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自由式:維持流線型的重要-廖剛

作者: liaokang (liaokang)   2020-02-07 23:21:59
https://youtu.be/UpBkfr6MJIQ
發一則200公尺游泳暖身時的水底影片,想說的重點不在於划手、或是踢腿,而是身體的
「流線型」。
其實看過很多游泳內容的分享,大家都說「游泳時要注意儘量減少水阻」,起初我真的不
太懂要如何辦到這點,後來經過教練指點跟練習,終於理解其中道理。
簡單來說,就是身體不要扭來扭去,或是下肢下垂啦。
從前面看,身軀是一個整體,看得到旋轉,但不是扭腰。
從後面看,腰部以下不要像金魚一樣擺尾。
從側面看,身體行進時呈現水平。
如果身體能做到這樣的狀態,其實手腳不用拼命划、拼命踢,基本上也能呈現出很好的速
度感。
要如何維持身體的流線型呢?
起初以為是加強核心訓練,但其實不。原來是加強換氣練習,也就是「呼吸」。因為在陸
地上,我們可以自在地呼吸,所以隨便散步都可以走上一兩個鐘頭不累;但在水中可就不
是這樣了。
還記得第一次學換氣的情形嗎?是不是喝了一堆水也沒能好好地換到一口氣!
是的,換氣不容易學好、不容易學精,但試想,如果每次在水中換氣都像在陸地上呼吸一
樣輕鬆、不假思索,是不是更容易游得輕鬆不累?
很多時候我們身體無法維持住流線型,就是因為想要掙扎的讓自己換上一口氣,所以「手
、腳、腰、臀」就有一部分(或多個部分)會有不自主出現的反應動作;或者低肘挖水、或
者屈膝
夾腿、或者翻身抬頭......之類的,結果就破壞了身體的流線型。
而因為這個游法也不是不能前進,久而久之再經過自己一段時間的訓練跟強化後,身體就
記住這個換氣的節奏跟方式;於是,雖然其中有瑕疵,但自己卻還不會覺得不順暢,甚至
還很習慣而感覺舒適了。
當然,游泳的目的如果是以休閒、健康為主,就不用繼續研究換氣或姿態的問題;不過,
如果接著還想要提升速度時,就不得不注意這個層面了。
我的教練為了糾正我『流線型』的問題,一開始的課表就直接針對我的「換氣」做練習。
包括:浮板踢水、夾板滑手、八腳一手、三拍換氣...等等。
是的,這些都是基本功,而且是沒人想練的基本功,但事實就是:基本功才是最要花力氣
去練習的地方,而且每次都不可以漏掉。(就像NBA球星不會只練投籃一樣)
影片中,我剛下水做200公尺自由式暖身,每25公尺划手約15下,3分20秒完成。而一年多
前,我要花4分20秒才行,並且游得氣喘吁吁。
在水中我首先關注一件事,就是維持身體的流線型。
作者: nikolas (你花多少時間?)   2020-02-08 19:10:00
呼吸 划手 踢腿等動作都會改變身體重心位置 導致前進方向改變 所以控制好身體的重心位置 不要忽前忽後忽左忽右身體滑行的軌跡就會流暢 這樣情況下 施力才有效率前進
作者: fim (不空)   2020-02-08 19:45:00
我覺得廖大的打水 有單腳刻意用力的情況..應該是拍影片的時候注重抓水的流暢度,才一滑一拍沒事 謝謝分享
作者: pnind (pnind)   2020-02-09 01:36:00
剛剛才發現這是廖剛大,還以為是一般鄉民轉貼分享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