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主動式防守

作者: whitecolor78 (雨天的西雅圖)   2016-08-08 02:09:50
※ 引述《wfjh31734 (王教授)》之銘言:
: 之前有一篇文章
: 版友們有討論主動式防守這項戰術
: 有一些版友堅持沒有主動式防守這個說法
: 但剛剛奧運轉播講評人周東昱
: 他點出陳思羽短球控制不了對手時
: 可以匹長讓對手進攻
: 自己再用主動式防守等機會
: 連前國手都這麼說
: 所以可以確定確實是有這項技術的
拋磚引玉誘拐一下高手回文XD
google了一下"主動"的意思:
1.能夠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圖進行(與被動相對)
2.自願的
以本篇文章來看應該是1的意思。
只要對方的進攻在自己的預期內,要說主動式防守我想是可以的
但是我認為主動的關鍵是"控制"的那一板
劈長、發長球、回擺一個不好拉的半出檯,先有"迫使對方起板"的控制
接著才會有"防守"的這一板出現
這是一個連續的動作,說"主動式防守"感覺好像怪怪的,忽略了前面那一板
而這又會產生一個問題,到底甚麼算是防守?
舉個例子:"劈對手側身位,並在反手等著壓直線"
如果對手的拉球在我的預期之內,以職業選手的能耐,
這顆應該不會傻傻站著摸回去吧?
可能會彈一下,可能會加力壓,可能快帶再加點旋轉。
這樣子的話,這顆還算是防守嗎?
(我認為不算,就好像我認為被劈長擠到勉強拉起來的球,硬要說是"攻擊"
感覺很怪,就算說是"被動式攻擊"也一樣很怪,頂多勉強稱之為過度)
另外來看陳思羽,我覺得其實她是另一種狀況:
靠相持與基本功比對手好,攻擊不順,就乾脆放棄攻擊,一顆一顆打,
沒有甚麼戰術運用,這跟前述的狀況比又不太一樣,
感覺只是靠硬實力直接輾過去,沒甚麼戰術。
我認為這些特徵比較明顯屬於防守:
切給對手拉,連續板之間不發力,每顆球都"貼"回去,不側身,最後等對手自爆。
這個狀況其實很少發生,如果實力穩贏對手,通常靠接發球以及前三板就可以解決了,
沒有必要防守。(所以這是陳思羽狀況不佳之下的選擇,稱為主動我不贊成)
以水谷隼為例,遇到男子前一百名的水準,他就必須積極搶攻取勝了,
連續防守,甚至退台的得分率基本上不可能超過五成。
如果"主動式防守"指的就是最前面的例子,我想,用"主動控制"來形容
會比主動式防守還好一點。
畢竟"控制"才是核心所在,也是造成下一板有利的主因。
如果指的是後面的狀況,我認為不能算是一種技戰術,只能說是狀況不佳
的一種選擇。
(除非你原本的實力就是防守70攻擊30,而且打法就是這樣,但我想很少見)
作者: joydow (溫情滿PTT)   2016-08-08 04:34:00
馬龍都不切球嗎 嗆司不攻是傻子 但不是每球都能攻 要切當然不能當在餵球 結案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16-08-08 11:35:00
正是因為「主動式防守」,太難定義,語意太開放了,所以我才認為那是「事後諸葛」,只會製造更多的混亂,變成一樣的用語,意義完全不一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