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4應屆雙榜105桃園英語教師上榜心得

作者: ijin888 (好運來吧)   2017-08-03 16:14:17
教甄分享
好讀網誌版 http://0rz.tw/bFQqt
====
#104應屆雙榜105桃園英語教師上榜心得 (Yun Ting Li )
最近跟同事聊天又聊到當年考教甄的種種汗水與淚水,再加上我以前好像有答應
過誰上榜
後要寫心得文(到底是誰?),結果一拖就拖了一年半載趕緊來還債
“If you want something you’ve never had, you’ve got to do something you’
ve never done.”
寫下這篇心得文是期盼能鼓勵認真投入於教學卻總是與正式教師錯肩而過的老師們,像我
這樣一個完全沒有英語專業背景的路人都能跨進這道窄門,我相信你們一定也可以!
#個人背景
103級教育大學美術相關科系畢業
通過全民英檢GEPT中高級複試
104年苗栗、中教大公費生英師上榜
105年桃園英師上榜
#Strength優勢
1. 具美術背景,專長是畫圖和製作教具。
2. 臉皮很厚,不害怕以英語問答。
#Weakness劣勢
1. 是個缺乏教學經驗的菜鳥。
2. 筆試分數不高,試教與口試也都平平,並無突出之處。
#筆試篇:
教甄題目最主要是測驗考生的再認能力,考古題做到一個程度以後大概就會發現,考來考
去都是那幾個人,只是考的細節不同。考筆試沒有捷徑,只能多看多記。以下分享我準備
筆試的讀書方式:
1. 平時讀書:讀書時需要很安靜的環境,多是在市立圖書館自己念書,從來沒有參加過
讀書會。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會把手機的訊息通知通通關掉或開啟飛航模式,逼迫自己處於
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
2. 做筆記:我是視覺型的學習者,海量做阿摩題目的練習方法之於我沒有幫助,多是靠
手寫筆記來增強記憶。建議考生準備最少一個可抽換內頁的B5資料夾,將寫過考古題的重
點手抄一遍在筆記本上,用各色的筆標註重點。在考上以前我累積了四本筆記本,每本厚
度都超過1.5cm。
3. 國文:個人認為國文部分很吃底子,我只念了徐弘縉的《搶救國中小教甄國語文》的
其中幾個重要章節和完成近三年的各縣市歷屆試題。
4. 英文:每天用手機app背托福單字和完成五年內各縣市歷屆試題。
5. 教育專業:在準備教檢階段念了張春興《教育心理學》、陳奎憙《教育社會學》、何
薇玲《兒童發展與輔導》、戴帥《主題式教育專業科目》等族繁不及備載。考教甄之後就
念陳嘉陽的《教育概論》上中下三冊,和完成近五年各縣市歷屆試題。
#口試篇:
根據各縣市的簡章,發現(至少到104年我參加考試時)除了中教大的公費碩士專班口試
是採中文團體面試外,其餘都是用全英語作答。
1. 儀態進退:從走進教室開始評審就開始替考生打分數了,注意應對進退、服裝儀態等
小細節,說話的時候要直視評審眼睛,放慢速度。
2. 自我介紹:有的縣市會請考生”Please briefly introduce yourself.”,有時評審
會直接給一分鐘,建議可準備45sec、60 sec、90sec三個版本的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要
訣在於要挖坑給評審跳,比起身為一個老師你得過那些獎,評審可能會對於你這個人的「
特別之處」更感到好奇,想想自己的經歷有那些值得被包裝,曖昧地放進自我介紹,讓評
審問你。
3. 口試題目:題目搜尋引擎上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每個縣市流行的玩意兒不同(例如聽
說桃園這兩年很流行讀者劇場,苗栗則是英語律動),搞清楚這些專有名詞的定義。臨場
反應這種事情難以強求,建議考生先將題目列印下來,做筆記寫關鍵字。碰到實務的口試
題時,因為不才我還是菜鳥,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會請教前輩,再將這些答案用自己的話語
翻成英語。平時就要練習用英文一題題回答口試題目,一題的答案最好要有45sec以上。
在確定自己進入複試以後,我把自我介紹和想練習的口試題目貼在浴室的鏡子上面,每天
刷牙或洗澡時練個幾回。
#試教篇:
請先問你自己,你在試教與口試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有人說會念英教系/外文系的人通常會比較活潑外向,我不敢斷言這句話的真實性,但如
果你想考英語老師,也自認活潑外向,能在講臺上演得像瘋子一樣,那麼我得恭喜你,你
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了,因為有七成的英語老師大概都是這個路線。
剩下三成的老師們該怎麼辦?不要擔心,我與你們站在同一陣線上。我們試想作為一名臺
下評審,整天下來已經看過了無數個被上身的瘋狂英語老師,這時來一疊清粥小菜,評審
的反應會是如何?新奇的教學活動、溫暖而適時的鼓勵與笑容,精心安排的橋段……等都
能是關鍵。除了warm up/ presentation/ wrap-up三個基本架構以外,英語試教應把握的
三個要點即:
1. 教學活動內容
2. 流暢度
3. 笑容與戲劇性
對、就這三個,沒了!大部分考生的活動內容會在greeting後以複習單字作為引起動機,
句型活動為主要課程,再輔以一個遊戲或練習,最後一分鐘再做收尾。
兼有教學活動內容與流暢度可以讓試教的分數從75開始起跳,加上笑容及戲劇性能讓分數
拉到80,剩下的20我認為在於細節。在這邊舉幾個可供思考的方向:
1. 教學不只是老師講得好講得清楚而已,加入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評審看見班級
經營與師生的正向關係。
2. 每個教學活動轉折處請務必交代得清楚,且安排得合乎於邏輯,句子越是簡單越好,
舉個例子,比起”Does anyone know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不如問”Any
volunteer?”
