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MIT SCM 從Online Course到麻省理工

作者: flyredsnow (飛紅雪)   2018-05-31 18:17:07
2016年的此時,小弟原本只是一個因為興趣而在網路上選修MIT供應鏈管理( MITx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修課學生而已。做夢也沒有想到,2018年的此刻,這一系列
的線上課程卻真的帶著我走進了麻省理工的大門!這種非傳統的錄取方式比較特別一點,
後文將會做比較詳細的說明。
本文內容非常長(將近7,000字),只想看申請策略的版友可以選擇看第三點即可。
相較於版上的強者來說,小弟的過往背景相對平凡。若您的背景與小弟差不多:大齡男性
、已有一個商科碩士學位、非本科系、學業成績普通(從未拿過書卷獎)、工作經驗普通(
從未在跨國大型企業服務),若以此條件想申請MBA可能會有些傷腦筋,因為傳統上來說,
上述這些條件對申請頂尖的MBA都是比較不利的因素(科系除外)。然而不用氣餒,
因為像小弟即便上述因素全部符合,最終仍是成功錄取,因此只要在申請過程中,
盡力凸顯自己的優勢,您仍有可能成功申請這個Program;若您的條件更加優秀,
那麼相信申請過程應該會更加順利。
由於在線上修課與準備申請的過程中,對於這個Program已經做了多方研究,因此總結出
了一些申請的tips可以跟大家分享。也由於版上針對這個Program的介紹比較少,我希望
我的經驗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這個Program,同時供未來有興趣的申請者參考。因此本文主
要將會以申請策略分析的角度來撰寫,同時輔以小弟自身的經驗作佐證,希望未來將能有
更多台灣人成功錄取。
以下簡單說明小弟具體背景:
一、申請者背景
申請學校:
MIT M.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錄取學校:
MIT M.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學歷:
台灣大學財金所 GPA 4.1/4.3
(2006年推甄落榜、2008年推甄落榜、2013年推甄錄取,休學2年、2018畢業)
台北大學財政系 GPA 3.6/4.0 (2007畢業)
證照:
CFA Charterholder
榮譽:
研究所期間校內外獎學金x 4
工作經歷:
中鋼公司 4.5年
台銀分行櫃員3.5年
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 半年
標準化測驗考試成績:
雅思 Overall:7分
GMAT/GRE:無 (Online Course成績取代)
推薦信:
台大財金所指導教授x1
公司直屬主管x1
二、MIT SCM Program介紹:
(1)簡介
MIT SCM 這個program本身的時間長度為10個月,屬於STEM學程,班級人數每年大約35~40
人左右,10個月學費約USD74,200,加計生活費大約USD103,000上下,非常昂貴,幾乎可
以跟頂級MBA一年相媲美了。因為這個Program獎學金很少,所以有興趣的申請者在財務方
面要提早規劃比較好。10個月的詳細課程內容可參見追夢網一位中國大陸校友寫的心得,
相當詳盡: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293930-1-1.html
(2)就業數據
2017年就業數據:97%找到全職工作,不含紅利的薪資全距為USD 85,000~USD 150,000,
中位數為USD 120,000。錄取企業包含Apple、Amazon、Google等高科技業外,另也包含3M
、General Mill、Dell、Tesla、SpaceX等製造業,甚至也有Mckinsey、BCG、Bain等顧問
業,總之就業選項相當多元,同學們都是依照自身興趣與過往背景選擇轉換的跑道。另據
半官方的消息指出,2018年目前為止,光錄取Amazon與Apple兩間公司的同學至少便有12
位,其他則分散於各大製造業與顧問業,因此推測今年的就業數據應該也會相當不錯。
三、申請策略分析與自身經驗:
以下內容是小弟經過彙整過去申請期間內觀察到的一些數據所做出的推斷,完全不代表官
方看法,酌予參考即可。
(1) Class 2019錄取背景分析
從今年已知的錄取的30位同學數據來看,70%是男性,平均年齡30歲,年齡範圍25~46歲,
平均工作經驗6.5年。國籍方面:除美國外,人數最多的依次排序是印度(7位)、中國大陸
(4位)、巴西(3位)。學歷方面:大約會有20%左右的人已經具有不同領域的碩士學位,甚
至有時還會出現已經有MBA學位的人來申請。(例如2019年便有一位已取得劍橋MBA的申請
