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 占卜雜談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21-10-17 09:58:22
廢文癮發作了,來發個一篇。
一、
首先討論為何要占卜。
以下討論都建立在真心占卜的前提下。玩玩而已或裝神弄鬼唬弄他人先排除。
我們一生當中會經歷許多事件,
這些事件中有許多原因、內涵或結果是我們暫時或永久未知的。
而,只要我們還不到像莊周那般放達,
往往我們就會希望能在有效時限內化未知作已知,
因應這些意義來作判斷從而作決策,並期望此決策能達到我們所預期的結果。
例如,
某君是否會施邪術穿透螢幕來害人?
我現在是否遭到靈擾?
我是否還能吃到下一餐?
我等會兒出門是否會被車撞?
放達如莊周,或許會說:
某君害我不順那就讓他害吧,天讓我遇上某君,逃什麼?
遭靈擾就靈擾唄,說不定這靈擾還能讓我更快樂。
等會兒出門被車撞?那就清清嗓子哀嚎大聲點唱出人生最後一曲。
一切的一切無可無不可,安時而處順。
(不過看文本,莊子也並非全無抉擇的。雜篇外篇尤其如此。細節非重點不辨析。
題外話是我個人喜歡《莊子》遠勝過《老子》。
華人似乎總有著祖師崇拜認定祖師最高,
不過我總覺得能拿老聃開玩笑舉例的莊周,
比起還妄想著治大國的老聃要高明得太多了。)
但至少凡庸如我,未達至人之境,確實會憂心:
萬一被某君害得諸事不順那絕對心情齷齪!是否別跟他接觸,不看他的文?
萬一遭靈擾搞得身心俱疲無法辦正事那真太糟糕!是否得求宮廟?哪間?
這個月手頭又拮据了,買一注今彩539會賠掉麵包錢還是能吃到月底?
算命書說我這個月出門會出血,是不是待在家好些?
因而得對特定關心的事件作出判斷。
假設我們對該事件並非漠不關心,
那麼在有辦法的情況下當然也並不希望草率處理對之做出的判斷。
而判斷的依據大致有
1.已知資訊
手頭已搜集到的情報。當然這些情報本身也得過濾。
2.經由已知資訊所作的推理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下是名偵探柯南式的推理,而不是毛利小五郎式的。
3.主觀信念
這部份包含內化但無以言喻的經驗、人生歷程習性、或者就是偏見等。
4.請他者代作判斷
例如軍師、長輩、專家、鬼神乃至訴諸緣份等等。
這種情況下,判斷的責任不在自己,可是判斷的後果卻可能得自己承擔。
占卜雖異乎常法,但其意義仍可粗略就上述四方向作探討。
二、
一般人在遭遇重大事件時,似乎通常都仍會先藉由普通手段
── 除了鬼神、占卜以外的手段 ──
來下判斷來做決策。
但當所有「顯」的資訊皆已不足充判斷依據時,當所有此世之人皆難以信賴時,
我們會希望能挖掘出還有哪些隱晦卻仍有可能相關的訊息,
希望能有具備超自然力量之生命體來協助我們判斷,
或者甚至就只是希望能誘發出自己潛意識中最深密的靈感,
此時就有可能訴諸占卜了。
占卜與上述四者的關係在:
i) 也是藉特定方法或儀式取得資訊。例如擲筊、抽籤詩、測象或複合方法。
ii) 對這些資訊的解讀則可能較間接例如解卦,也可能很直接例如問仙 Y/N。
iii) 某些占卜結果仍需當事人自己有所參與。
iv) 當然例如希望神明給答案。
但當我們走到求諸占卜來作判斷時,除非是要說服他人
(歷史上不少案例,占卜其實不是要自己信,是要讓別人信,那個先不討論),
否則至少表示我們內心中有著相對高的不確定感。
只要我們內心已有強烈的定見,即便是主觀偏見,
只要我們有著自己深信的確定的方法,甚至就是我們自以為能直接與鬼神對話,
這些情況下大概我們也不太會想把決策託諸占卜。
走向占卜,本身就表示我們企圖求助於常態以外的方法。
當然,徬徨猶疑當中我們還是會有自己的傾向:
我強烈懷疑某某不安好心、我真心希望某某是愛我的、我就覺得我遭靈擾……
此時內心的困惑與表層噪音(並非靜慮後由潛意識反射的感受)爭相吶喊著,
讓我們在躊躇的同時更覺心情難以平靜。
(當然如果決策失誤的後果並不嚴重那就只是玩的心態了,這排除不討論。)
而占卜,除了結果 ── 給出yes/no判斷或者how的路線模擬 ── 以外,
其過程與手段也是個重點。
