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資訊] 習得性無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作者: littlewren (wren)   2018-05-30 00:07:41
推 DCcheng: 曾經我也是Martin Seligman的信徒,最後的結論是有彈性的05/28 15:22
→ DCcheng: 樂觀...這是??? 還是把問題丟回來給我們嗎?我也沒有答案05/28 15:23
其實我也覺得作者所引用的Rilke(里爾克)太過隱晦不易懂,所以在這提出一點自己的看
法。
這是文章的結論:
※ 引述《littlewren (wren)》之銘言:
: 資料來源:https://goo.gl/oRUSSZ
: ......(略).......
: 對於習得性無助,我們應該勇敢地正視自己的內心,並且驕傲地戰勝它。除了死亡本身

: 你的命運並非無法抵抗。偉大的詩人里爾克,曾在他的書《給青年詩人的 10 封信》中

: 到:
: 「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內部走出來,並不是從外邊向我們走進。只因為有許多人,

: 命運在身內生存時,他們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們也認不清有什麼從他們身內出現。」
: 習得性無助就是我們體內產生的命運,看清它,我們就能從中擺脫。
: 所以當悲哀發生時,不要沉溺於無助。悲哀往往是一些新事物進入我們的生命的時刻。

: 些新事物會改變我們,從而改變我們未來會發生的事件。習得性無助可能真的會讓你的

: 生一事無成,但擺脫它卻能讓你變成一個強者。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的意思是,除了死亡無法避免,人生的命運可以由自己去開拓;
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環境,但是能改變內在的無助感;
外在事件能影響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心境也能改變未來的外在環境。
==========================================================
我並不反對文章作者的立場,也沒有指控里爾克的意思,只是我認為可以用更加明瞭易懂
的引文來闡述。
以下美國哲學家Emerson(愛默生)的名言很好的詮釋了這個信念,成為推動我去改變自己
的力量,我非常喜歡,在此分享給大家。
Sow a thought and you reap an action;
種下思想,收穫行動;
sow an act and you reap a habit;
種下行動,收穫習慣;
sow a habit and you reap a character;
種下習慣,收穫個性;
sow a character and you reap a destiny.
種下個性,收穫命運。
雖然偉人這麼說,但我認為不管是誰,要做到能夠收穫命運都不容易。
繼續引用播種的比喻,埋下種子後不會馬上就有果實吃。
為了讓種子長大,還要勤奮澆水、施肥、刮風的時候保護幼苗...
培養的過程才是樹木茁壯、果實豐收的關鍵。
例如,我知道運動對於健康有益,這是常識。
但是我要如何開始邁出第一步動起來?
好不容易今天去運動了,明天、後天又要如何鞭笞自己,養成運動習慣?
由此可見,思想變成行動的過程、行動變成習慣的過程...這些過程都很艱辛。
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是在某個過程中迷路或跌倒,包括我自己也是。
本來有一些因應習得無助感的經驗可以分享,為了不轉移焦點就在此打住。
之前"醫師說憂鬱症有一半是自己選的"系列文引起版上熱烈迴響,
我認為和習得無助感關係密不可分。
本來也想回應,不過礙於篇幅太長,拖著拖著沒寫完就擱置了。
以後有機會再分享吧。
作者: DCcheng   2017-05-28 15:22:00
曾經我也是Martin Seligman的信徒,最後的結論是有彈性的樂觀...這是??? 還是把問題丟回來給我們嗎?我也沒有答案很謝謝您精闢的解釋,期待您之後的分享。
作者: mango2014 (hope)   2018-05-31 13:16:00
醫師說憂鬱症有一半是自己選的"系列文 在哪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