者來就讀) 若是學士學歷,則多半還是以各國較為知名的大學為主。經歷方面:多數同學
背景以製造業為主,包含鋼鐵、能源、電子產品、汽車等,但也有顧問、FMCG,甚至軍隊
。(2018年有一位同學曾在阿富汗開黑鷹直升機,超酷XD )差異化的背景主要目的是為了
增加班級成員的多樣性。
從2018年與2019年整體數據觀察,可發現這個Program早期相對錄取較多工作資歷較淺的
申請者,近年逐漸轉向偏好收年紀較大、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申請者。這可能跟供應鏈這
個領域畢業後找工作的難易度有關,畢竟經驗較淺者在找工作方面相對來說還是會比較吃
力。學校為了就業數據好看,過往只有0~2年工作經驗便可錄取的情況在近幾年已逐漸減
少。而近兩年年紀較輕的錄取者,以國際學生來說多半是女性為主。
簡單來說,小弟認為如果男性要申請這個program,若有5~6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再申請,成
功機率較高;而若是女性,平均工作年資可能可以稍微下修一些。(但要注意的是,近年
台灣成功錄取的女性申請者,工作經驗多半也至少有6年以上。)
(2) 台灣人錄取紀錄
自1999年至今,這個program總共有14位台灣人錄取(但其中至少有一位是美國公民、一位
是雙重國籍),男女比例約略各半,近期大約是每年錄取一位台灣人。錄取者入學前工作
經驗多以製造業為主,但也有少數幾位背景是FMCG、投資業或顧問業。
綜合以上(1)、(2)兩點來看,小弟申請的時候合計約有9年左右的工作經驗,並且同時包
含金融業與製造業的經驗,較長的工作資歷與兩種以上的產業經驗可能因此有命中招生委
員會對於資歷與多樣性的偏好。
(3) 錄取管道分析
從2017年開始,這個Program除了傳統的10個月的申請管道外(簡稱SCMr),又新增了一個
Online Course與校園課程混合式的5個月Program(簡稱SCMb)。兩個Program的人數皆為40
人,等於是相較過往擴招了一倍的人數。
SCMr與SCMb兩者取得的畢業證書完全一樣,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就讀時間:
SCMb的同學已在線上完成等同一個學期的課程,因此只需要1月~5月至學校就讀5個月,完

2.學費:
SCMb的同學學費僅USD 44,520,加計生活費約是USD 60,760約是傳統學程的6成
左右。
3.OPT:
SCMb的同學由於在美修業時間太短,因此並不符合OPT的資格。因此若是考慮畢
業後想在美就業,這個選項就不太合適。
4.學術能力證明:
SCMr的同學可選擇GMAT/GRE/Online Course成績 三者擇一來提交申請
,SCMb的同學擇是純粹以Online Course成績來申請。
前面所提的Online Course,是一個脫胎自線上課程平台edX的學程,包含5門課程+一門期
末綜合考試,稱之為Micromaster。有別於傳統錄取管道,MIT在2017年首度發起所謂'逆
向錄取'的創新入學方式。也就是,所有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在edX平台登記上課,(傳統上
則是錄取的學生才有權利聽課),課程難度,作業難度,考試難度等同碩士正式課程難度,
透過一系列的考核,通過的學生可付費取得課程完成證書,亦即Micromaster
certificate。SCM課程的費用大約是USD1,300左右。取得證書的好處是,未來可以用這個
證書來申請正式的碩士學位。入學審核委員會會評估申請人線上課程成績,過去工作經驗
,語言能力等資訊後做出是否錄取的最終決定。目前已經有三個科系採用這種非傳統的方
式來錄取學生(包括供應鏈、高階製造與設計工程、資料經濟與開發政策),未來應該還會
持續增加。(目前已知6~7月份將會有一個新的Data Science學程上線,相信未來也會對應
一個資料科學的混合式碩士學位,對資料科學有興趣的申請人可以追蹤看看)。
MIT SCM Micromaster詳細網址如下:
edX課程平台
https://www.edx.org/micromasters/mitx-supply-chain-management
MIT官方平台
https://micromasters.mit.edu/scm/
(4) 標準化測驗 (GMAT/GRE) & Online Course
由於小弟採用Online Course的成績來做為申請資料,因此並未提交GMAT或GRE成績,這個
部分就沒有甚麼心得可分享。目前已知近期錄取者的GMAT總成績大約在720以上,GRE小弟
則沒有特別研究。注意:採用Online Course的成績來申請有一個重大缺點,也就是你可
能無法專心準備GMAT/GRE,導致在未來選校時可能陷入只能孤注一擲申請這個Program的
窘境。所以選擇上還是要三思!
