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Brown, Department of History, PhD

作者: Siddhartha94 (曾經‧瘋)   2017-07-05 18:40:14
準備留學期間,無論是留學資訊或者低落討拍,都受惠於留學版甚多。
正好看到前面幾位布朗同梯強大的文章,因此也趁機分享自己微薄的經驗。
一方面是留學版申請人文科系的文章似乎比較少,希望本文有拋磚引玉之效。
二方面,也希望能多少幫助到同樣正在準備的朋友們: )
Research Interest
History of East Asia
Program
17 Fall PhD in History
Admissions
Brown PhD in History with 5 years fellowship
Rejections
Harvard, Columbia (東亞系)
Cornell, UBC, Johns Hopkins (歷史系)
Background
NTU, Department of History, BA, MA
(GPA: 3.95, 4.15)
Work Experience
工作經歷基本上就是在學校跟中研院當TA與RA,內容大同小異,可略過不提。
真要說的話,除了指導老師與口委之外,我盡量找不同單位與領域的老師工作。
其中有兩次是國外客座教授的RA,並曾擔任法國在台研究單位的助理。
Research Experience
Visiting Scholar in Hitotsubashi University(一橋大学), Japan, July, 2015/16
Field research in China, Taiwan, and Japan for 5 times
3 conference papers
Language Ability
Mandarin Chinese
English
Japanese
Taiwanese Hokkien
Hakka
後兩種(閩南、客家)各位版友看了可能會覺得奇怪XD
其實我的領域常常需要跑田野,不管在福建、台灣,甚至未來在東南亞的華人社會,
這些方言能力,可是能否打入在地社群的關鍵。
我在美國找的老師,幾乎都有過在東亞跑田野的經驗。
因此超過一種的地域性方言能力,將會很有價值。
這說明技能樹點對很重要(大誤)
喔不,我要說的是,如何在履歷中凸顯你的特質,並強化與申請校系的關聯,很重要。
詳見後文。
Test Scores
TOEFL 106 (R:28, L:27, S:22, W:29), 2016/11/19
GRE V:154 Q:170 A:3.5, 2016/11/20
因為完全自學沒補習,加上準備時間只有七個月,相當緊迫,
最後TOEFL算是勉強達標,但GRE的verbal並不理想。
好在學校最後還是願意給我offer。
有關GRE與TOEFL的短時間自學技巧,以後有機會會在別的板分享。
這邊想說的是,即使覺得考試成績不佳,也請各位不要放棄。
僅提供給所有正掙扎於英文考試地獄的朋友們,加油!
心得分享
1.研究方向
其實我在母校已經讀到博士班三年級,但因為種種的因素,拖到去年才開始準備出國。
在母校一讀就是12年,連新生盃都打了3次,都要變成地縛靈了(默)
但正因為我在研究所時期有比較長的學習過程,我很清楚出國要學的是什麼。
事實上,我去日本訪學、去中國累積田野經驗,甚至成為外國訪問學人的助理,
這些可能在申請時幫我加分的選項,也幾乎都是在博士班的時期達成的。
走過的路不會白走,如果有朋友也是高齡出國,請不必灰心XD
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目標何在,知道自己出國為的是什麼。
2.校系選填
出國留學其實就是情報戰,所謂知己知彼,情報收集完全才能擬出好的戰略。
首先是系所的評估。
一般來說,歷史系與中文系的學生,出國都是讀東亞系、或者亞洲系居多。
不過我自己想研究的是近代東亞史,主要是19世紀到戰後,跟東亞系的方向顯然有別,
所以我申請的主要都是歷史系。
像是Cornell與UBC其實都有亞洲系,但我填的則都是歷史系。
至於Columbia與Harvard的東亞系,因為都有專門研究歷史的老師,因此我也有申請。
順帶一提,Brown其實也有東亞系,但主要是發展語言教學與文學,
所以我在Brown依然是填歷史系。
