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手帶腰?腰帶手?

作者: cobal (孤獨的靈魂舞月光)   2014-10-24 13:50:24
在討論這兩個差別時是否要先定義好是
來球是教練給的簡單餵球定點,然後擊球時是正手拉前衝弧圈球
另外我個人是認為應該要把下盤也就是腿的發力一起加入討論會比較適合
畢竟腿的發力才是最主要力的來源,而力量也是從下盤迅速的往上傳遞
不管是手帶腰或是腰帶手,下盤都要先蹲然後發力,接著才輪到上半身
不過即然力量是從下半身往上半身在傳遞,那麼在下盤發力後要
1.跳過腰先由手發力再去帶腰會比較好
2.還是有個連貫性從腿->腰->手(腰與手的發力時間差不到0.1秒)
3.或 腿->(腰手同步) 的傳遞會比較好呢?
以下開放大家理性討論囉...
作者: airdog29 (改變不了事實)   2014-10-24 13:52:00
想提一個觀點 真的需要定義 但好像也得定義來球XD也許定義打教練給的簡單餵球會簡單一點...QQ
作者: cobal (孤獨的靈魂舞月光)   2014-10-24 13:55:00
已經重新定義好了...感謝一樓定義真的很重要,不然很容易雞同鴨講
作者: Asasin (Assassin)   2014-10-24 14:30:00
先定意一下"腰"用力是哪個部位的肌肉用力好了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4-10-24 14:33:00
我不同意腿是力主要來源我認為很多部位的力同等重要而且你對於力量傳遞的敘述 我不全同意耶做動作 跟 發力 完全是兩回事不動時 你可以很用力。動作時 也可以很鬆馳手先啟動不等於手先發力發力要在擊到球的瞬間同時誰先誰後 落差大了力量就可能不完全定點一樣可以手先啟動 手帶腰 只是移位比較好體會因為從你的敘述看起來並沒有接受到我那篇的意思所以來解釋一下
作者: a0184103a018 (應該往南發展)   2014-10-24 14:52:00
看過下盤肌肉超大的女子選手 沒看過上盤肌肉超大的我舉女子選手 因女生比較難練大 更容易看出來
作者: openbestbook (吃蘿蔔不吐蘿蔔皮)   2014-10-24 15:34:00
腿是力量來源 我認為正確
作者: Tenging (菜鳥)   2014-10-24 15:52:00
個人想法銜接擺速一定有"腿腰"才能打下一版除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練習不用腿腰的怪打法
作者: airdog29 (改變不了事實)   2014-10-24 16:00:00
個人是覺得很多都是連續動作 很難定義主力這詞..但如果是練習 先轉腰跟蹬地..是力量來源沒錯..但先迴轉腰之後也要轉向另一邊同時重心移動這一連串都用文字應該搞得大家很煩吧XDD如果來球沒什麼質量 我是認為腿跟腰都要同時做到大動作像馬龍那樣才能打出有質量的球...以練習來說個人認為 腿發力 轉腰 然後靠腰手發力是主力我想大家講的都不會差太多 主要還是讓新手練習時..怎樣的方法可以讓他們了解到運作然後新手重點是除了學動作去理解這裡面的力學原理自己吸收別人的看法然後轉換成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學習當中 想像能力蠻重要的 自己的動作 球的方向速度旋轉引拍 揮拍幅度...這些都需要想像力 然後通過練習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4-10-24 16:34:00
不是只看初學者吧 有程度的都不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作者: a0184103a018 (應該往南發展)   2014-10-24 16:40:00
就算知道你在說什麼 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見吧霍金這樣的科學家 都可以在40年後否定自己黑洞理論當下自己以為正確 或大家都推崇的理論 都有可能推翻時時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是進步的基本 科學/運動皆然
作者: markchou (傻眼)   2014-10-24 18:26:00
你有你的看法 但沒必要大家都接受你的看法
作者: hgame   2014-10-24 18:57:00
你不知道這問題是禁忌嗎 不會有結論的
作者: Encounter911 (旅人)   2014-10-24 20:05:00
鍵盤定義不如上桌直接練上一萬球 馬上就知道答案
作者: cobal (孤獨的靈魂舞月光)   2014-10-24 20:13:00
很多人上桌練了十萬球還是不知道答案
作者: edifymyself (自動流浪)   2014-10-24 20:31:00
有程度的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真的不知是誰的問題
作者: juangpeiyi (給還沒有遇見的你)   2014-10-24 20:35:00
的確是落地生根可以發出很大力量但也不是這麼必要發這麼大力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4-10-24 20:44:00
沒有要人接受 我只希望是了解之後的反對不是誤解而反對 所以才會解釋得多些
作者: giovanie   2014-10-24 22:20:00
我問了王勵勤柳承敏馬琳都說腰帶手或ㄧ致 手帶腰他們笑了
作者: Tenging (菜鳥)   2014-10-24 22:40:00
可以確定馬龍影片從頭到尾都沒說過手帶腰三個字
作者: taily (準農夫)   2014-10-24 23:03:00
握拍板形角度會造成發力源不同
