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5高中數學教甄準備心得分享

作者: leo790124 (4浩)   2016-07-20 12:39:49
圖文版下載:https://goo.gl/V4g9DJ
105年高中數學教甄準備心得分享
一、 前言
當老師是我從小時候的志願,又或許說那是一個夢想,相信版上很多老師也都跟我一樣,
從小嚮往著能站在台前,滔滔不絕的講課,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少子化的趨勢,讓往夢
想的這條路上更加的艱辛,同時必須付出許多別人看不到的代價。過去的這幾年,看著版
上的強手一一的上岸,PO出了許多令人嘖嘖稱奇的戰略手冊與心得,如今,因為有這些養
分,才讓我能比別人更幸運一點點,故想回饋給有需要的人,希望同在同一條船上的你我
,都能堅持下去。
二、 背景
102年國立大學應數系畢業,畢業後回到高中母校實習
103年實習結束後服役,
104年在高中代理一年
三、 筆試
第一關的專業筆試相較於國中而言真的是難很多很多,而且高中大多獨招,每間學校的出
題方向都不一致,不過考了很多很多間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大多學校仍採中規中矩的方式
,就是填充題再搭配兩三題計算證明題,在教甄的筆試裡,考試時間短則90分鐘,長則
120分鐘,我的作法是:拿到題目後我會先簡單瀏覽一下題目,看看哪些是不需要想就可
以算的題目先做記號,然後看一下配分,舉個例子,如果計算證明有3題各10分,那填充
有14題各5分,當然是先把握住計算題,當增加了基本分數之後,自己的心裡也會比較踏
實一點,就可以比較從容的往下做題目,衝高分數。
前輩們所提供的書目大致其實差不多,高中數學101,寸絲筆記,mathpro論壇等等,但我
大多都是先寫考古題,然後如果有碰到不會的就去mathpro查,然後就相關的主題和題型
在整理,因為其實準備的範圍很廣,有的是基本的課內題,模擬考題,競賽題,所以一定
要就相關的主題自己整理題型;舉個例子:遞迴數列就有一階、二階、分式型、什麼都不
是等等,那每一種都會有特定的作法,有的要找規律,有的要用算的,同時搭配一下數學
傳播或是其他的期刊文章,就可以加深很多的知識,可以把一些特殊的結果記下來,考試
的時候就會比別人快很多。
論壇上面很多題目都有很多強手會PO出他們的做法,在整理的時候其實可以把自己可以理
解的做法都記下來,如果太技巧的做法就要適時評估自己的能力,有些做法很漂亮,可是
考試當下壓根不可能想的到,那你硬要用也是白搭,所以一題多解在教學現場或是思考時
固然重要,可是在教甄的考試現場時,最重要的是一看到題目你就要果斷知道用哪個方法
可以算出來,或許不是最快的,但是拿到分數才是第一要務,這樣的經驗並非能一蹴可幾
,都是要多看多整理,才能消化成自己的東西。
市面上有一些比較有名的競賽,例如TRML,AMC,ARML、學科能力競賽等等,其實在考完
的不久網路上幾乎都會有人會分享題目,如果行有餘力,其實可以做做看,將自己的知識
再加廣一些,如果碰到還不錯或是類似的題型,也可以加以整理,永遠不知道你會不會在
下一份考卷裡遇到它,當你準備累積了一百題如果有考出一題就值得了,如果整張考卷都
沒看過會做的,一、那就代表自己努力還不夠;二、那就代表那考卷太難啦!無論如何,
當你距離最低錄取分數愈來愈接近時,離第二階段就不遠了。
四、複試
備審資料
無論是哪一年應考,都應該要在考季之前就將備審資料準備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哪一
天會擠進複試的關卡,如果當確定自己進複試時才準備,一定會手忙腳亂,所以在考季前
一定要將資料建好檔,如果有新的東西就隨時修改,複試前只剩下印出且裝訂的工作而已
大方向有:個人簡介、教學歷程、班級經營與輔導、行政經歷、專業成長。
小部分可以在自己視情況再細分,當然隨著經歷的不同可以增減的幅度也有所差異,如果
是應屆時就只有實習的資料,這時候就可以將實習檔案直接拿來考試,就不需要再重做一
本了,當開始有教學經歷之後,可以放一些自己特別的教案和上課照片,或是有特殊的教
具教學活動時,也可以特別註明。教學檔案隨著經歷的增加當然會愈來愈厚,但是最重要
的是要記得標明特別的地方,也方便評審在參閱時引導他問妳問題的部分,增加記憶點。
另外我還有做一張雙面六格的三折頁,網路上其實有很多的範例,三折頁的重點不用太華
麗,但是要清楚明瞭,用照片搭配簡潔的文字,讓評審能快速認識你。
試教
盡量蒐集各家版本的課本和教師手冊,每一家的版本編排順序大同小異,但是內容的方式
就有很大的不同,同時也是給我們這樣的新手一個很好的參考價值。當我都不知道如何下
手時,我在教每個單元之前,我都會將4,5個版本的課本看過,然後選一個我覺得我最能
