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8 個小竅門,教你讀書過目不忘!

作者: love8242746 (justdomyself)   2017-06-24 23:28:55
文章來源:https://mybabyone.com/20170624_1220809.html
對於有些人來說,閱讀是一項漫長的苦力活,而且即便讀完,他們也記不住太多書中的內
容。毫無疑問,電視、手機和網路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對於這些人,如果他們
可以掌握以下這 8 個小竅門的話,就可以又快又好地閱讀文章。
拿起一本書前 1. 明確目標
問問你自己「為什麼我要讀這書」。如果只是為了娛樂或者消磨時間,那麼就沒那麼多問
題了。但也可能有其他更多的原因,比如為了撰寫完備的計劃或提議,或者為了達到某門
課程的要求或其他分配的閱讀任務等等。
比如,老闆給你一份手冊說,「好好看看」。這時你要問一問,「需要我從中獲取什麼資
訊?」如果沒有這種指導性的原則,你仍要試圖去揣測需要從中學會和記憶的內容。
拿起一本書後 2. 首先略讀
有些閱讀任務只需要略讀。真正的略讀包括把閱讀重心放在標題、圖片、圖表、表格和關
鍵段落上(通常是首段和末段)。
略讀的好處有:
為記憶奠定基礎,使得重讀時更易回憶;
著眼於思考,幫你知道重要內容在文中何處;
產生對文章的整體感覺,反過來幫助你記憶細節。
網上的瀏覽是鼓勵人們略讀的。網路上處理內容的方法使得作者更多得使用這種策略,比
如使用編號或專案符號列表、側邊欄、圖表、文字框,但是這種網路文體使得學習深度閱
讀更加困難:網路閱讀教會我們略讀而非深度閱讀的壞習慣。
3. 正確理解閱讀結構
當你仔細閱讀,需要記住大塊文字的精華部分時,眼睛必須從一個位置到下一個(從左到
右)按序移動。此外,這個著眼點不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字母或單詞,而應該是幾個單詞。
世上確有訓練閱讀著眼點的機器,就我個人經驗來說,這種機器確實可以在不犧牲閱讀理
解的情況下顯著增加閱讀速度。
我曾無數次聽學生說,「這章我讀了三遍,但還是無法回答你的問題。」我問起材料相關
的引人思考的問題時,他們通常無法回答,因為他們記不住材料內涵。即使是那些簡單直
接的記憶性問題他們也不能回答,因為他們聚焦於單詞本身,而非將所讀與已有知識聯絡
起來從而幫助記憶。總而言之,要記住你所讀的,你要想想文章的內涵。
我列出了以下關鍵策略來幫你理解閱讀結構:
著眼於全文而不要故意跳讀;
每次著眼於多個詞彙;
不斷擴大眼睛的注視廣度。這個技巧的訓練分階段進行,首先,學會一行注視五到六次。
然後減少到四次每行。然後是三次每行。
注視點的切換。(長句水平切換,若在縱列中則垂直切換。)
學習這個策略需要練習。
4. 明智地劃線與筆記
用筆來劃出一些關鍵點,作為提示線索奠定影象記憶的基礎。如果你發現沒什麼線索可以
劃。那麼就在旁邊加上關係詞用作旁註。
幾乎所有學生都會用筆來區分文章的關鍵部分。但是他們劃的要麼太多要麼是錯誤資訊。
他們全神貫注於在書上做標記,而非將注意力聚焦於所讀的內容之上。
更好的方式是隻在一頁上劃出少許關鍵詞。若中間有若干頁不需要劃線,將重點寫在貼紙
上附著在書上可以幫你加快閱讀過程。
看書時想一想文字的內涵很重要。我們劃出來的重點也要被轉述成與我們的閱讀目的、記
憶內容、重要材料相吻合的內容。根據資訊密度,每讀幾段或幾頁,讀者應該應該停一停
,然後考一考自己重點。在第一遍讀完後,列出提綱能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複述手段幫你
形成瞬時記憶,也能在以後的學習中幫到你。
根據短時記憶的內容列一列提綱,然後與當下的閱讀內容相對照,能幫你建立更強的記憶
聯結。
5. 影象記憶法與表演記憶法
一圖並不總能勝過千言,但是可以捕捉到一系列文字的本質。而且,影象比文字容易記憶

普通讀者可以通過練習使得閱讀內容影象化。比如,如果我們把文字劃出的重點作為影象
