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Edinburgh PhD in Law (公費)

作者: bloremy (ponyo)   2024-05-13 23:47:54
Research Interest
Data policy
Admission (all PhD in law)
— 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
2023/12/11 submitted
2024/01/12 admitted (without interview)
— Edinburgh
2023/12/11 submitted
2024/02/14 interviewed
2024/04/04 oral admitted
Rejection (all PhD in law)
— LSE
2023/11/21 submitted
2024/01/26 rejected
— Oxford
2023/12/11 submitted
2024/03/15 rejected
Decision
Edinburgh
Funding
教育部公費留學(科技管理與政策,公共行政)
Education
— NTU, Taiwan
Bachelor of Laws and Bachelor of Arts in History (dual degree)
Minor: Political Science
GPA: 3.68/4.3
— Tilburg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Master of Laws
Grades: 7.2/10
Publications
一本國內專書共同作者
Honours
書卷獎*1
台大學士論文獎
科技部大專生研究創作獎
Work Experience
中研院研究助理
立法院助理
Language Test Scores
全英文碩士學位抵免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中研院supervisor
碩論supervisor(荷蘭)
英國的PhD申請是一個高度個人化的過程,這篇文章可能不完全適用於全部的人,當然也不能
夠代表其他國家、其他領域的經驗,因此,本來對於發這一篇文有所遲疑。不過,想到板上
的英國一類組PhD資料庫實在難謂充實,在申請的過程中,每看到一篇有點點點相關的心得文
就如獲至寶,還是覺得應該分享自己的經驗。在過去的一兩年中,不斷的叨擾許多人,一則
簡單的訊息就獲得ptt上素昧平生的前輩或者完全不熟悉的老師協助,希望能以這種方式回饋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我最後正式投出申請的programmes都是PhD in Law,但因為本來預計混
合申請政治所和法學院,所以兩邊的申請流程都有稍微接觸,他們之間的差異也不太多。以
下經驗是綜合兩者而來,為了行文方便,不會特別標明當下撰寫的文件或聯繫的老師是何種
領域。
首先推薦兩篇板上我個人非常有收穫的文章。以申請英國一類組PhD來說,這兩篇文章針對申
請制度與文化兩個面向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基礎認識,真的很感謝兩位的分享!
[心得]錄取MPhil/PhD Gender, LSE (annie91247)
[錄取] Oxford/Cambridge PhD history (Parrhesia)
我的申請過程大概始於教育部公布當年度公費留學預定錄取學門。我一直對於自己想要探究
的問題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也知道自己不想做什麼。不過,我是在盯著那張單子的時候才開
始試圖把那個問題具象化。由於最後想出來的問題可以同時被法律與政治學涵蓋,在中研院
老師的建議下報名了自己對於考試科目比較有把握的公共行政。至於留學國則基於題目本身
的地域性鎖定為英國或荷蘭,並因為荷蘭多數學校將PhD視為員工而有薪水,不需公費挹注,
在申請公費時填報英國。由於看過歷屆考古題後發現除了題型以外,題目內容其實沒有什麼
固定方向可言,我準備筆試的方式是針對每一個專業考科各選擇一本補習班用書,確認自己
對每一個名詞都多少有概念以後,直接開始讀領域內的國內文章。文章篩選標準就是越新越
好,其他都是次要。面試官以中文或英文詢問,考生可以選擇以中文或英文回應,我自己是
保險起見全部中文回應。雖然前面其他經驗文提到面試會花大量時間討論研究計畫,但我所
面對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碩論和「為什麼要唸歷史系?」。
確定公費錄取後,我開始撰寫正式研究計畫,並有請編修調整。我知道版上有討論過編修的
必要性,以我自己來說,我覺得好的編修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好的編修可以抓出研究計畫
表達上的盲點,而不僅止於修改文法。我在請編修之前,已經請幾位比較親近的老師、同儕
看過我的研究計畫,也獲得很多寶貴建議,但可能是因為彼此太熟悉了,很多東西不需要解
釋,但你無法保證審查文件的人也是如此。因此,編修每次回覆中的「你說…是…意思嗎?
