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ETHZ/UCL/德國SAC MArch建築碩士心得

作者: dirge4 (哀悼)   2014-06-04 22:29:51
之前有po過 但因為錄取結果但現在才完全出來,加上之前沒有打得很仔細,
所以決定重發一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Admission:
德國 Staedelshule architecture class, Frankfurt am Main 2 program
英國 UCL Bartlett MArch GAD 1 year program
UMich MArch 2 (conditional offer) 2 year program
ETH MAS CAAD 1 year program
Rejection:
美國:MIT/Harvard/Cornell/Yale/Cooper/Columbia/Penn
歐洲:德國 Uni Stuttgart/英國AA/奧地利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 Vienna/
丹麥 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Decision: ETH MAS CAAD 1 year program
能夠申請到這所夢幻學校真是想都沒想到,到現在還有點不敢相信。
Backgrond:
台大土木念一年轉學到台科建築
Bachelor of Architecture, NTUST
GPA: 3.47/4.0
GRE: V 142 / Q 160 / AWA 3.0
TOEFL: 90 (R27/L23/S19/W21)
Work Experiences:
AYD Studio, Architecture Designer -2 year
Freelance graphic designer - 4 year
Honors:
畢業設計 優等
兩岸學生競圖 (潘冀事務所舉辦)- 優選
北科國際競圖 Array TOP30 入選
Recommendation:
大學教授 x 5, 老闆 x1
事前規劃
原本大學期間就決定要出國念書,也決定是先工作兩年再出國念書,
但對於要申請哪個國家還不是很確定,後來是暫定申請德國的德文學程,
工作期間也斷斷續續學了一年多的德文。
在工作滿兩年後,去年8月離職,經過考量決定申請英國美國的碩士,
把德國的學校當作英美沒有上的備案。
申請學校選擇:
因為準備時間倉促,所以對於學校沒有做太多功課,
但我想法是既然要出去念就念好一點的學校。
但我的心態有點不太正確,一開始只鎖定幾所在美國英國的名校,
只想著能夠出去念就好了,
沒有特別去查學校的方向,以及地理位置或是其他因素。
而在準備的過程中,抽空瀏覽國外的Archinect論壇才發現,
有許多歐洲的英文學程也能申請,而且一些都不用申請費或推薦信。
我在都丟出去申請後,因為很焦慮才開始搜尋我所申請的學校的特色與方向,
也才漸漸了解哪樣的方向是我想要的。
(後面會再介紹我所查到的學校概述)
SOP/CV準備:
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準備英文考試以及作品集,
所以SOP與CV所花的時間相對來說很少,
我一開始去尋找UMich/AA/Delft等學校在網頁上,
希望申請者能在SOP中回答的問題列出來。
然後先不管字數,把我想敘述的內容都寫上去(差不多4.5頁),
再把這四五頁給我做翻譯的朋友,以及一個認識的ABC修改。
因為我有兩年工作經驗,所以在工作經驗部分有特別提到我所學到的,
並與為何想念研究所的動機結合。
並在把我畢業設計,以及這幾年來思考的設計觀點寫進去。
我並沒有針對每校寫不同的SOP,但比較想去的學校,
我就會在特別加一段描述我對於學校的了解,以及獨特的動機。
推薦信聯絡:
因為申請的學校比較多,我又是一個怕麻煩老師的人,
所以我找了五位老師一位之前的老闆寫推薦信,減少每個老師的數量。
我大概在11月中開始聯絡老師,其中有三位老師請我自己擬稿,
這部分我覺得比寫SOP還要困難.....
某些學校可以增加推薦信數量到五個,所以能夠丟比較多推薦信的學校,
我都有寄到五封。不過事實證明似乎這樣做效果不大,還是把英文考高一點比較有效。
英文準備:
我考得不好,不敢說太多,托福板上有更多值得參考的心得。
因為八月中離職時,我自己辦的展覽還沒有結束,
加上手頭還有一些零星的平面設計case,一直拖到了9月才開始念托福。
我的底子不好,英打又慢,所以一開始我是練習輸入要背的單字當作英打練習。
一切過程都非常土法煉鋼....
10月中考了第一次,12月初考了第二次。1月初考了第三次。
但我自從10月中那次考完就開始專心準備作品集,
所以真正專心天天念英文的時間只有1個多月。
後面兩次都是考前兩三天,暫停作品集製作,轉念英文。
(現在想起來真的是策略超級錯誤啊!!!!!!)