針對Online Course這個部分,供應鍊管理的課程共有5門課,每一門課全世界平均大約會
有30,000人左右選修,但最終會完成一門課程的人數大約只有2,000~3,000人。一門課的
時間長度大約12~13週,中間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停止(包含長假、個人有要事無法使用電腦
等),只要當週作業死線時間一到,沒交就是0分。而每門課程都會有期中考與期末考,期
中考與期末考必須要安裝特殊軟體監控,確保沒有作弊情況發生。五門課全部通過後,迎
來最終的綜合大考,考過的人便可取得Micriomaster Certificate。實際上,成功取得證
書的人,在精神上都具備非凡的意志力,想盡辦法克服一切困難,在將近一年半的時間中
,無論碰到任何事情(包含工作出差、照顧家庭、生病…etc),都能從不間斷的上課、考
試、上課、考試。
根據模糊的記憶,首屆最終通過Micromaster Certificate考驗的人大約是500~600人左右
,而這些通過重重關卡挑戰的參賽者,便會是你最終申請這個學程的競爭對手。
依據小弟的經驗,這系列課程的難度是由難至易,課程中會涉獵統計、最佳化、物流、生
產管理、存貨管理等議題,多數作業可用Excel完成,但也有一部分會需要用到統計或事
物流模擬軟體,數理能力較好的同學可能相對比較有優勢。而在期中考與期末考前,確實
是需要多花一些時間來準備與複習。由於大部分的修課者不是全職學生,如何在工作、家
庭與自我進修當中取得一個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事。
依據過往數據,每門課程能夠取得A以上的成績人數大約佔總修課人數10%左右,而到最終
大考時取得A的人數比例則會提高到至少30%。雖然MIT官方有說,並不是成績愈高的人就
一定會錄取,還會看其他條件。但成績愈好,被錄取的機會自然愈高,因此盡量維持自己
的成績在水準以上仍是很重要的事。
雖說成績重要,但小弟5門課的成績合計平均僅87分(不能再高了XD),相對並沒有特別出
色,最終卻還是錄取。因此確實如同官方所說,成績只是申請的一個參考因素,他們仍是
會綜合評估所有申請者的條件來做最終決定。
P.S. 2018年MIT首屆混合碩士錄取者正式到MIT上課的新聞
http://news.mit.edu/2018/first-students-arrive-campus-hybrid-supply-chain-mana
ge
(5) 語言測驗(Language Exam)
MIT大部分的Program都只接受IELTS,但這個Program可接受IELTS與TOFEL,門檻分別是
IELTS 7分與TOFEL 100分。因為小弟剛好便是達到門檻IELTS 7分,後續也沒有被要求額
外參加語文課程,因此語文部分確實只要達標即可,沒有必要為了衝高再去重考。考前準
備也就只是多做劍橋系列的考古題,聽聽6 min English保持語感,考前每天練習小作文
與大作文等。因為語言能力不是小弟的強項,這邊就不獻醜了。
(6) 申請動機(Statement of Objective)
這個Program要求提交一篇500字的Statement of Objective,內容包含過往與供應鍊有關
的經歷、能給班上帶來什麼貢獻、未來職涯的目標等。如同其他學校的Essay,這個部分
考驗申請者如何用精煉的文字產出具有說服力的內容,將目標申請學校作為連結過往經驗
與未來職涯目標的橋樑,並且同時推銷自己與眾不同的優勢。是招生委員初步認識申請者
的一個大方向,因此需要多花心思推敲琢磨。
小弟撰寫的方向,是以現職曾經碰到過的產業困境為起點,窮盡財務與行銷手段仍無法解
決,從中引起對供應鍊的興趣,同時結合跨部門合作解決外銷的一個專案為例,導出未來
職涯目標的規劃。最後以訪談多位校友的心得做結,表達對申請此學程的興趣。
(7) 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s)
這個Program過往要求三封推薦信,但近一年改成只要兩封,減少了申請這的負擔。這個
部分我認為重要性並不亞於Essay,主要是藉由第三者的角度來立體化申請者的人格特質
。在彰顯申請者的優秀之處外,同時也能委婉點出申請者的不足之處,恰好可購過這個
Program的提升得以彌補。藉由推薦信的幫助,可以讓原本在Essay中無法完整呈現的優點
