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板上有很多大一新生?
有想顧成績的可以看一下,成績無所謂的可以不用看了(‧▽‧)
大學的成績該保持在什麼程度,不知道新生們有沒有疑慮?
就像當初高中的時候以為大學入學會看高中成績,就很認真拚,
到最後發現除了極少數繁星的幾隻小貓,其他升學管道根本不會用到高中在校成績...
以我認識的學長姊經驗,成績該不該認真拚,根據經濟狀況、價值觀等會分成幾種情形:
1.應該不會讀研究所,直接找工作
不要被當就好,出去找工作大都只看你的文憑
除非你學校書卷獎獎金或其他獎學金金額很高,可以拚一下拿錢
有些學校書卷獎才給2000,投資報酬率太低,還不如多接一個家教
反正 "排名前面的學校/低GPA" 通常大於 "排名後面的學校/高GPA"
這些拚成績的時間可以省下來精進自己的其他能力,或是接家教、打工
也可以盡早進實驗室,大一下有熱情的話應該就有教授願意收你了,
還能發個學士論文,對找工作很有幫助。
2.可能會讀國內研究所
盡量衝高成績,以台大碩士班的推甄而言,除非能力很優秀,一般大約是:
他校畢業 → 只取前幾名,非四大的只取系上第一名
台大畢業 → 成績前50%應該都能上,前30%可以選到想選的組別(因系而異)
能靠推甄上就不用考試了,超爽(‧▽‧)
3.可能會讀國外研究所
因想去的國家不同,會有不同的玩法:
像GPA就有4.0制、4.3制,有些在4.3制偏爛的GPA在4.0制會變很高。
比如:全部成績都A-,在4.3制裡GPA是3.7,不高;但在4.0制裡是滿分;
有些國家會看last 60(最後60個學分的平均成績),那就要把甜課留到大四;
有些學校會看系必修平均,那就不能只靠垃圾通識課拉高成績;
有些人(不會承認是我)明明在校成績算不錯,
到快畢業後才發現某些學校用的成績算法對自己超不利,欲哭無淚...
不想走冤枉路,就儘早查好遊戲規則吧(‧▽‧)
大概4降
我只是個大學生,板上有很多社會人士,
大家覺得哪裡太主觀、或是有不同想法的,歡迎留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