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會計師:投保方式有誤 節稅不成反繳更多

作者: haiduc (小火柴)   2022-02-16 08:45:26
會計師:投保方式有誤 節稅不成反繳更多稅
2022-02-15 14:15 經濟日報 / 記者仝澤蓉/即時報導
https://reurl.cc/X4a9O7
民眾在投保之前應該先充分了解保險的課稅原則,才能充分發揮保險的最大效益。 本報
資料照片
保險一直是很多人偏好的傳承工具,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保險商品時,常常不知該如何挑
選,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投資部執業會計師張智揚表示,常發現很多客戶
的投保方式有誤,除了沒有達到預計的節稅效果,還可能額外衍生更多稅負,因此,在投
保之前應該先充分了解保險的課稅原則,才能充分發揮保險的最大效益。
保險的基本精神是透過定期或一次性的保險給付,當被繼承人(即要保人和被保險人)因
疾病或意外身故時,藉由保險理賠金保障家人未來的生活,來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因此
,依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規定,以被繼承人為被保險人之人壽保險給付金額不計入遺
產總額課徵遺產稅;而依所得稅法及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人身保險之保險給付除免納
所得稅外,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受益人受領之保險給付應
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計算,但死亡給付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3,330萬元以下部分免予
計入。據此,若是安排得宜,將部分資產投入保單不僅可節省未來的遺產稅,於保險給付
時亦可大幅降低可能衍生的所得稅。
在保險的基本關係中,要保人是保單資產的擁有者,被保險人是保險給付條件約定的標的
,受益人是保險給付的對象。實務上常見因混淆而發生保錯的情形,舉例而言,長輩誤以
為以子女為被保險人就是幫子女投保,卻又擔心子女會隨意解約或變更受益人,故以自己
為要保人,然而當長輩身故時,因被保險人尚在世所以給付條件尚未達成,但因保單屬於
長輩的資產,仍要計入長輩的遺產課稅,導致不僅沒有達到節稅效果,子女也拿不到保險
給付的情形發生。
此時,若於投保時將要保人及被保險人關係對調,當長輩身故時,因符合前述被保險人身
故時之人身保險給付,除免納入遺產外,且由於要保人及受益人均為子女(同一人),縱
使超過3,330萬元,亦無前述要繳納最低稅負之情形,但若由長輩代繳保費,因要保人為
子女,要注意每年合計之繳費金額是否有超過每年244萬元的贈與稅免稅額度。
然而,若發現保單有保錯的情形,也不要貿然進行要保人變更,這樣反而會因保險資產無
償移轉,直接衍生要繳納贈與稅之情形。此外,由於現在保險商品多元 ,投資型保單連
結投資標的發生收益部分,按規定不屬於免稅之保險給付,應視其收益性質併入要保人之
所得課稅。
張智揚提醒,保險商品運用得當,確實有節稅及幫子女預留稅源之綜效,惟於投保前,宜
考慮投保之目的並了解不同保險關係安排之課稅原則,必要時應與稅務專家充分討論,以
確保權益。
https://bit.ly/3rTsXS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