3. 魔鬼藏在細節裡。舉例來說,加分制度若只是把學生分為Group A、Group B有點可惜
,替加分制度多加一些故事的脈絡吧!讓評審看到具細膩度、有格調且面面俱到的試教。
此外,用正字計分絕對NG。
最後,勉勵各位老師,不要害怕去嘗試沒有把握的事物。祝福大家順利!等著大家的好消
息根據各縣市的簡章,發現(至少到104年我參加考試時)除了中教大的公費碩士專班口試
是採中文團體面試外,其餘都是用全英語作答。
1. 儀態進退:從走進教室開始評審就開始替考生打分數了,注意應對進退、服裝儀態等
小細節,說話的時候要直視評審眼睛,放慢速度。
2. 自我介紹:有的縣市會請考生”Please briefly introduce yourself.”,有時評審
會直接給一分鐘,建議可準備45sec、60 sec、90sec三個版本的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要
訣在於要挖坑給評審跳,比起身為一個老師你得過那些獎,評審可能會對於你這個人的「
特別之處」更感到好奇,想想自己的經歷有那些值得被包裝,曖昧地放進自我介紹,讓評
審問你。
3. 口試題目:題目搜尋引擎上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每個縣市流行的玩意兒不同(例如聽
說桃園這兩年很流行讀者劇場,苗栗則是英語律動),搞清楚這些專有名詞的定義。臨場
反應這種事情難以強求,建議考生先將題目列印下來,做筆記寫關鍵字。碰到實務的口試
題時,因為不才我還是菜鳥,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會請教前輩,再將這些答案用自己的話語
翻成英語。平時就要練習用英文一題題回答口試題目,一題的答案最好要有45sec以上。
在確定自己進入複試以後,我把自我介紹和想練習的口試題目貼在浴室的鏡子上面,每天
刷牙或洗澡時練個幾回。
#試教篇:
請先問你自己,你在試教與口試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有人說會念英教系/外文系的人通常會比較活潑外向,我不敢斷言這句話的真實性,但如
果你想考英語老師,也自認活潑外向,能在講臺上演得像瘋子一樣,那麼我得恭喜你,你
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了,因為有七成的英語老師大概都是這個路線。
剩下三成的老師們該怎麼辦?不要擔心,我與你們站在同一陣線上。我們試想作為一名臺
下評審,整天下來已經看過了無數個被上身的瘋狂英語老師,這時來一疊清粥小菜,評審
的反應會是如何?新奇的教學活動、溫暖而適時的鼓勵與笑容,精心安排的橋段……等都
能是關鍵。除了warm up/ presentation/ wrap-up三個基本架構以外,英語試教應把握的
三個要點即:
1. 教學活動內容
2. 流暢度
3. 笑容與戲劇性
對、就這三個,沒了!大部分考生的活動內容會在greeting後以複習單字作為引起動機,
句型活動為主要課程,再輔以一個遊戲或練習,最後一分鐘再做收尾。
兼有教學活動內容與流暢度可以讓試教的分數從75開始起跳,加上笑容及戲劇性能讓分數
拉到80,剩下的20我認為在於細節。在這邊舉幾個可供思考的方向:
1. 教學不只是老師講得好講得清楚而已,加入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評審看見班級
經營與師生的正向關係。
2. 每個教學活動轉折處請務必交代得清楚,且安排得合乎於邏輯,句子越是簡單越好,
舉個例子,比起”Does anyone know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不如問”Any
volunteer?”
