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IMD MBA R3 (2019 intake) - Part1

作者: grayfox0118 (權力意志.)   2018-07-13 18:07:49
希望我的例子可以鼓勵一些還有夢的大齡考生(with low GPA and GMAT)
Application:
IMD only (Admitted)
Background:
34y, male
TMU –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GPA: 2.5 (超級混的大學生活還延畢...)
(+2yr in TAITRA ITI English Major)
Professional career:
7+ yrs of experience in a public listed company in Taiwan
(plastic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sales and general management functions
in Thailand(1.5y), Vietnam(1y), and Myanmar(4y). (現在在緬甸工作)
GMAT:
600 (2018/4一戰); 640 (2018/5二戰)
從今年一月開始準備,因考量到已經接近大齡考生,今年的Round如果不趕上,
未來留學MBA的機會會小很多(以後去申請都可能會被建議讀EMBA了),
所以趕著在自修(線上購買Manhatten課程)的情況下四月去首戰,
結果拿了600分,跟學校溝通我五月再retake一次趕五月底的R3 Deadline,
同時也跟學校表示不論如何都會送件
(雖然學校recruitment officer回覆說這分數雖然達到送件門檻,但是情況很不樂觀)。
在職準備又有時間壓力下,再加上有兩個小孩(分別是2歲多及1個月多),
尤其是老二在一二戰之間出生,每天上班到晚上才回家,
回家又要面對老大的調皮,又要抱著老二。(只能跟老婆輪流戰兩個小孩),
邊抱小孩邊準備GMAT的辛酸真的無以言喻。
但在準備的當下,也只能說服自己撐過了就是你的,沒撐過這輩子就沒機會了。
在這樣的壓力下,我購買了台灣的線上GMAT濃縮課程,以期在短期能盡量拉分數,
最後在Deadline前拿了個640分去覆蓋之前的成績,在IMD的range裡是偏最下限的,
至此也相信只能靠加強自己其他的賣點才有機會。
PS.: 目前我在緬甸工作,緬甸沒有GMAT市場,雖然有GMAT試場但是考生近乎0,
我去緬甸唯一的GMAT考場,40幾台電腦當天只有我一人上機
(預約基本上是一直以來所有時段都空的,我一二戰皆同),
櫃台小姐還說他上班半年多以來第一次聽到有人要考GMAT,還不斷問我GMAT在考什麼。
第一戰考到一半還電腦當機換電腦,損失幾分鐘去了。
相關的補習班及申請顧問基本上是0,
最新消息,Kaplan GMAT課程今年要在緬甸開史上第一堂GMAT課…
Motivation:
我其實從大學渾渾噩噩的畢業之後,就有想要出國讀書的念頭,
但是考量到要出國讀書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無法上好一點的學校就是浪費錢。
考量到GPA 2.5及破英文,基本上自己秤秤斤兩就把這念頭暫時擱著,
但是也開始人生規劃。
首先我參加了外貿協會的培訓中心,至少把英文跟商業應對的相關能力補起來,
在這兩年的時光中除了相關商業知識外,把英文從多益760拉到975。
(把英文的洞補起來,同時建立能用英文跟外國人溝通的基本自信)
結業之後就面試上一家傳統產業上市公司正在東南亞拓點中,
藉由公司在拓展國外業務的時候磨練自己,一練就練7年。
(建立專業背景,並增加國際曝光度,維持穩定的升遷軌跡)
雖然我無法像大多數MBA學生可以在2x歲的時候就出國讀書,
但是我選擇再晚一點,把我永遠無法彌補的部分(大學延畢及GPA),
用時間跟努力建立起來的專業經驗及能力來彌補。
School Selection:
選IMD跟決定開始準備MBA是在同一時間發生的,
當去年年底時回想起自己的職涯及初衷時,基於以下原因,就只選擇了IMD
(以2018 class profile為例):
1.學生平均年齡31歲 -
跟自己的年齡比較接近,未來的同學是要朝夕相處的,年齡接近的會比較有共鳴。
2.高度國際化 –
90名學生中來自43個國籍,83%以上的人在國外生活或工作半年以上過。
自己也是漂泊在外,想作為地球村的一員,這是很好的同儕環境。
3.產業導向 –
40%的學生是來自產業的,IMD最為人所知的也是他的產業背景,
而自己的職涯已經在產業打滾全部時光了,這個光譜最合。
4.一年密集學程 –
自己年紀大了也有家庭小孩了,縱使一年學程的學費普遍較高(IMD是8萬5瑞郎),
但是相較於兩年MBA所喪失的機會成本,還是比較經濟的。
(IMD有包無敵五星午餐Buffet一年份,在瑞士是有價的)
Consultant:
因為四月份一戰完決定無論二戰結果如何一定要報考,
所以在一個月內要把文件準備好只能找高效率的顧問了,
在與一些顧問對談中,我與Transcend的David合作了,我的考量如下:
1.回覆時間: 對時間所剩不多的我來說,有口碑的快是很重要的,
事後也證明David平均都在半天內就把論文改給我了。
2.尊重我的想法: 因為我一開始就認知到我該推銷自己的賣點在哪裡,
所以貫徹論文的核心從一開始到後來都沒被扭曲,
他總是會以我想呈現的方式用精準的用字及文法俐落的表現出來,
在節省字數及修正語意不清的地方幫助良多。
(反過來如果是早一點沒有核心思維的自己可能反而會嫌他都沒給方向,
害我不知如何下筆,但如果自己已有堅定方向的話,他可以幫上忙)
3.西方人的態度與思維: 他的態度跟想法就像個美國人,
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他有點無禮或冷淡,但很多西方人就是這樣,
有的時候我還會揣摩他是不是在意或不爽什麼,
後來證明人家就是直來直往的西方人思維,我們真的是想太多了,
當他給你加油的時候,你也會直辣辣的感受到真誠的。
(怕拉太長,以兩個part分享)
作者: Butts84 (北大魯)   2018-07-14 00:25:00
好奇無敵五星午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