選擇歷史系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可以跟研究世界各地歷史的學者對話。
傳統上東亞系的師資與研究社群,在研究領域上主要仍以中日韓為主,
亞洲系的話可能還有東南亞、南亞與俄羅斯等,但不容易吸收到歐美歷史研究的資源。
以Brown歷史系為例,儘管亞洲方面的研究陣容或許不算完整(沒有韓國研究),
但是Brown可是有號稱全美最頂尖的美洲史研究,也有頗負盛名的非洲與歐洲program。
這讓研究生得以與各個不同領域的社群對話。
舉例來說,三月我確定錄取,Brown招待我去visiting campus的時候,
研究拉丁美洲的老師與研究生,都表示他們未來很想與我合作,
因為他們很希望在亞洲地區可以找到同樣歷經後殖民與轉型正義的地區,
來與拉丁美洲的研究對話。
這就是我出國留學想要獲得的訓練。
其次是學校的選擇。
我想這主要牽涉到教授領域與研究資源這兩點。
像是Brown、Harvard、Cornell與JHS,都有我認識的教授,也曾與他們商談。
所以我確定他們的研究方向跟自己相當吻合,或者可以互相幫助,對他們會有貢獻。
至於UBC、Columbia,則是有著強大的亞洲研究資源。(當然康大與哈大也是)
而且UBC距離西雅圖不算遠,可以去U Washington館藏極豐富的亞洲圖書館查資料,
這對於非Ivy League的學校來說,算是我們這個領域相當重要的考量。
簡單來說,跟我類似背景的文學院學生,如果想去美國深造,
我會建議先摸清楚每個學校的強項,以及不同校系的發展方向,與教授的領域。
切記不要被名校迷思綁架,沒有什麼地表最強的學校,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3.申請文件
有關申請文件,前人已經有很多的經驗分享,
像是格式、段落鋪陳等,相信大家都可以找到比我更有參考價值的說法,所以就不提了。
不過,針對歷史或相關人文科系背景的文章,可能還不算太多。
以下就當作是我的雜談,姑妄言之姑妄聽,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1.找native speaker潤稿
我的申請文件有請專業的英文編輯幫忙修改,相關心得我已經分享在translator版。
但這邊想再三強調的是,即使已經花錢修改過,
請還是一定要讓native speaker的朋友或老師掃盲!
語言學習最困難的就是寫作,何況還是母語寫作,很多東西非母語人士就是看不出來。
另一方面,請native speaker偵錯之後,其實也會學到很多寫作的技巧。
極力推薦各位務必嘗試!
2.凸顯特質,而非強調自己的好
我一直覺得出國讀博與國內就學的差異之一,是前者幾乎就是在國外找工作,
一紙錄取就是讓你在國外有3-6年的工作合約。
就這點而言,CV與SOP等,無非就是找工作時投的履歷。
用這種概念去想,就會明白,關鍵不是凸顯你有多優秀,而是要明確表達你的特質。
美國學校的評審委員要找的,是未來數年的合作夥伴,而不是閉門造車的優等生。
所以,是否合乎院系的研究方向、研究主題明確而獨特,並具備該領域需要的能力,
才是他們判斷是否具有「研究潛力」的前提。
以我自己為例,我研究的主題是:近代東亞的跨國社群遷徙。
所以在SOP中,我就特別凸顯自己已經修過與該領域、甚至社會科學相關的課程,
曾在中國、日本、台灣等地多次進行田野調查、口述訪談,
懂日文也曾去日本訪學,並曾數次在日本收集近代史的檔案。
結尾再連結上當今的南海議題與東北亞區域衝突,指出我的研究可能具有的現世意義。
這些經歷個別分開看,其實也都沒什麼,卑之無甚高論;
但是每一段、每個部份的鋪陳,都與我設定的研究主題環環相扣。
讓每個小點互通聲氣,形成一面有機的連結,
那麼未來的研究潛能,以及教授們與你合作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躍然紙上了。
當然要說是嘴砲,那也是啦XD
理科學生做出的實驗成果,較不至因為語言落差而被忽視。但是人文的會。
事實上我們的英文程度難以跟歐美研究生相抗衡,這表示我們在學術上時常「失語」。
既然如此,撰寫策略就顯得異常重要。
3.簡易行文
這邊的重點只有一個:不要隨便在申請文件中使用GRE單字!
請用自己習慣的文字、句構與用語即可,寫的高深莫測只會讓評審頭痛。
你寧可看到一個老外用淺白的中文把話寫清楚,
也不會想看到對方用落霞與孤鶩齊飛來形容墜機,對吧?
