療方式之一,但非首選,是沒有辦法的最終選擇。在許多狀況下,傳統
: 假牙不管是固定或活動假牙,仍能有不錯的效果。大部份情況都不是非用植牙醫療不可(
: 殺雞不必用牛刀)。但是想在傳統假牙醫療模式中得到高水準的醫療,並不容易,許多醫
: 療者趁機鼓吹植牙有多棒。
: 執業牙醫30年來,我常接獲假牙不舒適、到處求醫都沒辦法得到滿意解決的病人說:「不
: 知道,也無從選擇何者有較高明醫術的治療者,而困擾不已。」
: 因為許多病人及醫療提供者不太清楚成功療法的標準,就算病人「感覺還算不錯」,但在
: 達人的檢視下,離成功標準還遠呢!因為病人往往使用植牙一段時間後,不良狀況才會慢
: 慢浮現。
: 傳統假牙的治療模式比植牙悠久。一項大規模文獻研究發現,傳統固定式假牙10年的生物
: 性併發症,如再度蛀牙、牙周病變、牙髓病變及生物機械性併發症例如假牙鬆脫、斷裂等
: ,約一成左右;但植牙後五年,植體周圍炎(牙床骨、牙齦發炎)、植體零件鬆脫、斷裂
: 、人工牙根及復假牙鬆脫、斷裂、失敗等約二~五成。
: Q2植牙屬侵入性醫療,比傳統假牙風險高?
: 植牙除了傷口有感染的風險,其他像是傷口出血、傷口疼痛、傷口腫脹或癒合不良、局部
: 麻醉風險、因併發症或手術效果不如預期,必要時仍需再度手術及其他治療。
: 特殊性症狀者如:骨髓炎、蜂窩組織炎、鼻竇炎、敗血症、皮下氣腫、臉部皮膚瘀血腫脹
: ,顏面嘴唇、下頷、牙齒或舌頭暫時或永久性麻痺感,開口困難,口內疤痕形成,需要附
: 加額外的手術材料,包括軟或硬組織,植牙失敗再度手術取出,在第二度手術前,人工牙
: 根可能提早外露而看得見。
: 根據一項研究指出,比較嚴重的還有傷到下頷神經,造成嘴唇、牙齒、舌頭永久性麻痺的
: 約有5~15%。至於其他少見併發症像是傷及舌下血管出血,造成呼吸窘迫而成植物人,
: 或上顎鼻竇手術發炎而致死。
: Q3傳統假牙的缺點?
: 傳統假牙也有缺點,例如會損傷兩邊要固定的自然牙、牙齒有時要抽神經等,不過,多跟
: 治療品質有關,並不是常態。我有個患者上顎、下顎接受植牙,上顎幾年後植體從鼻孔穿
: 出,失敗,做了四、五副全口活動假牙,陸陸續續都出現狀況,令他很不滿意,直到重做
: 全口假牙,才說從此不用假牙黏著劑,吃飯、說話可以比較穩,不會脫落,可以吃比較硬
: 的花生,吃東西也較有味道,體重也慢慢增加。
: Q4植牙愈來愈多併發症,造成醫療糾紛?
: 許多人不知道,人工牙根與自然牙根在先天設計上大不同。自然牙先天具有自我保護功能
: ,避免過多不正常咬力傷害自己及其周圍的支持組織,減少損害。
: 人工牙根的材質,其大小、方向、型態,無法像自然牙內及牙周膜含有敏銳的感覺神經等
: 構造,用久了會對周邊組織造成損傷而不自知,就像糖尿病病人如果腳部神經失去知覺,
: 受傷時並不自知而易感染一樣。所以,人工牙根無法完全取代自然牙的全部功能。
: 傳統固定式假牙利用自然牙,當然較具優勢。缺牙時,能夠應用傳統假牙復方式為首選考
: 量。
: 而且國內外有別,國外高水準國家的傳統假牙治療費用比植牙還貴;國內則相反,傳統假
: 牙復水準普遍不如國際水準,既然植牙收費較高,就會鼓吹植牙,造成浮濫。愈來愈多人
: 植牙(2006年植牙數量是2002年的4倍),當然併發症愈來愈多顯現。
: 植牙專家Stuart.J.Froum說,原先植牙都是對軟、硬組織較內行的口腔外科及牙周病專家
: 執行治療;現在則是愈來愈多功力參差不齊的牙醫加入行列,當然會增加其併發症,且植
: 牙在大學教育並沒有深入的探討,也沒有臨床實際訓練及經驗,許多牙醫師畢業後,所受
: 的繼續教育多由植牙廠商或私人教師來提供,也未必深入,鮮少認知併發症的林林總總。