由第三人給予保證,因此應好好把握。要注意的是MIT有自己的專屬格式,需要按照推薦
信上所問問題來逐一回答,並非自由發揮。
小弟在這個部分請研究所的論文指導教授與部門主管各寫一封,指向優點各有所重。教授
部分著重於認同研究能力,具有強烈的學習熱情;主管部分則是請他著重工作表現、願意
承擔責任等部分。
(8) 自我介紹錄影(Video Statement)
這個Program要求提供一段5分鐘的錄影,回答三個問題:申請動機、未來的Dream Job、
最有興趣的供應鍊研究主題。由於這個部分並沒有錄影次數限制,可以準備好講稿大綱,
一直錄到好再上傳Youtube即可,因此可以不用太擔心臨場表現不好的問題。
個人覺得這個影片的目的有點類似面試,除了內容外,招生委員也想多看看這個人的表達
能力。因此我看有以前有些申請者使用動畫、走動轉換場景、戶外拍攝、甚至跑到工廠現
場拍攝等,這些類似紀錄片或電影的拍攝手法,雖然娛樂性較高,但小弟認為有可能會偏
移招生委員的注意焦點,甚至聽不清楚你講的內容。目前看過一兩個成功錄取申請者的影
片,都是老老實實坐在螢幕前順順的講完而已,沒有太多花俏的手法。因此個人認為如何
在螢幕前完整表達自己的論述,才是這個部分成功的關鍵。
舉例:下面這位是成功錄取首屆SCMb的申請者者影片,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uHIxWiI-A
由於自身非母語專業人士,上述(6)~(8)的申請文件在完稿後有請顧問協助潤稿並提供意
見,以避免辭不達意或者冗語充斥。小弟諮詢的顧問是Transcend Admission的David,個
人感覺收費合理,交稿效率極高,整體合作經驗是相當愉快的。
(9) 面試(Interview)
在官方的網站裡,這個Program是沒有面試的,小弟也沒有碰到過。但是,經過與今年錄
取的同學交流,有兩位同學曾在提交所有資料後,收到招生委員會的面試通知,並透過
Online Interview方式完成整個流程。聽有面試的同學說,面試尾聲,系主任直接告訴他
錄取了,他當場就哭出來! (真是太刺激了吧XDD)
這部分由於小弟沒有經驗,因此只能說若有同時準備申請其他學校的話,也就順便準備一
下吧。
(10) 研究大綱 (Research Proposal)
這個項目是只有申請5個月學程SCMb的同學要準備。若申請傳統的SCMr學程的同學是沒有
這個項目的。主要原因是SCMb的同學因為在校時間太短,但仍要按期做出論文才能畢業,
因此需要在入學前便有一個完整的研究計畫,以免到時候論文生不出來。申請時要準備一
個兩頁的研究大綱,內容包含主題、研究對象、數據來源、證明資料可得性、能在5個月
內完成論文等。
研究大綱麻煩的點在於MIT比較傾向研究真實世界的個案,也就是說你最好要有一個企業
或是機構能夠提供你想研究主題的數據,避免到時候真要開工沒資料可用。因此資料來源
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會是一個蠻大的困擾。以下連結是首屆SCMb同學作的題目與他們如何
取得資料,有興趣可參考看看
https://micromasters.mit.edu/documents/12/MIT_Masters_SCM_Students_FInding_Cap
st
(11) 總結
綜上總結,考量成功錄取機率與畢業後就業容易度,小弟認為這個Program適合工作經驗
5~6年以上,有供應鏈管理相關經驗的人申請。若預算不足,或未來不打算在美國就業者
,可以考慮較便宜的混合式碩士學位SCMb,若若預算比較充足,或未來打算在美國就業者
,建議申請傳統碩士學位SCMr。同時,若打算申請傳統碩士,建議可以考GMAT或GRE,避
免陷入只能申請這個Program窘境。 畢竟在供應鍊管理領域,還有其他像是Michigan
State MBA、Michigan Ross MSCM…等等一流的Program可以申請,沒有必要冒險孤注一擲

最後,這邊想說的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不同,申請背景互異,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Program,才能100%發揮自己的優勢。小弟的背景可能完全勾不上頂尖的MBA,卻也不適合
再去讀專收年輕人的MS。但在這個Program上,卻剛好能夠滿足招生委員的期待。因此在
