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作者: lyviasun (:))   2023-05-30 23:45:15
開始課金作心理諮商
(真的好貴,現在又失業QQ,狂燒存款R)
每周心理諮商都狂哭
這條路盡頭到底會到哪?
我沒有承認自己受傷了嗎?可是承認又如何呢?我到底該怎麼辦?
「你身邊重要的人總是讓你失望」
我很想這樣想啊,可是,世界的規則是這樣運作的嗎?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大眾心理這麼多但人們的問題還是沒有辦法被解決
他們跟你說很多事情比如阿德勒,客體恆常性,但最後只是滿足人們貼標籤的慾望」
我真的快笑死XDDDDD
如果對人不再有期望
不就不會失望了嗎
但人生就是一直一直失望
難道不是只能改變自己嗎
心理諮商能找到解答嗎
我到底該如何是好
作者: qaz996659 (阿寶)   2023-05-31 01:12:00
諮商像教練一樣他是引導您認知真實想法或導引真實自己當然如果頻率不對可以先停或是換諮商師見仁見智
作者: hesione (我離開我自己)   2023-05-31 02:09:00
或許問題在選擇/決策上??(我自己是這樣啦) 最近看的簡單來講大概是: 原生家庭中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因而形成的生存策略,不適合成年後使用,因為那樣的生存策略會導致篩選/決策上的問題。想想也蠻合理的,畢竟那樣的策略的原始目標是幫助人留在不好的關係中(畢竟孩童沒有其他選項)-> 但代償策略用在成年的話會變成著重於如何忍受不好的關係/不健康依附,換成一般人的話會在有問題時早早離開。根本差異在小孩沒有選擇,成年人有(雖然是常識還是說一下 X’DD看到拿成年人決策跟小孩相比的還是震驚了一下,人的極限總是能刷新我的三觀)而且這種生存策略也會導致選擇上的錯誤決定。誇張點的比喻大概類似,由於小時候沒有獨立生存能力,大腦只好找出某種策略方式讓你習慣住在常常失火的房子裡,但長大後因為習以為常,所以選住家的時候不會避開明顯會失火的,但住進去才覺得為什麼每間都失火,然後失火了也不走,這是我自己反思的心得,參考看看
作者: wwman (記憶拼圖)   2023-05-31 11:06:00
覺得可以把人物對調 假設有別人希望你應該怎麼樣幫助他但是 你因為你也有自己的苦衷或問題 要自己照顧自己為先所以你因此讓別人 對你感到失望 那又該如何?不過 我那樣說也不全然對 也有可能是 我們幾乎是付出的那方 但是你付出身邊的人卻沒有也付出一點讓你感到安慰我覺得就要漸漸淡掉這個讓你常常失望的人 轉而把時間去認識 會跟你互相的那些人 儘管是超少數 要一點點測試 找就一開始別付出 會讓自己後悔或失望的超出程度 在保險一點再減個兩三成~ 這樣你依然保留你對人的信任感~又能在付出幾次之中 觀察哪些人的個性是值得你信任更多的~而不能一開始就全然信任 你就想假如你有一百萬 那你要借你能借出多少幾萬? 給某個人 但是最後他不還你 你也不後悔~我們對於人的信任感 很像是 認識沒多久 你就賭上義氣說:兄弟我信的過你 我的提款XX卡密碼就在這 我信的過你我想 你應該會考量我們關係 應該只提5萬 但是我不說我想兄弟你應該是信的過的 所以不必明說~~所以只在心裡認為然後 此人 就把你的卡當作 跟朋友女朋友吃喝玩樂去了~把你的義氣信任 當作是 你給他的禮物 消耗品 玩樂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