: 並且牙醫師在學習植牙時,講者的成功案例,是高度篩選的結果,避開高風險的病人與病
: 況,號稱高的成功率,只是顯示存活率而已。一項研究顯示,約25~50%的植牙病患,在
: 日後會引起植體牙周炎,造成疼痛、患側不敢咬東西。
: 在水準較高的國家是由對牙周病、口腔外科等較有軟、硬組織處理經驗的牙醫操刀。但植
: 牙前的診斷、治療規劃及植下人工牙根後續的假牙復,仍需具高水準的復科牙醫製作配合
: 。
: 在國內通常由某一科牙醫統包整個治療過程,其品質如何,許多病人無法分辨。復製作或
: 咬合處理不當,引起顳顎關節障礙,頭、頸、口腔、顏面疼痛等併發症,時有所聞,大部
: 份病人初期時並無大礙,使用一段時間後感覺不適,嚴重時才會再度求醫。
: 所以,當你遇到牙醫宣稱植牙可以咬較硬的食物,比傳統假牙還好時,就要小心!事實上
: ,自然牙能夠及時分辨咬力的大小,以免咬力過大,傷到自己。
: 傳統假牙處理好,也照樣能吃比較硬的東西,但有些部分活動假牙及全口假牙能承受的力
: 量僅是自然牙的六分之一,因為植體先天上無自我保護神經。植牙後則自我感覺良好,殊
: 不知長期咬硬的食物,其實就是加速災難的開始。
: 文獻中常發現利用植入的人工牙根與自然牙合併使用的牙橋多年後,自然牙齒移位,證明
: 人工牙根缺乏運作人體精密的生物機械原理,易產生不平衡,咬合不穩,導致牙齒移位。
: 其實,不少的復及牙齒美容(前牙美容貼片)科醫師,對顳顎關節其病變原因、分類、診
: 斷、治療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咬合因素在整個咀嚼系統各部份的知識擁有得並不多。
: 咀嚼系統構造包括耳前關節、頭、頸、臉部肌肉、神經、韌帶、牙齒、黏膜、骨頭,其中
: 一個部位發生狀況,都會影響其他組織的健康,環環相扣。
: 整個系統一旦不平衡,久了就造成各部位的傷害,功能失常、疼痛。肇禍的原因很多,包
: 括植牙後的假牙製作不良,致使咬合不正常、引起顳關節障礙、頭、頸、顏面、口腔、牙
: 齒疼痛,例如頭痛、偏頭痛、耳痛、喉嚨部位講話久了會痛,吃東西、打哈欠耳前關節會
: 痛,關節有彈響,頸部疼痛、喉嚨有異物感、耳鳴等千奇百怪的症狀,到處求醫都不得緩
: 解,屢見不鮮。
: Q5如何判斷牙醫師的功力?
: 首先要能確認診斷、分析關節是否健康穩定,運用各種檢查工具和方法,詳細確認何種關
: 節構造是否有問題?與咬合的關係是否正常?例如用較精確的半調節式咬合器以及面弓來
: 分析,診斷上下牙齒咬合與顳顎關節是否有異常及不平衡的關係,差異的大小,然後提出
: 全口復健治療方法,包括戴咬合板、咬合調整、假牙復、牙齒矯正,手術整修牙床骨等。
: 如果使用多數技工所常用的簡單式咬合器,製作的假牙絕對會有問題。
: 咬合大師道森曾經說:「現今畢業的牙醫師能夠擁有咬合知識、咀嚼系統、解剖、生理、
: 下顎骨生物機械原理的完整了解,理念到技術超準的,畢竟是少數!」
: 多數植牙後的假牙製作不良時,有時病人不會感到不舒服,就是感覺怪怪的,有時不太敢
: 咬硬的東西,等到多年後,才驚覺代誌大條了,整個咀嚼系統各部門會無聲無息、持續受
: 到破壞,例如耳前關節(顳顎)內結構,如軟骨變形、移位、退化等。
: 總之,缺牙時,條件狀況就算不是良好,高品質的傳統假牙仍是首要考慮的選擇,它比較
: 省時、省錢,較安全且不複雜。(本文作者為資深牙醫師)
: (手機發文排版不好的話請見諒)
這是原始文章的一部份,前面一段的敘述通通都省略沒講
只拿部分文章做出以偏概全的論述出來
轉貼的人在想什麼?!
我明白的說了:轉貼的人意圖在誤導而非教育!