因為當初離職的時間太晚,所以後來作品集 跟托福卡在一起非常非常地痛苦。
在此奉勸念各位設計系同學,真的要早點考好托福,不要像我後悔莫及。
在此推薦個app: biscuit 很適合拿來背單字,對我幫助蠻大的。
作品集準備:
因為我個人非常不滿意我大學時期的作品,
加上我覺得我在畢業設計之後才漸漸建立起自己做設計的架構。
也用這樣的思考模式贏過競圖,因此我在當兵期間,就確定自己要重新製作作品集。
自己訂題目,從頭開始設計,
但事實證明,兩個半月重新製作5個全新的設計實在太過於勉強。
我是蠻建議作品集的製作,若時間足夠,可以重新整理出一個你對於建築的觀點,
依照這個觀點選擇你過去做過的題目放入作品集,或是重新訂題目重頭設計。
去表現出"你是如何看待建築的"
還是建議整個留學準備至少要半年以上,尤其是設計相關科系需要作品集的program
學校簡介:
這次在申請過程中,在查詢國外建築論壇發現了許多台灣不知名,但都是很好的歐洲建築
學校英文學程。
(這些學校有些我沒有申請)
以下評論不盡完全,也有錯誤也請指證,我把我比較熟悉的學校多做一點敘述。
德國:1.Staedelshule Architecture Class (SAC)
位於法蘭克福,是一所小學校,由荷蘭知名建築師Ben Van Berkel擔任院長,
學生人數不多,強調教授與學生的密切互動,
與Uni stuttgart的ITECH有密切互動。
教學方向是參數化設計,並強調如何將設計概念以及建築空間緊密連結在一起。
時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咖建築師學者來演講。
碩一是統一上課討論,碩二會分為三組,
Advanced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tive Design,
Architecture and Critical Aesthetic Practice
2.Uni Stuttgart的ITECH program
荷蘭:TU Delft
奧地利: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 Vienna
我很想去的學校,由三位世界知名建築師各帶領一個studio,
分別是:Zaha Hadid/Greg Lynn/Hani Rashid
學校的風格非常前衛,也喜歡製作很大的模型,需要念三年,但是免學費。
丹麥:1.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有依照研究方向分成數個組別,裡面最夯的應該就是CITA,
類似Uni Stuttgart ITECH
2.Aarhu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芬蘭:Alto University
瑞士:ETH Zurich的 MAS CAAD program
不同於兩年制的德文學程碩士,這是一年的英語授課進階碩士
他的申請資格需要申請者已經有碩士學位才能申請,
這次會申請到也是蠻驚訝的,因為收的人少,而且我也沒有碩士學位。
主要也是研究參數化建築。
西班牙:Institute for Advanced Architecture of Catalonia(IAAC)
挪威: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資源:
英文建築論壇 Archinect
(可以在這篇找各校有申請上的學生的作品集,了解作品集大概是怎樣的等級會上學校)
大陸論壇 寄託天下 建築類版
另有個小撇步可以搜尋大陸人整理的有申請到學校的作品集:
在googel 輸入"校名" + "申請" + "作品集" 就可以找到他們一些留學代辦所整理的各校
有申請上的作品集。
總結:
有對學校選校有各種問題可以寫信到我mail: vincentaabc@gmail.com 或是站內信問我。
希望大家可以把我當成失敗經驗,以此為借鏡,多保留一點時間準備。
我自己也有在做平面設計,這段時間也看了不少優秀作品集,
之前也曾經幫一些朋友看過 MArch1作品集(後來都有申請上),
想找我看看的話,我也可以給一些意見。
作者: woobibby (bibby)   2014-06-04 22:35:00
恭喜!
作者: qitisland (qu-island)   2014-06-04 23:26:00
Oslo 結果還沒出來嗎?
作者: dirge4 (哀悼)   2014-06-04 23:46:00
我沒申請Oslo只是列出來國外論壇也有人推薦的
作者: Organizer (睡覺啦)   2014-06-04 23:48:00
cong
作者: RayHouston   2014-06-05 01:22:00
恭喜
作者: basketbltwo (Victor)   2014-06-05 02:39:00
恭喜恭喜,今年也要出去了,一起加油吧!
作者: z1x2c37 (迷途小書僮)   2014-06-05 09:15:00
推!
作者: Citiology (connecting the dots)   2014-06-05 23:39:00
作者: jasontang (Yankee Hotel Foxtrot)   2014-06-06 05:33:00
恭喜!!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4-06-07 03:06:00
我想說恭喜,不過申請這個應該純粹鍍金的成分居多有點類似harvard mdes 1年的學程,對數位設計相當有幫助但是對於執照考,未來工作的方向其實幫助不如一般2年制MArch還是很厲害 :) 恭喜!念建築的人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熱情,也希望這份熱情可以有相對應的金額回報,如果你考慮回收留學成本,那也許美國的program也可以考慮看看,U.Mich其實很不錯.
作者: dirge4 (哀悼)   2014-06-07 22:10:00
恩恩 我知道他跟MDes性質類似,不過其實我本來是想等念完別的碩士有機會的話再念這個ETH,只是沒想到這次就申請到了剛好我也把德國的學程defer一年,所以或許會再去念第二個去美國 或去歐洲我也考慮了很久,後來還是決定想去歐洲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4-06-09 07:54:00
如果單純只是念完回台灣,我覺得無妨啦.我自己是在美國工作很久了,台灣的薪資實在低得驚人,所以大概得在這裡做到退休才能回台灣了.
作者: dirge4 (哀悼)   2014-06-09 14:43:00
以就業前景來說美國的確好很多啊~但如果這輩子沒到歐洲念過書,我會更後悔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4-06-10 04:04:00
其實大部分美國的M.Arch II都有一學期在歐洲,如果有美國身分,畢業後直接找歐洲工作的人也不少,我學妹就去foster工作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