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乒乓球衣的華人面孔:我的夢想是奧運第三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4-08-24 10:01:52
身披外國球衣的乒乓華人面孔:我的夢想是奧運第三
 中新社南京8月23日電
  中新社記者 王曦
  儘管出生地不在中國,儘管代表其他國家出戰,儘管水準各有高下,但她們卻擁有著
共同的特徵——中國面孔以及中國話。在乒乓球世界中,華人面孔很常見,即便是在以年
輕人為主的青奧會賽場,這則規律同樣適用。
  作為其中的代表,18歲的張安(Lily Zhang)此次拿下一枚女單銅牌,而這是美國隊近
30年在世界大賽上取得的首枚乒乓球項目獎牌。
  “難以置信我創造了歷史,但我希望自己能通過這次比賽的鍛煉增長經驗,為獲得代
表美國隊參加裡約奧運會的資格打下基礎。”說這話時,小姑娘一臉自信。也難怪,早在
16歲時,她就以乒乓“天才少女”的身份成功入選美國國家隊。
  尤其是她與偶像張怡寧頗為相似的性格,更是讓對手在比賽中頗感頭疼。“無論領先
還是落後,張怡寧那份寵辱不驚的淡定讓我特別欣賞。”張安說,小 時候在看過張怡寧
的比賽後,自己便愛上了這項運動,訓練總會不自覺地加以模仿。此外,由於乒乓球在美
國開展得比較普及,因此她從小便得到了較為系統的訓 練。
  最近兩年,張安的成績提升勢頭明顯,連續兩年獲得美國青年女子冠軍、以及全美單
打季軍,北美地區青少年冠軍等殊榮。由此她也被視作繼老將高軍之後,美國隊新領軍人
物的有力人選。
  而此次青奧會,不光讓她瞭解到同年齡段選手的實力,更讓她收穫了比賽的自信。張
安告訴記者,在平衡好大學課程之餘,自己接下來會定期到中國訓練,備戰明年的奧運選
拔賽,而她的首站就準備選擇祖籍西安,因為在那裡她有一種親切感。
  張安笑言:“當初選擇乒乓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能夠四處遊歷,而這正是我喜歡的
地方。因此來到中國不光要提高自身的水準,還應盡可能多的看到不同風景,結識更多有
趣的人,品嘗更多的小吃。”
  與之相比,代表德國隊的萬遠就沒有這麼好運了。由於在小組賽最後一場輸球,她遺
憾地無緣女單十六強,隨後的團體賽亦無緣八強。
  “我甚至連平時比賽的拍子都沒帶。”對此,她有些耿耿於懷地對記者說,如果不是
德國隊臨時通知參賽,如果能夠準備得更加充分,自己絕對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績。“但
可惜的是,世界上沒有如果。”
  雖然出生在德國,但萬遠的中文說得很流利。作為德國二隊的主力隊員,她目前最大
的願望就是儘快進入一隊,獲得代表德國隊出征奧運會的機會。正因如此,她目前專門來
到中國河北正定基地訓練,提高原有的打法。
  萬遠說,與在德國時相比,中國乒乓球的訓練方式更加細緻、要求也更加嚴格。“這
裡的訓練量比德國大得多,一天下來感到特別疲勞,但進步確實更加明顯,所以我要堅持
下去。”
  眼下,這個與中國隊國手劉詩雯身材相仿的小姑娘最大的心願就是,也能像她的偶像
劉詩雯一樣擁有快速多變的打法,從而不給對手留下太多機會。但她卻不願因此給自己施
加太大壓力,畢竟什麼事都需要一步一步來才行。
  “首先進入世界前20名,然後再打進奧運會。”至於具體目標,萬遠笑了笑說:“我
非常想得個第三,因為前兩個一定是中國運動員,然後就是我啦。”
  與她經歷相似的還有加拿大隊的羅安麒,儘管只有17歲,但憑藉北美青少年賽季軍、
團體賽冠軍等成績,小姑娘如今已經在加拿大乒乓球界小有名氣。
  雖然9歲才開始接觸乒乓球,但羅安麒卻頗有“大器晚成”的氣質,此次女單比賽,
她高居9號種子的位置。
  回顧過去8年的乒乓生涯,羅安麒說,最美好的記憶就是2011年贏得世界青少年挑戰
賽。“這次比賽,讓多倫多的校園乒乓球運動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幾乎每個華人家庭都
認識了我。”
  正因如此,羅安麒準備在乒乓球賽場一直打下去。“能夠參加奧運會當然好了,那肯
定會是人生中一段難忘的記憶。”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08-23/23167304906.shtml
作者: torija (小鏡子的爸)   2014-08-24 14:28:00
青奧比利時女單也是華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