民眾無這方面知識所以無從分辨
難道轉貼的人也不知道內容在說什麼,然後人云亦云?!
要不轉貼文的人知情但故意只講一部份,誘導無知的人往錯誤的方向
這種一面倒的論述叫做教育民眾?!
這是把錯誤的知識灌到無知的人腦袋裡面吧!
這叫做偏頗的態度,誤導的論述
中立的態度是把植牙與傳統補綴物兩方面的優劣都講過一遍
再拿這兩者跟自然牙各自評比過
傳統補綴物也有其相對的問題,怎麼這個方面都連提也不提?
隱惡揚善是這樣用的嗎?
這不是誤導民眾那什麼是?
我承認植牙有其問題,它是個不怎麼完美選項我也同意
但現今的情況下除了這個不完美的選項之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缺牙時,條件狀況就算不是良好,高品質的傳統假牙仍是首要考慮的選擇,
它比較省時、省錢,較安全且不複雜”
是否比較省時、省錢、安全其實都有待商榷
但第一行這話(缺牙時...首要考慮)頗有蹊蹺
那些作者說植牙有問題的是什麼狀況?
沒有準備好就硬要做、亂做或是隨便做,
這應該不能稱為『高品質』的補綴物吧
但你拿『高品質的傳統假牙』被拿來跟『隨便亂做的植牙』相較
這是拿大學優等生跟幼稚園比較吧?!
就算打贏了也沒什麼好拿來說嘴的
我們想要知道的是究竟同樣是『高品質傳統假牙』與『高品質的植牙』誰比較好
但是整個文內並沒有很明確的提出這樣硬碰硬的比較
另外文中引述Peter Dawson的那段文字
原始的內容是要表達說一個好的醫師要注意的東西很多、
勉勵大家廣泛學習等等,並不是評擊傳統假牙優於植牙
更不是說自然牙就可以免除掉考慮這些問題
Peter Dawson在書中主要是以自然牙作為講解範例,
當然也不是因為自然牙就優於植牙的緣故
另外,會出現顳顎關節的問題也不是只有植牙才會出現,
矯正、意外受傷甚至是傳統假牙也都有可會有這種問題,但這點也沒有被澄清
反正全賴到植牙上面就對
因為植牙的補綴物可以出現問題,所以就是植牙的錯
但是傳統補綴物亂作也可以出現同樣的問題,這個敘述怎麼從頭到尾都沒有被提過?!
意思是告訴讀者傳統補綴物就可以亂作然後不會出問題?
出了問題的絕對是植牙?!
至於條件好壞其實看個人功力,這不能一概而論
“傳統假牙也應該被列入考慮,即使條件不好的情況下也是”,這點我很認同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滿漢全席料理,有的人只能吃得起滷肉飯
所以希望端出菜單的時候有滷肉飯也有滿漢全席是OK的
只是,總不能說我付滷肉飯的錢卻想要吃滿漢全席,
或是用滷肉飯的材料要求卻要有滿漢全席的等級
舉白話一點的例子說,如果選擇牙橋
修磨前後的牙齒作為支台齒將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總不能想說我要傳統牙橋卻又捨不得修牙齒
或是用個條件很爛的自然牙卻希望能夠得到跟植體好好做的效果一樣
阿貓阿狗也可以隨便亂寫一通然後說我是知名專業醫師,實際上只是街頭巷尾道聽途說
請問寫這文的人有很多植牙的經驗嗎?
他的植牙做得很好很棒嗎?!
他的植牙都長期追蹤十幾二十年才得到這篇文章的經驗與結論嗎?
如果不服氣,歡迎拿出作品來讓大家看看評比一下
你敢去給一個沒有臨床經驗的大師做矯正嗎?
如果不會,
那為什麼會相信沒有什麼植牙經驗、搞不好做過幾顆但做得一團糟的某人的說法
那些出問題的植牙,也搞不好是作者自己隨便亂做的
作者: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16-10-19 11:26:00
推這篇
作者: windofcold (寒風)   2016-10-19 11:32:00
作者: ginasun (人~)   2016-10-19 12:15:00
作者: learntooth   2016-10-19 13:43:00
高品質的補綴物是什麼?牙橋嗎?2顆或三顆嗎?家俱理論就是否決"資深"二字的,老農民劇中的主角老父受傷昏倒就入棺,醫術超越很多步還是有恐醫思想。
作者: kmusolo (曙光女神之寬恕)   2016-10-19 15:52:00
high quality=well-made
作者: coprophagia (狗改不了)   2016-10-20 12:1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