記憶的起點,那麼對於記憶是很有幫助的。讀者只要回憶起關鍵詞和相關的影象。而當我
們把記憶影象分成類似的組別或串聯成一個故事時,我們就更容易記住書的內容。
影象記憶也不是幫你記憶的唯一方法。我知道演員們用另一種方式來記憶影視劇中的臺詞
。他們讓自己融入其中,然後深度研習劇本的含義,然後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臺詞。如果
我們用影象記憶法來記憶劇本,那麼就像是從外部來記憶這些臺詞,就跟記憶其他事情沒
什麼分別。但是演員們是從內部來看待這些臺詞,就像是親身經歷了某個情境。那些演員
們探尋到了文字的真正含義,而當然在這過程中記住了每個單詞。
這兩種方法都需要讀者主動參與。
6. 閱讀時複述
把文章分成短的章節來讀(按照資訊密度的大小分成從幾段到幾頁不等)同時不斷轉述作
者要表達的意思。
看看你能重建多少影象來幫助你複述記住的內容,然後用標題和重點內容來幫你強化記憶
那些影象。此外,請在閱讀完成後的頭幾天裡,每天鞏固記憶這些影象。
想一想每一部分的內容是如何為閱讀目標服務的。問一問自己:
這些資訊是如何與已知和未知相聯絡的?
為什麼作者要闡述這些資訊?
我可以理解這些內容嗎?
這些內容有論據支援嗎?
我是否贊同作者的觀點或結論呢?為什麼贊同?為什麼不贊同?
這個結論有什麼實際的應用嗎?這些資訊我需要記憶哪些?
「然後把這個想法也應用到其他情境中去,產生內容相關的想法。」
這也能幫你聚焦未提及的內容。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要記住已提及的內容。這種方式不
僅有助於記憶力的提升,也可以給你帶來關於某個話題的洞見。簡而言之,思維不僅有助
於記憶的形成,也有助於理解。
合上一本書 7. 在注意集中的時候閱讀
如果你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乾脆把書合上。
集中注意力對於記憶相當重要。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工作簡直就是浪費時間。由於大多
數人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在閱讀高資訊密度的材料時,一次應該少於 10 或 15 分鐘。
在這樣一個閱讀週期後,他們應該小憩一會兒並且考考自己關於那些剛剛讀到的內容。最
終,讀者可以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並且可以專注時間更長。
8. 閱讀結束後馬上覆述
當一個閱讀週期結束,馬上進行復述。避免注意分散和多工操作,因為這會干擾到長時記
憶中的鞏固過程。再次回答在「閱讀時複述」章節中提到的問題。
稍後思考並轉述閱讀內容至少兩次。然後在未來的 2-3 天再至少複述一次。
總結
來複習一遍吧:
明確讀書目標
先略讀一遍
正確理解閱讀結構
明智地劃線與筆記
影象思維
閱讀時複述
保持專注並不斷拓展注意力持續時間
短時間內再複述
——————————————————————
心得:
原來讀書是有技巧的,我之前讀書一直都是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所以讀得很痛苦也記不起
來,看了這些方法之後我覺得我可以試試看這些讀書技巧,希望可以增進我的讀書效率!
:-)
作者: 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   2017-06-26 13:25:00
覺得還好
作者: bhpvbbx2 (Dominick781005)   2017-06-26 15:04:00
還蠻多本書的綜合內容, 按照 時間規劃 穩紮穩打 每天監督進度是否完成才是真的最好的方法
作者: lovekkw (啾米)   2017-07-07 18:0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