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關於學習這檔事(二)

作者: chopeter2002 (allen)   2016-10-16 14:22:59
==========本篇開始=========
書籍 - 系統思考
見樹又見林
“系統思考”這本書
因為內容比較偏向科學研究會遇到的問題,
在研究所期間經常會遇到,
而且有點生冷,
所以其實我只有大略的翻過,去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內容的介紹這麼隨便,還想推薦給大家?
其實重點是這本書的封面,深深的打動了我!
在逛書店時,偶然在書店的展示架上看到“系統思考”,
原先注意到的是這書名,
但真正令我感興趣的是他的副標題“見樹又見林”,
以往常聽到對於眼光的各種解釋,
譬如”眼光別狹隘”、”別拘泥小節”與”眼光放遠點”等等,
雖然都有道理,但又覺得每句話都不完整,
直到看到了系統思考這本書,
才讓我了解到架構的重要性,有了架構,你的判斷
就能以較為宏觀的角度去理解,
自然不狹隘,而細節的部分就是考驗個人的造詣有多深,
能對事情有多深入的了解與剖析。
我在這邊實際的作法,
是用活頁紙將所有想法以大略的方向寫下來,
最後經由排列整理出標題與小標題。
不論是參考多處資訊還是自己的想法,
都必須是自己”有意識”的去寫,
就是必須經過咀嚼吸收後才能下筆。
標題(桌球為例如技術、心理、
戰術、問題整理..等等)
目的在於理解自己對於
該項目(桌球)的了解是否全面內容。
而小標題就是更明確的目標,
如正手出台、反手出台、腳步、呼吸…等等。
更細微的東西我就會另外用紙張不斷重複的寫並押上日期,
譬如正手出台的訓練內容,
我會反覆地寫下每次教練上課的建議與訓練後心得,
累積幾次後會去對照之前的心得是否與
現在有相衝突的地方需要修正,
然後就會在下次上課和教練討論我的想法是否正確
然後去嘗試實踐。
這邊有一個重點就在於”教練”,
教練糾正了我許許多多錯誤的觀念,
在我有問題的時候能”及時反饋”(注1)給我方向,
讓我的想法(妄想)與技術(現實)能不斷的靠攏,這
大大的縮短我走冤枉路的時間。
懵懵懂懂的球打了九年,
直到今年我才覺得真正的開始打桌球,
這都得歸功於教練與這套練習的邏輯。
注1: “及時反饋”是在”影片-怎麼樣成為一個高手”中提及的一個重要概念
題外話,教練是否是打好球的必要條件,
對我而言是絕對的,
但我認為端看個人的目標與目的。
教練能大大減少走冤枉路的時間,
相對的付出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這對於學生而言並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金額。
而這篇文章想做的,就是讓自學的人有個準則,
能不斷的檢驗想法(妄想)與技術(現實)能否不斷的靠攏,
進步的路途雖遠,但不至於陷入只看到眼前的
技術困境(樹木)而忘記了整體的協調性(樹林)。
至少這次的學科考試是這麼自己念過來的,
過程必然是花時間,但是這中間等於是不斷的自我對話,
更加了解自己也是進步的一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