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Nano OC 版本差異?

作者: wbenjin (WBJ)   2018-03-28 00:27:27
如題
剛從某爾買了一隻Nano OC要給弟弟打
收到貨量完重量沒問題,可是總覺得跟圖片比哪裡不太一樣
於是我上網看了一下(借個圖)
https://imgur.com/uXW5h4X.jpg
然後這是我的OC
https://imgur.com/IUHQ2Mb.jpg
很明顯拍面的顏色分隔不見了,印字也不太一樣
這應該是不同的版本吧?
這是公司貨 我知道不會有問題 也不太care這種地方
只是上來與板友分享一下
不知道這兩個版本手感上會不會有差異
是說以Stiga的品管,應該連同一批都會有差吧XD
順帶一提,這隻的手柄真的有夠粗糙......有衝動想拿砂紙磨
作者: wbenjin (WBJ)   2018-03-28 00:33:00
盒子也很多不同顏色 囧
作者: gs1 (Zzzz...)   2018-03-28 00:41:00
我第一次買stiga的球拍也是對他的手柄嚇一跳 比紅雙喜還糟不過還好我本來就有打磨上清漆的習慣 粗糙感大概可比竹筷子XD
作者: Rothur (席旋)   2018-03-28 00:50:00
個人猜測 顏色分隔可能是膠水痕
作者: wbenjin (WBJ)   2018-03-28 01:08:00
應該不是膠水痕喔 網路上很多新品的圖片都是這樣我覺得應該有比竹筷粗糙一點XD
作者: Tenging (菜鳥)   2018-03-28 01:10:00
HEHEHEHEHEHE買nittaku我保證每一隻都很完美
作者: ASsjh (sjh)   2018-03-28 01:41:00
STIGA最近的球拍表面已經沒有塗層了,包括所有的硬木系列與NCT系列皆是如此
作者: wbenjin (WBJ)   2018-03-28 01:45:00
慘 所以是被costdown惹QQ
作者: gs1 (Zzzz...)   2018-03-28 01:52:00
nittaku 跟蝴蝶 真的是做工 品質 最好的兩家 好~並非理所當然
作者: ASsjh (sjh)   2018-03-28 01:57:00
去除塗層的原因聽說是大陸運動員反應說無機膠不好貼所以才改成不用塗層的版本
作者: wbenjin (WBJ)   2018-03-28 01:58:00
板上好像也有文章指出Nano OC的膠很容易掉不只是漆,拍面好像也改大了?
作者: brightwish (密碼同帳號)   2018-03-28 02:01:00
同樣的拍也可能有改款過 不至於差太多
作者: ASsjh (sjh)   2018-03-28 02:04:00
拍面改大大概是第二到第三批VPS系列產品出來的時候做的調整,不過沒有大很多
作者: wbenjin (WBJ)   2018-03-28 02:10:00
原來是這樣,長知識了,感謝AS大熱心解惑
作者: x1245678 (林肯解放匈奴)   2018-03-28 08:57:00
nittaku的做工真的沒話說
作者: colin173   2018-03-28 10:15:00
硬木NCT系列跟奈米OC大概2-3年前就都改新塗層了,從原本看起來有點像透明漆的塗層改成鍍錏(代理商說的),一來解決貼膠不實的問題,二來據說手感更清晰直接,不過也有不少人是舊塗層愛好者,一則是認為木料是舊的好,二來是抗拔絲能力比較強大及舊塗層停產稀有性,總之各有所好,不是偽的別擔心至於做工嘛...依品牌分是一個方式,不過依產地分更明顯,日本、瑞典、德國等如果手上都有就能知道,日本(品牌代表B&N)走精細路線,面要幼、柄要平滑就像擦了雪肌精一樣,瑞典(S&Y)主張原汁原味把木材觸感忠實呈現,你覺得是竹筷的東西,可有人大推這可是乾燥確實的呈現,維京民族的狂野與崇尚自然似乎可知一二,德國(D&A&S)雖有點像瑞典,但屬於將木材與現代元素或科技原理相融合的方式呈現,除了較敢使用厚的纖維,人體工學3D柄等,都是德國工藝的特色,彷彿好像有德國車味道在裡面,現在因為全球化代工的關係,會有日本牌歐洲產或歐洲牌日本產甚至有歐日牌陸產等,燒久了哪做的大概就心理有譜了
作者: openbestbook (吃蘿蔔不吐蘿蔔皮)   2018-03-28 13:00:00
拍子哪裡作的盒子上都有寫吧 也不用燒
作者: colin173   2018-03-28 14:06:00
拍子&盒子上都沒寫的也不少呢~
作者: gs1 (Zzzz...)   2018-03-28 15:09:00
可是Y的做工明顯比S好很多吧 至少拍柄部分是這樣
作者: colin173   2018-03-28 16:14:00
是的,樓上說中一個重點,同樣是瑞典製,不同的代工廠出來的東西握在手上多少就是不一樣,以產地分只是比較稍能分出該產地風格,細膩點分就如Y跟S握柄上的差距,當然也有可能是同一代工場但該牌品管放不放行的問題,我手上也有S牌的漂亮柄,才會有越來越多人認為S牌的管控實在該好好加強。另外沒寫產地在拍子上或盒上的更是個迷,像之前很紅的蜘蛛薩碳,就有對岸代工跟東歐代工的版本,說到底有些品牌自有廠很少,發包代工產量比較足,變成是趨勢
作者: gs1 (Zzzz...)   2018-03-28 17:39:00
喔喔~ 了解 原來學問那個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