3. 魔鬼藏在細節裡。舉例來說,加分制度若只是把學生分為Group A、Group B有點可惜
,替加分制度多加一些故事的脈絡吧!讓評審看到具細膩度、有格調且面面俱到的試教。
此外,用正字計分絕對NG。
最後,勉勵各位老師,不要害怕去嘗試沒有把握的事物。祝福大家順利!等著大家的好消
息根據各縣市的簡章,發現(至少到104年我參加考試時)除了中教大的公費碩士專班口試
是採中文團體面試外,其餘都是用全英語作答。
1. 儀態進退:從走進教室開始評審就開始替考生打分數了,注意應對進退、服裝儀態等
小細節,說話的時候要直視評審眼睛,放慢速度。
2. 自我介紹:有的縣市會請考生”Please briefly introduce yourself.”,有時評審
會直接給一分鐘,建議可準備45sec、60 sec、90sec三個版本的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要
訣在於要挖坑給評審跳,比起身為一個老師你得過那些獎,評審可能會對於你這個人的「
特別之處」更感到好奇,想想自己的經歷有那些值得被包裝,曖昧地放進自我介紹,讓評
審問你。
3. 口試題目:題目搜尋引擎上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每個縣市流行的玩意兒不同(例如聽
說桃園這兩年很流行讀者劇場,苗栗則是英語律動),搞清楚這些專有名詞的定義。臨場
反應這種事情難以強求,建議考生先將題目列印下來,做筆記寫關鍵字。碰到實務的口試
題時,因為不才我還是菜鳥,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會請教前輩,再將這些答案用自己的話語
翻成英語。平時就要練習用英文一題題回答口試題目,一題的答案最好要有45sec以上。
在確定自己進入複試以後,我把自我介紹和想練習的口試題目貼在浴室的鏡子上面,每天
刷牙或洗澡時練個幾回。
#試教篇:
請先問你自己,你在試教與口試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有人說會念英教系/外文系的人通常會比較活潑外向,我不敢斷言這句話的真實性,但如
果你想考英語老師,也自認活潑外向,能在講臺上演得像瘋子一樣,那麼我得恭喜你,你
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了,因為有七成的英語老師大概都是這個路線。
剩下三成的老師們該怎麼辦?不要擔心,我與你們站在同一陣線上。我們試想作為一名臺
下評審,整天下來已經看過了無數個被上身的瘋狂英語老師,這時來一疊清粥小菜,評審
的反應會是如何?新奇的教學活動、溫暖而適時的鼓勵與笑容,精心安排的橋段……等都
能是關鍵。除了warm up/ presentation/ wrap-up三個基本架構以外,英語試教應把握的
三個要點即:
1. 教學活動內容
2. 流暢度
3. 笑容與戲劇性
對、就這三個,沒了!大部分考生的活動內容會在greeting後以複習單字作為引起動機,
句型活動為主要課程,再輔以一個遊戲或練習,最後一分鐘再做收尾。
兼有教學活動內容與流暢度可以讓試教的分數從75開始起跳,加上笑容及戲劇性能讓分數
拉到80,剩下的20我認為在於細節。在這邊舉幾個可供思考的方向:
1. 教學不只是老師講得好講得清楚而已,加入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評審看見班級
經營與師生的正向關係。
2. 每個教學活動轉折處請務必交代得清楚,且安排得合乎於邏輯,句子越是簡單越好,
舉個例子,比起”Does anyone know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不如問”Any
volunteer?”
3. 魔鬼藏在細節裡。舉例來說,加分制度若只是把學生分為Group A、Group B有點可惜
,替加分制度多加一些故事的脈絡吧!讓評審看到具細膩度、有格調且面面俱到的試教。
此外,用正字計分絕對NG。
最後,勉勵各位老師,不要害怕去嘗試沒有把握的事物。祝福大家順利!等著大家的好消
作者: ksjksj (法輪大法好)   2017-08-03 16:53:00
謝謝老師的分享
作者: Qdream (里長)   2017-08-03 17:17:00
謝謝分享,能下簡單又易懂的英文指令真的不容易
作者: hwawn (LET GO,MOVE ON)   2017-08-03 17:27:00
非英專考上英師,強!跟你學習:)
作者: Mieke (慟...)   2017-08-03 19:04:00
感謝老師分享
作者: tiffanyuu (板丟)   2017-08-03 19:51:00
請問老師是使用哪個app 謝謝
作者: lovehot520 (Kati)   2017-08-03 20:27:00
感謝老師的鼓勵
作者: ciyast12 (追風少年)   2017-08-03 20:40:00
我是原PO,APP是iOS手滑背單字,另外也很推薦托福單詞
作者: ynopynop (泡泡糖)   2017-08-03 22:42:00
老師可照幾張你做的筆記嗎?謝謝
作者: ciyast12 (追風少年)   2017-08-04 10:24:00
y大是想看教綜筆記嗎?麻煩您私訊給我
作者: shannn999 (三迪)   2017-08-04 20:52:00
用心分享 推
作者: sinrena (鬼咩咩)   2017-08-06 19:48:00
謝謝老師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