申請學校的過程中,花時間找出最適合自己的Program絕對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相信每一位成功申請上理想學校的申請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因為他們今天突然一下子就
完成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反而都是設定好目標後,用時間和專注一點一滴累積出專屬自
己的優勢。旁人看來的了不起的成果,背後隱藏了多少汗水和心酸,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
言盡。
在凡事急躁匆促的年代,我們不時需要稍微停下來提醒自己,許多事情都急不得,在規畫
好目標後,用時間慢慢累積,相信最終能夠開花結果。非常推薦TED上廣受歡迎的演講者
Simon Sinek的5分鐘演講片段,相信看完之後會更有感覺。因為,這幾乎就是我過去兩年
申請過程的寫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p4ZLmn1eZo
申請策略的分析就在此結束,以下是結語與感謝文。沒興趣的版友可自行END :P
四、結語與感謝
小弟求學之路一路走來相當平凡。從國中到大學,一直都是普普通通,從未待過所謂的明
星學校或頂尖大學。而在大學畢業後,原本也覺得碩士學位可有可無,但在職涯初期,卻
因為沒有碩士學位,數次在職場上錯失了求職與升遷的機會,這些經驗著實讓人椎心刺骨
,也因此才興起要讀研究所的念頭。
由於天生不是大型考試的料,小弟CFA考了6年才過關,而選擇國內研究所時只敢嘗試推甄
。嘗試到第三次才幸運錄取,但錄取後又因為生涯規劃轉換跑道至高雄工作,直到31歲才
真正開始讀。在公司主管勉強同意下,每週自行請假北高往返一天,從早上9:00上課上到
晚上9:00再回高雄,隔天繼續上班。如此持續了兩年半的時間,今年才終於拿到這個學位
,很感謝這段時間內同學與師長給我的鼓勵與幫忙。同一期間內,我同時在上MIT
Online Course的緊湊課程,小孩更在這段時間呱呱墜地。在工作、家庭、研究所學業、
論文、線上課程、出國申請資料準備等同時擠在一起的時間裡,承受壓力之大,當真難以
言喻。
但幸運的是,有一個最親密的戰友一直陪伴在我身邊。我的太太在這段過程中,給我最大
的力量與關懷。她在懷孕過程中,從未聽她抱怨過一句辛苦,有的只是迎接新生命的喜悅
;生完小孩後仍是盡力照顧寶寶與家務,讓我免去很多後顧之憂後專心準備。若沒有她的
支持與信念,我不可能順利熬過這段痛苦至極的時期。可以說,2年多來從頭到尾,只有
她發自內心的相信,我一定可以完成我的目標。以前我很難想像,心靈信任的力量是如此
強大,能支撐一個人走的如此之遠。有一個真心相信自己的人陪伴在身邊,無怨無悔的給
予支持,我感到自己無比的幸運。
我相信幾乎沒有一個人的留學之路可以只靠自己完成一切。多數人財務上可能需要倚賴家
人、推薦信需要倚賴師長或主管、申請文件上需要倚賴顧問,而心靈的支持則來自於最相
信你的另一半或家人。我深深感謝這趟旅程中給予我協助的每一個人,因為有了他們,才
讓我這個平凡的人,也有機會推開麻省理工的大門。
謹以此文向每一位在追求夢想,忍受孤獨申請者們致意,能夠堅持到底的你們,都是擁有
鋼鐵般意志的勇者。也祝福未來的申請者們勇敢追夢,錄取自己心目中的Dream School。
作者: abrahamx1 (阿巴拉雷)   2018-06-05 15:11:00
作者: Sillyclown (SillyClown)   2018-05-31 18:25:00
北大推推
作者: a31415926 (Adam smith)   2018-05-31 18:26:00
作者: astronaut87   2018-05-31 19:12:00
推推
作者: zoidsa12101 (ECHO)   2018-05-31 19:22:00
作者: jcjcee (晴ching)   2018-05-31 19:39:00
推 祝福你!!
作者: gobears5566 (golden bear 5566)   2018-05-31 19:41:00
推~
作者: Ouranos (å—¨)   2018-05-31 19:51:00
大推!!! 佩服你在工作、學業、家庭間的努力,恭喜!
