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貼] 張曼娟 還沒有忘記的愛 (失智)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18-05-19 17:33:59
※ [本文轉錄自 elderly 看板 #1Q_-gvz6 ]
年過半百的人生體悟》張曼娟:一個人若不能做自己,不管爬到多高位都不會快樂
2018.04.23
還沒有忘記的愛
自從母親失智的情況愈來愈明顯,我便調整自己的活動,更多一些時間留在家裡,讓她能
感覺到我的存在。當我在廚房料理了晚餐,還為母親沖泡了菊花枸杞冰糖茶,看著她喝完
一杯茶,服食了中藥,逗弄了一陣心愛的貓咪。七點半左右,為了讓我可以工作,於是,
她到客廳看電視,將近八點的時候,我聽見她問印籍家務助理阿妮:「曼娟回來了嗎?」
這時候我不得不放下手邊的創作,走到客廳對她說:「剛喝完我的茶,妳就忘記我嘍?」
母親笑嘻嘻的:「咦?妳回來嘍?什麼時候回來的呀?」
「回來好久嘍。」這種時候也沒什麼好解釋的,更不用強人所難的讓她想起我回家的時間
,她能夠記得我是她的女兒,還牽掛著我回家沒有,已經很令人感激了。
「妳回家了,那我就要去睡覺嘍。」母親心滿意足的說。
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情節,讓我知道,她正一點一點的從生活常軌上偏離,就像一個迷
路的人,迷失在空間與時間中。
前一天晚上,我九點多進門,看見母親依然坐在沙發上,早已過了她的睡覺時間,我很驚
訝的問她為什麼還不睡覺?
「我要等妳回家,妳回來了真是太好了。」母親欣慰的說。
這兩年如果她的心情不太好,就會特別渴盼著我回家,看見我開門進來,甚至會像小孩那
樣開心的鼓起掌來。
這時的母親沒有鼓掌,也沒有很開心,顯然有什麼事正困擾著她。
阿妮走過來對我說:「我一直跟奶奶說,不要等了,去睡覺,奶奶說她一定要等妳。」
阿妮走開之後,母親壓低聲音對我說:「我們的床不夠睡,所以我決定要睡在沙發上。」
「妳為什麼要睡沙發?為什麼不上床睡?」我也壓低聲音。
「我跟妳說的話妳沒聽懂,床位有問題,我們四個人不夠睡啦。」
我拉著母親起身,回到他們的臥室。與父母同住了五十幾年,他們的房間永遠是最大間的
主臥室。阿妮為了夜間照顧父親,也睡在同一間的單人床上。雙人床的一邊睡著父親,另
一邊空著,那原本是母親的位置。
「妳應該睡這裡呀。」我對母親說。
「那阿妮睡哪裡?」母親問。
我指著阿妮的床給她看,她臉上有著焦慮的表情。
「這樣的話,妳要睡哪裡呀?」
「媽!我有自己的房間呀。」
我牽著母親去看我的房間,她終於鬆了一口氣。
「喔,原來這裡還有一間呀,那就沒有問題了。」
母親忘記了家的樣子,即使在家裡,她也迷路了。當她安心的回房睡覺之後,我在寂靜的
客廳裡,茫然的站立片刻,這時候應該覺得傷心了嗎?應該要哭了嗎?可是我並不想哭,
也不想讓自己傷心,因為我知道,一切才正要開始。
我意識到的是,母親一直都是個替人著想、願意犧牲的人,她以為床不夠,於是她決定睡
在客廳。不是我睡客廳,也不是阿妮,而是她自己。哪怕她已經在時空中迷失了,還是顧
念著他人。
我決定把自己的意識安放在這個意念上。
年過半百的人生體悟》張曼娟:一個人若不能做自己,不管爬到多高位都不會快樂
張曼娟與雙親合影。(來源:張曼娟臉書)
找回遺失的自己
50歲之後,很多懸而未決的事都漸漸確定了,我知道自己將會在城市生活中「孤獨老」,
而後也會「孤獨死」,但我並不懼怕孤獨,因此也不覺得這是一件悲慘的事。
中年的我已經明白,人生難免一死,而在邁向終站之前,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致有太
多遺憾,這才是重要的事。
曾經,我也是不快樂的。當我努力符合別人期望,去扮演另一個人的時候;當我把別人當
成生存目標,忘卻了自己需求的時候;當我太渴望別人所擁有的東西,忽略了自己也有珍
貴特質的時候。總而言之,當我不是我自己的時候,我就不快樂。
一個人如果不能做自己,不管擁有多少別人羨慕的東西,不管爬到多高的地位,都不會快
樂,因為那不屬於你,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於是,回首人生只感到空虛。
「一個人想要『做自己』,就算傷害了別人也無所謂嗎?」每當我在臉書或是公開場合提
到「做自己」,就會有人不以為然的質疑。
我也覺得疑惑,「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洪水猛獸?忠於自己就一定會傷害別人嗎?為了
不傷害別人,我們不能做自己,只好一輩子偽裝成另一個人,直到老後,壓抑的情緒一股
腦爆發開來,憤怒、委屈、怨天尤人,成為一個可悲的老人。
所謂「做自己」,就是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
但是,真正的自己,是否符合我的期望?我做了真正的我,能得到別人的接納與喜愛嗎?
有時不只是別人,就連我們自己,也會對自身產生期待,如果真正的我,不夠完美,不討
人喜歡,又該如何?要接受真正的自己,也是需要勇氣的。同時得相信,真實的自己比偽
裝的那個人更好,更有存在的價值,更加可貴,更值得愛。我們想要變得更好,為了讓自
己更好,我們不會任性,不會蠻橫無理。我們會更有同理心,更能體貼別人的需求,最重
要的是,我們能保持個性,能發揮生來就具足的才能與潛力。
30幾年前,我出版了第一本書《海水正藍》,封底有張作者黑白照,是燈影下的半張臉,
似隱若現,這本書暢銷之後,讀者就有了一個既定印象,覺得我是個長髮披肩、穿著飄逸
、感性又浪漫的女作家。20幾年前我就剪短了頭髮,直到現在仍有讀者見到我時,露出驚
異的表情:「妳不是長頭髮嗎?」
不是,我不是長髮;我不再是年輕女作家;我甚至也不那麼浪漫。讀者會不會因為我不是
長髮,就覺得我的演講不值得一聽?會不會因為我不如想像中浪漫,就覺得我的書不值得
一讀?迄今,這樣的事還沒發生過。
我的短髮已成為個人風格了,想飄逸就穿裙子,想帥氣就穿褲裝,對於做自己這件事,愈
來愈有信心。
當一個人決定做自己之後,做自己的時機就愈來愈多了。
書籍簡介
書名: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作者:張曼娟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03/30
簡介:
中年是家庭的承擔者;中年是老年的起點;中年有覺醒的力量;中年之愛閃亮激昂;中年
可以通達、自由與自在;中年是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那條船能穿越歲月的湍急洪流
,使我們成為真正的「大人」。
大人不必討好他人;不必與全世界和解;不再等待成功;不再追求名利,因為確實明白,
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睿智、慈悲、雋永;「大人」的存在,就應該要閃閃發亮。
「人到中年,常發覺有許多的延宕:那些要做的事、該說的話;想愛的人,都被延宕了…
…已經來到下半場的我們,怎能不好好彌補?」——張曼娟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2555&type=Blog&p=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