4.推薦信
如前所述,我的策略是每個環節都符合我所設定的研究主題。
因此在推薦信方面,我就請台灣、中國與日本三地的教授幫我寫。
其中還有一位不是歷史系,而是社會科學院的老師。
一般都認為推薦信應該找指導老師、了解自己、或者跟自己有特別淵源的老師。
我想這些因素當然都很重要,畢竟你也不可能找一個不認識的老師寫XD
但我還是那句話,每份申請文件都要合乎自己的研究主題,推薦信也是。
很多文科的學生常常都只找同領域的老師,或者是自己學校或研究單位的老師。
我的感覺是,其實這樣可能反而限縮了自己的可能性。
甚至,只要事前溝通良好,不找指導老師寫其實也行。
因為關鍵在於你自己最後的呈現。
試想,如果你本來就是讀中國史的,找三個中國史的老師寫,真的會對你加分嗎?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台灣研究生,卻能在日本與中國都找到老師推薦,
而且還是其他科系的老師,這樣即使研究主題普通,也能讓評審眼睛一亮。
至少這些推薦信展現出,你有能力進行跨國、或者跨領域的學術交流。
當然,推薦信還涵蓋很多因素,比方說人脈廣度、人情壓力、國際知名度等等。
畢竟牽涉到老師,就會有很多需要顧慮的層面,尤其是人情禮節。
但如果上述變數都能顧及,在可容許的範圍之內,
我還是建議應該把推薦信做更高效率的運用,展現自己多方面的潛能。
4.時間規劃
因為種種因素,我到去年二月底,才下定決心準備出國留學。
在那之前,我雖然一直有讀原文書的習慣,卻完全沒碰過留學的語言考試。
從那時起直到11月底,總共9個月的時間,但我卻還要應付博士班的課程與工作。
除此之外,因為早就安排好的日本訪學與中國田野調查行程,
我在七月與八月幾乎只有兩週的時間可以完全拿來讀書。
總而言之,包括GRE、TOEFL,以及所有申請文件在內,我總共只有約7個月的準備時間。
整個行程非常非常非常趕,每天我都得逼自己泡10小時在英文中,不然真的來不及。
要說我有任何建議,就是,一定要提早安排考場、提早完成所有的語言要求。
然後要先幫自己賺一筆至少半年不工作餓不死的錢。
中日戰爭,中方是用空間換取時間;申請留學,則是用金錢換許時間。
如果你像我考試拖到後期,那麼如下所述,你將浪擲大筆金錢買回所剩不多的時間。
為了拿到更好的考試成績,讓申請更安心,我在11月下旬拚最後一次考試。
我永遠記得,當時是禮拜六早上在北車考TOEFL,下午去網咖改SOP,
傍晚搭高鐵去高雄,晚上在旅館改好SOP寄給編輯。
隔天早上在高雄考GRE,雖然Q170,但V才154,抱著又被ETS坑了一次的恨意,
下午硬著頭皮還是去網咖改Writing Sample,晚上再搭高鐵殺回台北。
也就是說,因為語言考試拖到11月,
整個過程不只燒掉旅館費、兩場考試報名費、來回高鐵、網咖費,
還要忍受過程中如影隨形的焦慮與挫敗感,寫一百個慘字都不夠。
最後真的是非常好運,強運兼開外掛,才有幸能被錄取。
雖然我完全沒有補習,但是生活開銷、申請費加上ETS進香費,之前存的錢也幾乎花光了。
誠摯建議各位,一定都要提早開始規劃,設定好每個月的進度,不要把事情都塞到最後。
5.瀏覽目標學校網頁
在我準備英語考試最繁忙的時候,逛學校網站幾乎變相成為生活樂趣的來源。
透過網頁編織遠方彼端的夢,當然是幫自己打氣的方法,
但這麼做其實還有更實際的目的。
首先,必須先搞清楚老師會不會收學生。
我有個朋友曾經有過血淋淋的例子:他把一切資料都丟出去之後,
才發現那個他認為勝算最大的教授,竟然早早就在校方網頁說,
明年要出國所以不收學生Orz
其次則是財務狀況。
像我本來有打算申請U Washington的歷史系,
但一看網頁才知道,這所上個世紀美國西岸地區亞洲與冷戰研究的大本營,
竟然因為financial problrm,決定2017停止招生一年。千金難買早知道。
另外像是UBC,也在網頁公告說他們只給博士生四年的錢。這些都是必須事先知道的。
再者,校系網頁也會提供很多有利於撰寫SOP的訊息。
以Brown為例,逛過網頁就會很清楚看出歷史系與東亞系的差異。
此外,Brown也會在網頁上說明,目前系上教授組成了哪些研究社群與program。
這就有助於我們判斷自己的研究主題是否適合該校系。
另外還有一點是,網頁也會提供校系或系所之間交流與合作的資訊。
Brown就很鼓勵研究生雙修外系的課程。
因此我在申請Brown時,就在sop中提到我可能會去上社會所相關的課程。
簡言之,你對學校做的功課,會如實反映在申請文件,教授們也都看的到。
supporting group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朋友相互打氣,不要讓自己孤軍奮戰。
我有兩個死黨就是先我一年到美國就讀,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後來的我。