」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問題。(關於編修的詳細心得,之後會貼在translator版)
八月確定CV和第一個正式版本的研究計畫以後則進入聯繫potential supervisors階段。在英
國PhD申請中,這是一個重要的步驟。有些學校規定申請者先取得potential supervisor同意
,才能送出正式申請,例如Birkbeck、KCL和UCL。在這種情況下,Potential supervisor同
意不表示正式申請會被接受,這只是為了讓系上知道錄取這個申請者後他不會無處可去。不
過,有的時候,如果與potential supervisor相談甚歡,他可能會讓你得以跳過英國嚴格的
GPA篩選程序,以低於硬標準的成績入學。當然,也有些學校不要求甚至不建議申請者提前聯
繫potential supervisor,例如LSE和Oxford(有人會說不管申請網頁怎麼說都可以聯繫看看
,對於這個說法的真實性,我無從確認,因為我兩間都被拒絕XD)
基於研究題目、研究社群以及對於GPA的自知之明(大一大二的時候真的太沒經驗太不懂事)
,我的申請主要目標是UCL、Edinburgh和LSE,也從這三個學校的老師開始。我的具體作法是
由學校網頁挑選可能感興趣的老師,觀察這些老師的發表狀況以及twitter與LinkedIn貼文。
觀察社群貼文的用意在於確定老師當下感興趣的主題、藉由那位老師與他人的互動連結到其
他可能的potential supervisors,以及創造更多聯繫時的切入點。聯繫potential supervi
sors是除了等最終結果以外最焦慮的過程,擔心說錯、擔心不禮貌、擔心太叨擾、擔心講出
不夠聰明的話,尤其如果對方沒有回信,還要猶豫什麼時候應該要再寄一次,比曖昧還要焦
慮百倍。
UCL的老師看過我的研究計畫以後非常快速的告訴我雖然他今年沒有空間收學生,但他認為C
ambridge、Birkbeck (UoL)、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 (UoL)的幾位老師會對
這個計畫非常有興趣,因此建議我先聯繫他們看看,同時給我他們的聯繫方式。信件往返後
,我決定申請Birkbeck,老師也針對研究計畫提出幾個修改建議。LSE的老師則表示因為他個
人時間規劃,他暫時無法跟我詳細討論研究計畫,但請我十月左右再提醒他這件事。十月初
我寄了一封信,他並未回覆,大約兩週後我又寄了一封,馬上收到系統信說他正在休假,這
兩學期不會回覆訊息,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Edinburgh的老師自始至終沒有回覆。
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猶豫過的問題是,應該要寄出什麼程度、何種規格的研究計畫?另外
,如果老師沒有回,什麼時候應該要再提醒他一次?關於前者,我一開始的想法是寄出「與
學校正式要求相符」的研究計畫,比如,假設我的底稿是2000字篇幅,而該校的正式申請要
求是1000,那我就會刪減底稿後附上1000字的版本給老師。不過我後來發現老師們想看的是
你做到什麼程度,所以在來回的過程中,他會要求2000字原版,因此我後來的做法是一開始
就寄300字摘要、2000字原版再加CV。至於第二個問題,根據我詢問老師的結果,他們建議是
兩週後,低於一週半都太壓迫。另外,如果提醒兩次都沒有回應,就要考慮放棄。從我前段
的經驗可以發現,正面的回覆不表示正面的結果,但相對的,沒有回覆也不代表沒希望。老
師的回覆方式與間隔真的完全取決於自身習慣,儘管真的會很焦慮,但就焦慮吧(攤手)其
他關於寄信的技術細節可參考以下文章(真的很感謝Mirranda大,以及指引我這篇文章並提
供經驗的Parrhesia大)
[分享] 聯絡教授信件例子 (Mirranda)
經過兩個月的聯繫,我確認了最終申請學校清單,並按照各學校要求最後修改文件後送出。
雖然原先打算同時申請法學院與政治所,但在考量所剩不多的時間以及聯繫狀況後,最後申
請的範圍侷限於法學院。Birkbeck老師在新年假期後就主動來信問我的申請狀況,並討論fu
nding,很快的收到了正式錄取信。接下來,因為大學GPA而被我歸類為樂透的Oxford沒有意
外的拒絕我。相較於Oxford,被LSE拒絕的時候是真的蠻晴天霹靂的,畢竟整份研究計畫是以
LSE為預設目標撰寫、請了LSE畢業的老師朋友看過(以實際經驗證明,對流星許願真的一點
用也沒有,無論是動物森友會流星或是實體雙子座流星雨)。收信後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的情
緒中,直到被Edinburgh的面試通知轉移注意力。
Edinburgh表示我在申請文件中指定的potential supervisors沒有空間收新學生,但是他們
推薦將我的申請轉給另外幾位老師,其中一位要求面試我,所以若我也對那一位老師感興趣
