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紐約州律師考試的經驗分享】
回想起整個備考2025年7月紐約州律師考試(New York Bar Exam)的過程,至今仍覺得那
是一段漫長但極具意義的旅程。身為一名在國內已執業三年的律師,我在完成 Top 14 法
學院的 LL.M. 學位後,決定挑戰 NY Bar,這既是職涯規劃上的一環,也是我想再一次「
自我淬鍊」的契機。雖然過去有訴訟實務的經驗,但面對美國法體系與考試方式的差異,
一切幾乎得從零開始。
我大約在考前兩個半個月逐步進入備考階段,平均每天至少念八小時。整體時間分配上,
我將大約八成時間放在 MBE上,因為它的題量龐大且涵蓋面廣,是整個考試的核心部分。
剩下兩成則留給 MEE,而在最後一個月,我開始固定每週練習至少一篇 MPT,讓自己熟悉
限時實作與寫作節奏。
剛開始的前一個月可以說是最艱難的階段。雖然有完整的課程與教材,但實際操作題目時
卻頻頻挫敗。許多概念在國內法律教育中並未出現,像是美國契約法中 consideration
的細節、evidence rule 的適用條件、以及 UCC 與 common law 的界線,常常讓我答題
時一頭霧水。那時我幾乎每天都會懷疑自己的進度是否落後,也擔心自己的理解是否足夠
應付實戰。
在這個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 Point Bar Review 的課程與專人問答服務。我最
初之所以選擇 Point Bar Review,是因為它在國內考生社群中有很好的口碑,而事實證
明,這個選擇確實是我通過考試的重要關鍵之一。
首先,Point Bar Review 的專人問答服務讓我在複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即時求助。
例如,我在學習 Evidence 時對於「hearsay exception」的各種細節常常分不清楚,透
過發信詢問後,Point Bar Review的專人助教會以扼要並有搭配舉例的方式進行回答,讓
我能儘快在短時間內釐清相關所涉及之概念。
其次,現在回想起來,Point Bar Review那時的專人助教回覆速度其實算是挺即時的。要
知道,在考前一兩個月,想必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考生寄信詢問問題,能維持這樣的效率
實屬不易。
另外,Point Bar Review的考前總複習課程也帶給我不少的助益。那是我在考前最後兩週
反覆觀看的內容。講師會針對過去常見的高頻考點與關鍵爭點做整理與歸納,讓我在腦海
中再次溫習起完整的考點結構。很多時候,甚至能在做題時直接聯想到老師曾強調過的那
句話。
可以說,Point Bar Review的整體課程設計是以貼近考試實務為導向,尤其對於非美國 J
D 出身的國際學生來說,這樣的方向與目標尤其的關鍵。
進入考前一個月後,我決定進入「閉關模式」。每天的作息相當固定:早上八點開始練習
MBE 題目,下午複習筆記與錯題,晚上則做 MEE練習。隨著題目練得越多,我開始發現
某些爭點會反覆出現,例如 negligence 中的 duty of care、合同法中的 offer 與 acc
eptance 細節、甚至 property law 的mortgage法理。這讓我對考試題感有了更強的敏銳
度,也逐漸從「死背」轉為「理解性記憶」。
我還記得在考前三週,我開始與幾位一起備考的戰友進行討論。老實說,這是我當時才意
識到的「相見恨晚」的準備方式。透過互相整理自己最近發現的高頻考點、容易混淆的法
理,甚至分享各自錯題的分析,我的理解力與記憶力都明顯提升。這種互助不只是學習上
的加成,更是一種心理上的支持。當大家都在焦慮、疲憊時,有人能一起分擔與鼓勵,真
的能讓心境穩定許多。
到了正式考試當天,我是在 Bronx 考場應試。非常感謝 Point Bar Review 平台上有許
多考場心得與注意事項的文章,讓我事先知道該如何準備。尤其是有人提到「現場領取便
當的排隊人潮非常多」,因此我選擇自己攜帶午餐,果然省下了不少時間與壓力。整體考
場氣氛雖緊張,但因為模擬與複習充足,我能相對穩定地完成所有題目。
若要回顧整個備考歷程,我認為「持續」、「理解」與「調整心態」是三個關鍵字。持續
的學習讓我從不確定變成自信;理解性的吸收讓我真正掌握法律邏輯;而穩定的心態則讓
我在考場上能夠冷靜應對。
最後,感謝Point Bar Review的課程設計、專人協助,還有一路陪我奮戰的戰友們。若你
也正準備挑戰 NY Bar,只要方向正確並好好運用Point Bar Review的資源,相信你也一
定有很高的機會能順利通過考試、迎接那勝利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