理解,且學生也最明瞭的方式講授,所以課本很重要,因為它是所有基本觀念的呈現,同
時搭配教師手冊,試教完後很多會進行專業問答,這時候就是評斷你對教材的熟悉程度與
否,所以在準備每一個單元時,都要儘可能的多看,或許你認為你對這個簡單的單元已經
很上手了,但背後仍有千千萬萬個奇怪的問題可以問,就如同教學現場的學生們。
試教時間大多都為15分鐘,我的習慣是會先用生活的例子引起動機(如果有的話啦),或
者溫故知新,先講一些之前學過的,例如廣義角三角函數就先複習銳角,空間向量就先複
習平面向量等等,然後提及一些主題會用到的預備知識,例如旋轉矩陣會利用到和角公式
,然後才進入正題,最後收尾時可以講一個延伸題讓學生想想看,如果時間來的及就可以
公布答案,如果時間已經快到了就可以說我們當作業。試教的另一大重點在於時間,在準
備室的時間除了選擇教材之外,還要妥善分配前中後段的時間,千萬不要講到一半時間到
了,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收尾,這樣才有完整的架構,在試教時緊張難免,但準備時將架構
放在腦海裡,接下來就是臨場發揮了,因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遇到什麼事情,因為我就
在試教現場遇過很有感地震。
會教的人大有人在,論教學經驗我也比不上許多已在教學現場努力了十幾年的老師,不過
,只要站上講台了,就要相信自己,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你,所以完整的表達自己的15分鐘
,若教完了覺得不OK,回去再詢問別的老師,調整自己就好了。
五、結語
每個人的人生規劃都不一樣,有人選擇先當兵,有人選擇先念研究所,有人選擇先實習,
有人選擇先工作,有人選擇先結婚,其實只要心裡決定好了,都好。只是在每一個選擇裡
都會遇到不同的習題,同時能準備考試的時間也會有所壓縮,該怎麼做時間的調配那就是
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不過記得我們是老師,所以在精疲力盡的時候問問自己,「如果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
會是什麼?」繼續的往下走,相信你所謂的目標就不遠了。
作者: tommy10127 (薄荷綠茶)   2016-07-20 12:57:00
推推
作者: sttp (sttp)   2016-07-20 13:00:00
感謝分享!
作者: mjnt   2016-07-20 13:19:00
謝謝分享!!
作者: silence2000 (最思念的季節)   2016-07-20 14:15:00
感謝分享
作者: aqkk (aqkkk)   2016-07-20 14:24:00
感謝^^
作者: ciouafu   2016-07-20 14:47:00
我把第一次推文獻給你了,推學弟好文
作者: yen32022 (Abby兒)   2016-07-20 15:36:00
謝謝分享!
作者: weiye (喵喵喵)   2016-07-20 16:16:00
推推! 感謝分享心得! ^^
作者: thepiano (thepiano)   2016-07-20 21:07:00
恭喜啊
作者: jefffong5464 (傑夫)   2016-07-20 23:27:00
恭喜!與有榮焉!
作者: shingai (shingai)   2016-07-20 23:38:00
有看有推!恭喜上岸!(我前兩樓是Mathpro名師...
作者: xxxcba (小插)   2016-07-20 23:46:00
淚推!
作者: YuYu1217 (YuYu)   2016-07-20 23:55:00
推推
作者: srewq (南瓜)   2016-07-20 23:59:00
推推
作者: piscesanitas ( 我,就是今天早上一個女)   2016-07-21 00:04:00
恭喜~
作者: srewq (南瓜)   2016-07-21 00:09:00
原來是學校的老師!! 再推一次
作者: bluechess (好啦)   2016-07-21 21:42:00
推恭喜XDD
作者: ejn3 (要好好愛自己哦^^)   2016-07-23 13:43:00
感謝分享~ 恭喜上岸~
作者: jimmy621 (jimmy)   2016-07-23 19:38:00
推優秀畢業生學長!恭喜上岸
作者: gw606 (gw606)   2016-07-28 12:05:00
老師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