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1-111 中學生物 也是躺平者

作者: kakei (觴)   2022-06-24 14:36:51
有道是十年磨一劍,
但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可以做這件事情呢?
而且,真的能磨出一把劍嗎?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碩士、博士候選人,
實習時已經超過30歲了。
和其他大學或碩班畢業就開始考的老師相比,
年齡這個問題自然會被放大。
第一年全國教甄49分,
第三年第一次進複試-桃園陽明高中,
到今年第十年,進複試次數約20次。
去年進屏女、全國
全國筆試87 最終成績備六
今年進家齊、竹女、全國、雄聯
全國筆試69 最終成績備三 試教83.33
雄聯筆試79.2 最終成績備三 試教75.33
因為複試慘不忍睹,就只分享筆試的心得:
1.自己寫一本”寶典”,隨時增減內容。
2.至少要有一份探究實作的教案。
3.講一個現象的同時,同時加入生理或演化上的意義會更優。
4.時事要熟,這兩年常考新冠病毒、檢測原理以及疫苗製作。
堅持這麼久卻沒有得到肯定,心很累。
今年剛好接到學校邀約電話,
和高層談過之後,覺得是個值得嘗試的新環境。
經過兩個禮拜的思考後,決定先換個跑道,
如果順利,就不急著回到高中教甄場上。
等傷口癒合是很痛很難熬的一件事,
與其不斷增加新傷口,經常懷疑人生,
不如抓住機會,完成想做的事!
ps.本來今年打算要開始準備高普考,
人生真的充滿著未定啊。
作者: perhdball (帥德)   2022-06-24 15:10:00
雖然這樣問很殘忍,但想問,過往其他人給你的複試建議有哪些面向?
作者: chenbo (畢格奧倫治)   2022-06-24 15:53:00
一直過初試但沒過複試真的很可惜,要去請教其他人
作者: gyqmo (事如春夢了無痕)   2022-06-24 16:13:00
其實一般人最容易輕忽的口試,也是得請教跟練習
作者: cerdaya (縱橫天下)   2022-06-24 17:14:00
認同,複試有很多建議,對很多科是不必要的經常沒有鑑別度、標準化流程的教師甄試 複試換間學校或許就會錄取,也或許就不會錄取,所以真的很難說
作者: anderson3 ( 天真有邪)   2022-06-24 17:49:00
我早就躺平幾年了,當你發現複試中,口試跟試教是那麼沒有信效度跟鑑別度,有的人出點錯照樣上榜,有的人只是一點點瑕疵就被放大檢視到落榜,這種教甄,只有筆試勉為其難的算公平,複試就是一場笑話!有的人穿著正式上場落榜,有的人穿著休閒上榜,這個標準在哪?說真的,拼教甄還不是要那筆退休金而已?換個跑道,如果算起來比正式教師賺得多,那麼還會眷戀這個位置嗎?
作者: memebebe (Bee)   2022-06-24 17:55:00
推抓住機會完成想做的事,生命勇者,你可以的!
作者: cellardoor (purekindness)   2022-06-24 17:55:00
進了幾場複試,明明跟上榜者一樣的試教流程卻被放大批評,説流程錯誤,每間複試標準到底在哪裡?甚至有評審講話結結巴巴一點都不專業。
作者: memebebe (Bee)   2022-06-24 18:43:00
教甄上榜像極了愛情,原PO可能只欠一點緣分。祝福您早日重拾自信風采,不只療傷成功還能變得更強大!
作者: chenbo (畢格奧倫治)   2022-06-24 18:48:00
以前實習時,就被旁邊老師提點過臉不要太臭…
作者: ryokoon (è’œ)   2022-06-24 18:49:00
同樣中興生科推,我也累了,準備轉換跑道中
作者: czk0622 (波波)   2022-06-24 19:08:00
新的工作會有新的收穫的
作者: tnplayball (師大玩棒球)   2022-06-24 21:23:00
跟臉臭不臭沒關係,單純不得他人緣,評審不喜歡你而已硬是給你冠上臭臉,我試教本來就不笑,同一套流程A校覺得專業度夠,T分數很高有錄取,另一間就T分數35.同樣的教法,在獨招就是會有天差地遠的差別我不信考試放進考選部國考還能這樣亂搞,大家辛苦了
作者: lefan (紅氣球雯雯)   2022-06-25 17:05:00
堅持十年很厲害,放棄很可惜,不過這幾年自然科很注重多元選修課程教材,若是評審,要選一個40歲的老師,會覺得應該要有哪些資歷,若沒有特別的,那正常還是會選30歲左右老師
作者: tn00371115 (二代目月光仙子)   2022-06-25 22:22:00
祝福老師
作者: skygrey (skygrey)   2022-06-26 15:12:00
試教很需要請其他老師幫忙看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