作者: FelixKao (FelixKao)   2014-10-24 23:44:00
只能說 手帶腰這三個字在每個人腦海裡的意思不太一樣吧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4-10-25 00:58:00
我大概理解SKY大的說法 李曉東說過 擊球那一剎那要用手腕來帶動收小臂 只是在擊球那一剎那 盡量做到腰腿手腕小臂 同時發力 這也只是我的看法 大家可以討論討論
作者: lirshu1102 (什麼都不想說)   2014-10-25 01:11:00
手代腰不會抬肩的用力過猛易網球肘 抬肩的就旋轉肌受傷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4-10-25 01:14:00
而要觸到球之前 先腰還原之後 用手帶動身體去跟球之後就是像我上所述 觸到球 盡量同時發力癥結點在收臂完 確實是用腰還原 但是用手帶動腰找球
作者: pusipusibaby (噗吸蹦)   2014-10-25 06:51:00
簡單來說 你一追球手先伸出去身體就是死的然後在準備好後揮拍那一瞬間 腰馬的力量比手有用應該是沒啥爭議再說印象中天空大很推崇馬龍正手擊球的"左手"瞄球法怎現在會是用持拍手去瞄球然後帶動身體呢???小小更動 引拍準備完揮拍啟動的那一瞬間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4-10-25 10:35:00
左手瞄球我只在忘記哪篇的推文講過 居然記得突然覺得很感動 哈哈哈哈左手是預判 用它量的位置是使身體讓出空間可是真正擊到球是持拍手你可用空手先瞄 確定身體引拍(及接下來來揮拍)動作的完整然後持拍手有了空手預測瞄好的大概位置 會打得更準空手的瞄 主要在預判 身體結構完整 還有加強引拍時間差不過像張繼科王皓之類就不會做這件事 這滿個人化空手和持拍手的瞄準 都是"點"的瞄準如果用身體瞄 那就是"面"甚至是立體區塊的瞄想想你要對準直徑只有四公分的球 點對得準還是面呢空手幫持拍手定出大概位置 持拍手就能對得更準並不衝突 而且相輔相成
作者: redsquad (黑雨)   2014-10-25 13:21:00
手先啟動我是絕對認同的 但絕對不是手先發力擊球是全身同時發力 腿腰手一起爆發出來 也就是一致性
作者: pusipusibaby (噗吸蹦)   2014-10-25 13:58:00
原PO感覺都是要建立在身體已經準備好的前提下推廣"手帶身體" 但身體沒有移動到位置就是不可能成立所以大部分都會認為身體先行 撐住才能出手 很多教學影片都會強調正手蹬轉的力量 當然你要說回拍擊球時手要去找球我也不能說啥錯 但手帶身就是會讓人混淆你都建立在啥都準備好的情況下 那基本上問題不大個人感覺是想辦法移位到球會對到你的揮拍路徑上然後去追求那擊球瞬間的爆發力 所以就是之前有人分享初學到進階 手臂到手腕的說法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4-10-25 14:12:00
我第一次聽到這說詞的時候 的確也很錯愕可是幫人餵球的時候說這句話 倒是沒有人混淆過不管是什麼說詞 體會和理解還是比較重要因為不管用什麼說詞都有搞錯的可能而這麼久以來 一直沒有比這詞彙還要更到位的說法我也一直很想用另外的詞彙或說法來取代 因為爭議大可是真的體會進去之後 所有人都認為還是這說法最深刻(所有人是指我身邊能一起練球或討論的人)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4-10-25 14:25:00
右腳踩下去 左腳跟提起 還原的同時 身體也跟著動了接下來才是手先啟動找球帶動身體揮 其實沒有不成立
作者: hgame   2014-10-25 14:34:00
各部位各司其職 也互相配合才能一致 說誰帶誰似乎都有問題馬龍講的一致我的理解不是講同時 而是講和諧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4-10-25 14:43:00
左右腳重心轉換 本身就有腰的移動 太過刻意用腰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4-10-25 14:44:00
腰帶手的說法 建立在腰腿的力量要到手上、到球上手帶腰的說法 主要是在"引導"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4-10-25 14:44:00
反而會造成回球偏慢 和諧論點 我也蠻認同此種詮釋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2014-10-25 14:45:00
"帶"這個詞彙 本身有引導的意思所以當說腰帶手或身體帶手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會有腰引導手、身體引導手的額外解釋(當然也有可能有人就是用身體引導手)那要用換句話說 我會說手引導腰、引導身體 腰頂腿蹬把力量給手
作者: bliss7777777 (柴靜)   2014-10-25 14:50:00
我贊同SKY大的說法 其實我也是有相同的體會
作者: cobal (孤獨的靈魂舞月光)   2014-10-25 15:34:00
我建議大家可以上博乒網或精英乒乓網用簡體 手帶腰 腰帶手搜尋一下大家不同的看法,畢竟中國是乒乓首屈一指的強國相關的討論會比台灣多很多!!
作者: FelixKao (FelixKao)   2014-10-25 15:43:00
to bliss 左右腳重心轉換也有分 iliac crest是弧線移動還是直線移動 假設是直線移動則沒有轉腰 只是單純的重心轉移。也就是說 沒轉腰的情況下 iliac crest並不會往前。但我也同意不用太過刻意用腰 僅此補充有否轉腰的差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