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記事

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23-09-22 09:20:45
繼續試著捨棄不是真心非常喜歡滿意的衣物
-2
就像斷捨離書中的概念
這不僅僅只是單純關於物品 或外在目標
而是種真誠面對自己真正感受
無關價格/投入成本
無關標籤(潮不潮/高不高檔/地位品牌)
無關他人眼光
並且採取相應行為
接受犧牲代價責任現實的練習
才買一兩年的秋季外套
羊毛料
黑色百搭
穿起來沒有不好看
唯一只有袖子稍稍短了半公分
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每次想放棄都覺得需要這麼挑惕嗎
但如果撇開一切
單純只問自己感覺
答案很簡單
只要穿上就覺得不舒服
甚至不是視覺看到 心理作用/想到
而是身體本身就感覺不舒適
確實不需要九十分一百分才一定是美好
能真誠感受到七十分八十分的美麗
是很大的福氣和智慧
但我想如果目前的自己不是這個狀態
那就不是這個狀態
接受真正的自己
而不是那個心裡認為"應該是怎樣"的自己
如何面對物
也是對如何面對人的學習。
...
SG談到他如何珍惜實體收藏
雖然他的收藏不同
卻讓我想起書
記得童年每個暑假去親戚家住
永遠心心念念的都是他們那一套故事書
以前總覺得長大要有落地到天花板整片的書櫃
到別人家拜訪
通常自己最留意的也是主人的書櫃
看他們買怎樣的書
那些他們真正鍾愛翻閱多次
那些嶄新如初
會告訴你一些這個人是怎樣的人的線索
不過這個小小的想望
經過很多年之後
並沒有像大多數被講述的故事那樣實現
看過好友從誠品一套套一箱箱書的搬
擺滿整房間來不及讀
看過交往對象
設計美麗的整面書架
擺的全是自己心儀的書
看過寬闊豪宅像電影那樣整牆整室的個人圖書館
另一個好友的臥室除了床就是書櫃
然後呢
沒有然後了。
這些主人確實愛書也絕對算是喜歡閱讀
不過從各個不同的某些線索裡看得出
這數量的收藏還是有一些其他不是關於書的本質的東西
因為他們享受收藏的時間遠低於量
(不是指所有收藏者都這樣
我相信一定有人花很多時間享受自己的收藏)
你也不會聽見他們說希望有更多時間享受這些
這些經歷讓我反問自己
書對自己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我確實還是喜歡繁體書拿在手上的感覺
勝過手機或平板
(簡體書或英文書就算了 紙質設計印刷 還是台灣的好
閱讀器也不用提 翻一頁那個速度自己都可以多看多少內容
完全徒然的耗費)
但慢慢決定除非沒有電子版否則不買實體書
這個決定不是沒有經歷過掙扎
(如果可以滑手機滑上好幾個小時
沒道理用手機讀書多困難)
只是後來明白書之於自己的唯一意義
是讀進去 變成自己的東西的那些
其他的 都是浮雲。
和衣服類似
物品對我的意義都只有和自己的關係而已
設計剪裁的創意和執行 材質的觸感 款式穿上身的感受
不過也是為什麼很多對時尚同樣感興趣的人
(比方一大票愛打扮的美女們)
和我頻率沒那麼合
因為這個群體裡有很大比例
"展現/在別人眼裡的樣子/如何被眾人看待"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字
而這對我實在無足輕重
有當然不是壞事 但有或沒有沒多少影響
(老實說在我的想法裡
要是本身很漂亮更不需要在意這些吧
郭台銘應該不會成天把大把心思放在跟蔡家比自己錢夠不夠多?
別人眼裡會不會覺得他夠有錢?)
作者: gagagaga (肥瓜)   2023-09-22 14:37:00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會活得不像自己愛閱讀的人,會有親子共讀時間,一人一本,沉浸在各自的文字裡。我好羨慕就算年紀大了,朋友的長輩逛完誠品,拿著戰利品,會問朋友要先看哪一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