,可逕行聯繫他安排面試。(關於Edinburgh面試,非常感謝公費留學臉書社團中一位Edinb
urgh學姊的幫忙!)我的準備方式基本上就是盡可能設想會被問到的問題,完整寫出逐字稿
,畢竟當下雖然不至於答不出來,但緊張時難免掛一漏萬。寫過一遍逐字稿後,就算面試當
下不看稿也會有一個大概印象。
一開頭,老師表示,他認為足以支撐三年以上的研究動機是最重要的事情,面試內容大半也
就聚焦於我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關於研究計畫的部分則是大方向與基礎假設上的確認,而
不涉及細節,同時也討論了我對second supervisor的期待以及預期所需學術資源。面試尾聲
,老師表示雖然制度上Edinburgh採rolling制,但他個人認為全部看過後決定人選比較公平
,因此他自己的ddl訂三月底,預計面試三人取一人,四月初告知結果。關於這場面試,最驚
訝的事情是,老師在面試結束後一週,寄給我一份長達五頁而且提出很多有趣觀點的研究計
畫和面試feedback,這件事在我做最後選校決定的時候佔了很高的權重。
很多人說PhD的申請是玄學,因為在能力基礎以外,高度取決於運氣與跟potential supervi
sors的互動,比如老師當下有沒有空間或他此刻的興趣是什麼(就說是曖昧啊)。在這個充
滿不確定性與壓力的過程中,請務必保持自己的生理心理健康。繞了一整圈,最後錄取的學
校和著手準備時的預想有差異,不過,翻找文件時想起愛丁堡其實是小時候的夢想,突然覺
得這也許是一個比較適合的結果吧。
最後,很謝謝一路上提供支持的家人、老師與朋友,以及經常給予我心靈平靜與庇佑的神明
們。祝大家在面對這些慌張與不確定時都能被接住。(如果有其他問題也歡迎私訊)
(補充)公費有用嗎?
以是否有利於申請來說,我推測應該是沒用。原因很簡單,沒有任何一個老師在申請階段問
過我任何關於錢的事情,Birkbeck是直到錄取我後才跟我討論需不需要申請funding,我回覆
我有公費後,他們才注意到我在CV中有提到資金來源。所以,我認為不需糾結於要先拿到公
費證明才申請學校,以英國社科法律領域來說,有沒有公費對申請這件事情本身的加分效果
應該不大。
至於對於留學生活來說是否有幫助呢?絕對有,但這不表示可以完全依靠公費,因為公費撥
款時間晚,而且金額其實不太足夠。公費分為兩筆,學費和生活費。學費的總額是固定的,
平均下來一年是三萬美元,不過,以愛丁堡大學來說,一年的學費是26300鎊,差額約10萬台
幣。這表示,如果四年畢業,將會有40萬台幣左右的資金缺口需要自己補上。生活費數額則
有些緊繃,各城市金額的劃分也有一些微妙之處。最後,公費的撥款時間是在抵達留學國以
後,因此,宿舍訂金、簽證費、健康保險、機票等等費用也可能需要自己墊付,這些金額可
大可小,但總是一筆六位數支出。
(補充)可尋求資源:
Project Tyra 海外研究所申請指導計畫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ojecttyra
(補充)時間軸:
2022/03
開始準備公費考試 (因為同時寫碩論、兼任研究助理與旅遊的關係,還沒有很積極唸書)
2022/07-2022/09
真正投入公費考試準備 (開始全職研究助理,持續至今)
2022/10
公費筆試
準備面試研究計畫初稿
2023/11
完成面試研究計畫
2023/01
公費錄取
開始正式研究計畫撰寫
2023/04
研究計畫初稿完成
personal statements完成
2023/04-2023/08
文件編修
2023/08
開始聯繫potential supervisors
請碩論supervisor寫推薦信
2023/10
大致確定申請名單
開始針對學校修改申請文件
2023/11
送出LSE (ddl:11/30左右,LSE的ddl似乎有比往年提早一些些,我發現的時候有點措手不及
,建議所有申請細節在九月底、十月初的時候要再全部確認一次,九月初的版本都不一定準

2023/12
送出Birkbeck(ddl: 2024年中), Edinburgh(ddl: 2024年中), Oxford(ddl: 2024/01)
2024/01 (以下按時序排列)
Birkbeck potential supervisor 來信詢問是否已送件,同時討論是否需要額外funding
Birkbeck 正式Admission
LSE 拒絕
Edinburgh 面試通知
2024/02
Edinburgh 面試
2024/03
Oxford 拒絕
2024/04
Edinburgh potential supervisor來信告知已建議系上錄取
作者: unmolk (UJ)   2024-05-14 04:16:00
恭喜!!很厲害
作者: pigletchu (朱叉布)   2024-05-16 18:53:00
恭喜!推詳細實用的心得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