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遠離壞心情 8個生活習慣促進心理健康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2-05-21 08:14:29
健康網》遠離壞心情 8個生活習慣促進心理健康
2022/05/15 22:57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心理壓力是現代人生活中經常面對的困擾,外媒《健康熱線》(
Healthline)報導指出,維持心理健康可幫助改善情緒、減少焦慮、思路更清晰、提高自
尊和自信心等,也能預防因壓力引起的相關疾病。以下8個生活習慣可有效改善心理健康

1、良好的睡眠
睡眠對心理健康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美國研究發現,平均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
出現情緒困擾的可能性比超過6小時的人多出2.5倍。除了睡眠要充足,品質也很重要,因
此最好下午3點後避免攝入咖啡因、養成規律就寢和起床的時間、營造安靜、輕鬆、整潔
的睡眠環境。
2、少用社交媒體
不斷獲取有關他人生活的資訊可能會產生自我比較、自我貶低的心理,增加焦慮和抑鬱的
感覺,想減少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可以在睡覺時將手機放在抽屜或房間以外的地方、從
事其他更有意義的活動代替滑手機、關閉訊息通知或刪除應用程式。
3、加強人際關係
人類是社交動物,穩固的人際關係會對心理健康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可以與朋友維持訊
息聯繫、從事社交活動。
4、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也可以促進心理健康,包括緩解壓力、提升好心情、幫助睡眠等,不一定要到健身房
,可依照自身的身體狀態、體力及喜好,選擇有興趣的運動項目,運動過程也能保持心情
愉快,可以從事慢跑、瑜珈、伸展運動、散步等。
5、攝取營養豐富的食物
某些食物也有對抗情緒低落的功效,可以多食用莓果、香蕉、豆類、全穀雜糧及鮭魚等高
脂肪魚類,幫助身體補充能量之餘,也能改善心理健康。酒精、咖啡因、精製碳水化合物
和添加糖,則可能會加重焦慮症狀,情緒低落時建議避免。
6、學會放鬆
心情不好時,可能做上述任何事情都很難,也可能只會讓感覺更糟。此時可以鼓勵自己「
每天邁出一小步」,不管是整理床鋪、喝杯水或寫日記,每天試著對自己做出這樣的承諾
,長期下來將有助於成為重拾精神的習慣。
7、留點時間休息
適當休息,讓身體喘口氣。所謂的「休息」,定義因人而異,但通常意味著讓身心有機會
放鬆。
8、曬太陽
太陽是人體獲取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可以改善情緒,曬太陽的時間不須太長,只要5分鐘
,就能讓心靈獲得放鬆。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2769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