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3桃園國中翻盤心得-教檢篇

作者: marmot5410 (綠豆沙)   2014-07-21 00:05:29
很榮幸能第一年考試就順利上榜,雖然名次不是頂尖的,但能夠從吊車尾的筆試成績,翻
盤進榜,名次還在中間,我想我的經驗也許可以提供給一些版友做參考。
廢話不多說,先來個背景介紹:
師範大學國文系畢,畢業後並未去實習,而是先出社會去打工,時間大約一年半,工作內
容與教育完全無關。
一年半後回學校實習,時間是下學期,也就是二月到七月的這段期間,
當時全校只有我一個實習老師;所以在後來的教檢教甄路上,
其實我都是單打獨鬥的狀態(因為同屆的同學早已考上,實習又沒有人可以組讀書會)。
實習期間,我幾乎都在做行政,因為我的導師和教學實習都是九年級,
是的,你沒看錯,九年級!九年級的課程在四月底就必須全部結束,
加上指導老師人很好,都叫我不要去班上,在辦公室休息就好,
所以我那半年就在各個處室度過,去班上的機會少之又少……T^T
誠摯建議正準備去實習的人,還是要多去班上晃晃啦,不然就會像我現在一樣,
對當導師有莫名的恐懼……
實習結束後,距離教檢還有半年的時間,於是我去兼了兩間學校共三個班的代課,
是的,你還是沒看錯,兩間學校共三個班的代課!
一周21節課的份量幾乎等同於一位專任老師,但我卻要跑兩間學校,加上國文是主科,
每天都有課,所以我每天都要飛車兩校跑,而且重點是薪水只有人家的一半。
那為什麼不乾脆考代理呢?說來也是個美麗的誤會,因為我實習的學校會讓代理兼行政,
我誤以為這是常態,為了不要影響我唸書的時間,我就去考了代課;不過這也有好處,
真的多了很多可以自己運用的時間。
教檢的部分,因為平常備課占掉太多時間,所以我真正開始準備教檢已經是過完年,二月
中的事了,距離考試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因此我的讀書方式會比較適合沒有時間仔細
閱讀的人參考。我的書單及讀書順序如下:
1.張春興《教育心理學》
這本超級超級超級重要,我雖然說沒時間念書,但這本書我還是讀了兩遍。我把這本專書
放在其他考用書前最先讀,第一遍讀的時候先概覽,一定會有很多名詞、理論看不懂,沒
關係,就把它當故事書看過去。第二遍是等其它書都看完,考古題也做了好幾回後,再回
頭看一次,這時候你會發現這本書簡直是聖經,因為你要的答案很多裡面都有,而且都解
釋的很詳細。
2.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由於教檢會考青發,所以這本書也是必讀,書的內容很像在上健康教育,也是把它當故事
書讀過去。讀完之後去做青發的考古就差不多基本分都有了,不確定的地方再回來翻翻那
幾個章節就足夠了。
3.戴帥《教育專業科目》
考用書的順序一定放在專書後面,不然一開始會讀的很辛苦,而且會讀的很挫敗,覺得自
己怎麼那麼笨,什麼都不會,尤其是我離開教育圈也將近兩年,很多大學學過的東西早已
忘了,幾乎是要從零開始,所以讀書的順序真的很重要。
戴帥有兩本,一本是有重點整理,一本是全考古題,考古題的那本我完全沒動,因為沒時
間;重點整理的那本,我就只看「重點整理」,章節後面所附的例題我也完全沒寫,為什
麼不寫呢?原因也很簡單,戴帥是將考同一概念的題目聚集在一起,原意是要讓考生做比
較或加強練習,但也因為那些題目的答案都太明顯,根本是用猜的不是用思考的。
舉例來說,蘇格拉底的那個章節,後面的例題就一定是和蘇格拉底有關,所以你也不用看
題目,只要一直選蘇格拉底就全對,這也算是這本書的bug吧= =
4.艾育《中學類教師檢定通關寶典》
有人說理組的人喜歡看戴帥,文組的人喜歡讀艾育,我是不知道有沒有根據啦,但我也真
的比較喜歡艾育的整理方式,將每個理論表格化,可以直接比較,一目瞭然。看完之後我
就直接做後面的考古,我的版本是舊版的,考古年分是96~98,結果寫完後我根本來不及
寫近幾年的考古就直接上戰場了,所以可能有些新的資訊我就來不及跟上。因此建議要寫
考古題的話,從年份最近的往回寫。
除了上述四本書之外,還有一件最最重要的就是──阿摩。
一‧定‧要‧做‧阿‧摩!
我這次教檢教甄能順利通過,真的要非常感謝阿摩,上面的詳解和口訣救了我超多次。準
備教檢的時候,我只做百人賽和循序漸進,剛開始做百人賽的時候,簡直是把自己的信心
殺到谷底,明明題目難度寫著「適中」,可是做出來的成績都是不及格,而且是三四十分
的那種不及格,可偏偏在你前面還真的有一堆九十一百的。
眼看考試時間一天天逼近,我發現自己不能再這樣,於是我換個方式,寫循序漸進,而且
為了挽救我低到谷底的信心,我真的從零開始,一回一回完全無跳號,才終於覺得自己看
到一線曙光。
循序漸進就是它從「非常簡單」的題目開始,都是那種瞥一眼題目就能馬上選出答案的等級,而且會有很
多類似的題目重複出現,練等超級快的啊!!!(誤)
雖然有時候會覺得題目很白癡,答案明顯的要命,但好處是它幫你打好基礎,例如你第一
次看到「基模」這個名詞你不知道是皮亞傑的,我就不信你寫了二十題一樣的題目你還會
忘=口=
所以循序漸進是很好的打底工具,我大概做到25回就去考試了。
當然除了念書和做考古題之外,錯題的整理也很重要,我會準備一本活頁紙,將錯的題目
及詳解寫在上面;或者遇到有些摩友整理好的表格資料,我就將它抄下來,記得,一定要
「手寫」記憶才會深刻。考前就將這本錯題詳解再看一次就夠了。
我最後考出來的成績:
國文:54+25=79(選擇+手寫)
教原:51+21=72
青發:52+31=83
課程:58+31=89
平均:80.75
以一個只讀了一個月書的人來說,這樣的成績我很滿意了。
結論:書不在多,讀對就好。
對了,國文的部分我完全沒念,因為是本科專業,但是我一樣有做阿摩,還是從零開始做
到25回就去考試,所以其他考生如果覺得不知道國文科的準備方向,就去做阿摩,真的有
差。
教檢的部分我先寫到這裡,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問我,下面會再繼續分享我教甄的
上榜心得。
作者: truffaut (Bon Vivant)   2014-07-21 00:09:00
桃園初試要89分,佔60%
作者: jason60314 (傑森陸零參壹肆)   2014-07-21 00:57: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