作者: bbo6uis122 (汪洋中的おとこ)   2018-05-31 20:05:00
作者: threemore (船到橋頭至楠梓)   2018-05-31 20:20:00
恭喜!過程很詳細、勵志
作者: sexypilot12 (cutegirl)   2018-05-31 20:28:00
推~~~加油!!!
作者: joy79419 (陳小捲)   2018-05-31 20:41:00
推~~好用心!加油
作者: stevenju (粗心 = =)   2018-05-31 20:54:00
Micromaster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XD
作者: dodoimgt (阿朵)   2018-05-31 21:01:00
推!這努力和毅力真的很令人佩服!
作者: qitisland (qu-island)   2018-05-31 21:18:00
有機會再去PennState或MichiganState 體驗供應鍊管理
作者: yogurt1988 (yogurt)   2018-05-31 21:45:00
推!!
作者: hiarpu (up)   2018-05-31 21:45:00
作者: fancycab (梅洛)   2018-05-31 21:49:00
強推
作者: jason1125 (jason)   2018-05-31 22:11:00
感謝分享!大推
作者: Mariobrother (馬力歐兄弟)   2018-05-31 22:44:00
作者: tim26270746 (tkyl)   2018-05-31 23:13:00
作者: usnavyseal (usmarine2008)   2018-05-31 23:47:00
神!推
作者: glimzerc (glimzerc)   2018-05-31 23:52:00
推毅力努力
作者: jipq6175 (LUMPY)   2018-06-01 00:02:00
作者: yougoawayok   2018-06-01 00:38:00
推 太強了!
作者: HHH333 (Triple H)   2018-06-01 01:31:00
作者: aether982 (Let go of me)   2018-06-01 01:46:00
推一個 請問您這是要寫essay的對吧? 好像另一個是不需要的
作者: calvadosa (卡巴)   2018-06-01 03:10:00
作者: ggming (ggming)   2018-06-01 08:41:00
作者: flyredsnow (飛紅雪)   2018-06-01 08:45:00
對,SCMb是不需要寫Essay的,之前沒注意到
作者: goroundround (走圈圈)   2018-06-01 09:09:00
推 恭喜!
作者: denru01 (阿儒)   2018-06-01 10:05:00
推 恭喜
作者: tammish (落花流水)   2018-06-01 10:26:00
推 恭喜
作者: Edwin520617 (Edwin)   2018-06-01 10:41:00
恭喜師兄,大推 Larry
作者: pidong (你一直都懂,不是嗎?)   2018-06-01 13:15:00
推 恭喜
作者: onpillow   2018-06-01 19:15:00
恭喜 感謝分享
作者: samwahaha (Sam)   2018-06-01 19:18:00
謝謝大大的分享!同為大齡同學推
作者: VickyNomi   2018-06-01 21:54:00
推!感謝分享
作者: Poppert (Berln)   2018-06-01 22:41:00
感動推!
作者: ron0908 (榮恩)   2018-06-01 23:48:00
推!!
作者: deepj (deeppurplej)   2018-06-02 06:41:00
作者: HANGOLI   2018-06-02 06:54:00
真的厲害!也感謝精彩的分享
作者: hao (I'm coming home!)   2018-06-02 08:13:00
真強者
作者: ANUBISANKH (怎麼一堆鳥事)   2018-06-02 08:21:00
推! 有幸與原po吃過一頓飯,厲害!
作者: flyredsnow (飛紅雪)   2018-06-02 09:56:00
哇~能跟強者老師吃飯才是小弟的榮幸:D
作者: NOYUYU (深藍色的風)   2018-06-02 14:55:00
恭喜 很激勵人心
作者: ja1295 (Ares)   2018-06-02 16:48:00
作者: az120121 (金金金金金)   2018-06-03 02:25:00
超猛 恭喜
作者: likeit (鏡)   2018-06-03 06:05:00
推推~
作者: wintercoldb (balance)   2018-06-03 14:19:00
推!
作者: shuanyin (shuanyin)   2018-06-03 22:17:00
恭喜!
作者: cido ( )   2018-06-04 01:33:00
恭喜!祝福你!!!真的是不容易,有這麼好的另一半讓人羨慕
作者: andykuodd   2018-06-05 12:57:00
作者: yoshinolike (七實oooooo)   2018-06-08 17:58:00
好猛 推
作者: nt46 (胖子)   2018-06-09 11:46: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