作為特殊資訊,其取得方式至少必須讓我們相信它是有意義的。
當然,怎樣能使我們相信,這取決於我們自己。
有可能非常直接明快:擲一次銅板,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也可能相當複雜迂曲:多次洗牌或虔誠導祝還外加一套儀式來沉澱我們內心等。
要言之,當我們的智慧已不足以僅憑世間常理就足以下判斷的情況下,
我們期望能藉由自己期望其能有效的特殊程序來取得特殊資訊,
並藉此做出有意義的判斷。
這程序則亦與我們對超自然的理解或自身的信念有關。
個人信念確實未必代表真實,但那也已是此時我們所僅有的依據了。
三、
如同常態判斷或決策我們可能考慮再三或推翻原案般,
那些針對 yes/no 問題的占卜,
即便採取了我們較認可的程序,也確實還是有可能想再確認。
對於我們傾向相信需要更多證據才能確認的,我們會希望能更加強檢查。
不要明明是較普通的狀況卻被我們誤認作特殊狀況。
例如,
我想判斷我到底是否遭受到靈擾,
由於靈擾是很特殊的狀況,雖說我內心實在覺得我就是受這困擾,
但我愈想證成此事,卻愈得嚴格審核此事究竟是不是我多疑了。
例如,
我真的超想中樂透頭獎,先不論神明或許根本不會為我的私欲示諭,
就當作是我測試我的內心最深的直覺好了,
我也得極為小心確認占卜結果是否有意義。不是隨便擲出一次凹凸就歡喜高歌。
(當然啦就算連10次聖杯,機率雖已夠低了,也還是比中頭獎的機率高太多。)
(至於夢兆及其解讀那就關乎自己對夢兆是否妄想的信心。)
(這裡鄭重其事的前提在我手頭僅存的錢只夠買一張樂透,然後就得喝西北風。
如果手頭的錢充足到買張樂透不痛不癢,那麼這也沒必要占卜了。)
此時卜而又卜,
意義並不是任性反覆,亦不僅只在小機率事件(連續多次聖杯才算數),
而更是表現我們慎之又慎唯恐採取極端行動後悔莫及的態度。
當然,到底經歷怎樣的占卜程序或累積怎樣的占卜結果才得以讓我們放心,
前者或許得要有傳統可信憑的儀式或透過可信賴的人物,
後者則可能又與我們自己的經驗與主觀判斷有關了。
反之,
假如我們並不是為了慎重而累次占卜,
僅僅是為了達到我們想要的答案而累次占卜,
如果不是為了欺騙安撫他人,那這樣騙自己也沒啥意義了。
當然此處所述皆在對於可能面臨的結果我們內心已有所判斷:
某種情況是必須經過多次檢驗而另一種情況則否。
這部份應該也還是涉及人類的思惟慣性吧。
四、
雖說占卜結果是否可信本身已渺茫難知,
但在欠缺其他決策手段之下,這不失為一種讓我們下定決心的方法。
不過,要是愈占卜愈懷疑,或者反正占卜也不會對我們的抉擇有所改變,
那就不如不必耗費這份力氣了。
當然,作決策前慎之又慎,一旦立下決策就勇於承擔後果,
這不論是用世俗理性下判斷或是用占卜下判斷,都是應有之義就是。
《易》之大旨更在乎的不是吉凶而是君子在各種情境下的自處之道,
不論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事件的發展皆能盡量以智慧去處理,
才是較理想的期待吧。
作者: lore (lore)   2021-10-17 15:55:00
莊子 內經其實也很精簡外經就應該是後人添說非莊子的言傳
作者: BarnHart (孟 平)   2021-10-17 18:03:00
最奇怪就是修學佛法的人,無論出家眾在家眾,講了一大堆佛理,最後不問自己為什做不到,而去搞占查木輪或問神通了
作者: TANK8 (無敵盔甲)   2021-10-18 13:26:00
很感謝你點醒我,因對方就是別有居心+心術不正+心理變態,越講會越刻意表現出不法的作為,藉此擾亂人心,學佛學到走火入魔很悲哀,他老婆也是共犯,所以二人的將來都很淒慘,短命臨終與臨終後都慘cc六十幾歲了,了然的人,就是一個噁心的學佛偏差的死老頭,我這樣罵他,他會很高興,但他老婆被他拖累,會跟著離世他老婆很可憐,嫁給他,以前被拖累過,現在又被拖累對方干擾的動作很頻繁,每天造孽,此人多行不義必自斃他跟他老婆會相繼離世,因為共犯結構
作者: brella (府城嚴選臭懶趴)   2021-10-20 19:4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