平常多跟朋友討論,很多idea就是在嘴砲或聊天中蹦出來的。
朋友之外,家人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另一半也是。
這可以讓自己在忙亂的準備流程中,至少有個地方可以安頓身心。
前提是要先溝通好,像彼此說明自己的意願與想法,讓大家心裡都有個底。
在我準備申請的過程中,老婆一開始有點掙扎,後來還是毅然決定支持我。
於是我們那半年約會幾乎都在讀書,她讀研究要用的材料,我則準備英文。
所以到了12月申請資料都丟出去之後,雖然妾身未明,我還是求婚啦~
也感謝老婆大人不嫌不棄(拜)
總結
儘管過程種種血淚艱辛,最後收到錄取信,覺得一切還是值得的。
Brown歷史系招待錄取者三月中免費參觀校園,包辦機票與飯店。
於是乎,這趟旅程也就成為我與老婆最值得紀念的蜜月旅行。
在這過程中,真的很感謝許多人的幫忙。
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
祝各位最終都能如願達成自己的夢想。
拉哩拉雜講了太多,希望能對版友產生哪怕只是一絲一毫的幫助都好。
尤其是給跟我一樣,就讀人文科系的朋友。
有問題歡迎私下聯繫!
作者: MIKEmike07 (加油!)   2017-07-05 18:41:00
好強大的經歷
作者: simon81921 (simon)   2017-07-05 18:45:00
知名度真的不高,好多人不知道 XD. 以後一起加油!
作者: julike (小郁)   2017-07-05 18:55:00
棒棒der!
作者: mra2284 (mm)   2017-07-05 19:19:00
作者: spongie (吉米花生醬)   2017-07-05 19:35:00
推推!超常被問「這間學校好嗎?」的~
作者: lolowowing (Debby)   2017-07-05 19:49:00
推!恭喜!!
作者: joannechild (公法小憨熊)   2017-07-05 20:19:00
這間超棒的啊!恭喜恭喜!
作者: joda (回家)   2017-07-05 20:44:00
恭喜!對你的研究議題很有興趣耶!跨國遷徙當紅布朗大學很有名啊 gossip girl的兩女主角不就在競爭brown?
作者: Siddhartha94 (曾經‧瘋)   2017-07-05 21:11:00
感謝樓上,有興趣的話歡迎一起討論~
作者: Organizer (睡覺啦)   2017-07-05 21:15:00
讀12年以前應該有在史學杯打過
作者: Seiran (它它)   2017-07-05 22:15:00
恭喜大王
作者: Siddhartha94 (曾經‧瘋)   2017-07-05 22:38:00
樓上XD
作者: newlife100 (lydiyamaha)   2017-07-05 23:12:00
一直想到熊大
作者: ron0908 (榮恩)   2017-07-06 00:00:00
謝謝你的分享!
作者: mileli (悍婆)   2017-07-06 00:08:00
恭喜!!!
作者: immoi (侯小佑)   2017-07-06 00:45:00
推 好強! 閩南客家不奇怪啊,我理科但我語言也有標明台語XD
作者: backpacker18 (It's Fucking RAWWWW)   2017-07-06 02:57:00
作者: SwordSpirit (學著去愛每一個人)   2017-07-06 07:52:00
同為東亞/歷史博班大推!被拉美研究學者邀請合作真的很強大啊~~
作者: NEWSTAY   2017-07-06 12:26:00
恭喜
作者: james386190 (小傑)   2017-07-07 05:02:00
恭喜!!!
作者: gavinchen (咩)   2017-07-07 10:53:00
恭喜
作者: amaukoh (Chariots of Fire)   2017-07-08 05:09:00
朝聖推
作者: hen5566 (哼亨56)   2017-07-08 09:52:00
跪著看完
作者: andykiki (從心,重新。)   2017-07-08 15:49:00
恭喜!
作者: Rattle (Simon)   2017-07-09 09:28:00
常春藤名校,台灣很少人能完整說出是哪八間
作者: dong2002 (喔耶!)   2017-07-09 19:16:00
恭喜!!
作者: audition (Fiat Lux)   2017-07-10 18:49:00
作者: pz5202 (tata)   2017-07-13 20:29:00
厲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