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習得性無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作者: littlewren (wren)   2018-05-27 20:24:23
資料來源:https://goo.gl/oRUSSZ
<<習得性無助:讓你一事無成的天使與魔鬼>>
因為相信痛苦一定會來到,選擇放棄採取行動,接受預期的痛苦結果,可概括「習得性無
助」之意涵。透過理解此概念,避免自己不小心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漩渦裡!
「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王菲這句經典的歌詞,是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經典心理表現。
可能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正在經歷這樣的體驗:發現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卻始終不能達到預
期的效果。因此,你們開始感到無力抵抗某種「影響命運的力量」。當你開始相信這種「
命運」,便會開始覺得虛無,不再樂觀,彷彿一切努力都是無益的。
如何對抗這種虛無的悲觀感?又或者,如何幫助身邊有這種習得性無助的人?這是我們今
天要討論的問題。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20 世紀 60 年代,Martin Seligman 經過動物實驗,提出了習得性無助的理論模型:動
物在先前的經歷中,習得了「自己的行為無法改變結果」的感覺,因此,當它們終於置身
於可自主的新環境中時,也已經放棄嘗試。一直在籠子裡被反復電擊的狗,多次實驗後,
只要電擊的信號音一響,即便實驗者在電擊前已經把籠門打開,狗也不會逃走。相反,它
會在電擊到來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不好的結果,卻選擇相信
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就是這樣一種被動
的消極行為。
表現在人的身上往往是,當一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並反覆失敗,形成
了「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後,可能就會將這一無助的感覺過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
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比如,你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孤獨中,你就會漸漸
認為孤獨才是人生的真實,從而更加放棄與他人交流。(推薦閱讀:讓自己更成熟的三個
願望:放棄完美,卻迎接完整)
習得性無助受環境的影響最大。
一方面,一些極端環境會催生習得性無助。受虐待的女性、孩子和人質,是習得性無助的
高發人群——L們已經接受了「嘗試是無望的」這樣的暗示。一個典型的表現是,當他
們離開長期受關押、虐待的環境時,會因為無法面對任何事情(因為害怕可能的失敗),
而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適應期,無法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家庭的管教方式也有著很大影響。研究表明,過度管教、過度溺愛的家庭都會
提高孩子習得性無助的機率。如果在上大學之前還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做一頓簡單的飯
菜,或者在家庭的角色中,父母是經常說教、嚴加管制的(更像是老師),孩子在脫離家
庭環境後(比如上大學後、就業時)往往會倍感無助。
在習得性無助的影響下,很多人會尋找外部的因素作為責備的對象。比如,會把自己期中
考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沒有足夠的睡眠,或者是「老師是個混蛋」。他們也會責備自己,
認為自己很蠢。
習得性無助很容易導致抑鬱——當一個人不再認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覺得付出的
努力與最終的結果無關,那麼可能就會變得無助和無望。這裡的抑鬱,不僅僅指持續一段
時間的普通的抑鬱情緒,也包括更嚴重的抑鬱症狀。因此,習得性無助經常出現在對於抑
鬱症的臨床研究中。許多抑鬱症患者的表現是,當他們失敗時,就會產生極大的挫敗感,
放棄嘗試,產生「做什麼事都是無濟於事」的感覺。
總的來說,習得性無助理論具有三個重要因素:
-個人行為和結果之間的無關聯性,
-對「自己所希望的結果不會發生」、或「不希望的結果將會發生」的預期,
-不再做出任何行為以改變現狀的反應。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人,往往在歸因方式上存在問題。這是 1978 年,Seligman 和他的學生 Ab
ramson 和 Teasdale 進一步補充修正無助感理論得出的。
歸因是指,人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過程,作出的解釋和推論。當個體經歷了失敗或挫折時
,會有不同的歸因風格:例如,失敗是由於內部的自身原因,還是外在環境造成的;導致
失敗的原因是穩定的,還是不穩定的;導致失敗的原因是普遍的,還是個別的。(推薦閱
讀:【向輸過的人致敬】小球 莊鵑瑛:在這個時代,失敗是一種幸運)
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更傾向於採用這一解釋風格:將壞的結果歸因於內在的、普遍的、
穩定的特質。這三種角度被歸納為「3Ps」:personal/pervasive/permanent.
了解以下這三個角度,也會幫助具有習得無助感的人們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
內在(personal):他們容易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錯。——會
降低個體自尊。
普遍(pervasive):他們認為問題不僅僅是問題本身,而是影響到生活中的每個方面
。——這使得失敗的影響會泛化。
穩定(permanent):他們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使得失敗產生更長久的
消極影響。
這種歸因方式的一個典型情境是學業困難。那些成績不好的、無助的兒童更容易採取內在
的、普遍的、穩定的歸因(如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足,而這種能力是無法改變的),而非外
在的(某次考試比較難)、個別的(僅僅不擅長某科)、不穩定(這次沒有認真複習)的
歸因,他們報告了消極的感受,同時預期下次也會做的很糟糕,採取了無用的策略,並反
复思考無關的事情。一次失敗會讓他們覺得要垮掉,然而之前的好成績則對他們不產生影
響。
20 世紀 80 年代之後,無助感理論又有了新發展,即無望感(hopelessness)。與無助
相比,無望感涉及到對整個未來的消極預期,以及隨之而來的反應。
我們之所以能夠且願意付出努力改變我們的生活,是因為我們抱有一個信念,即「我們的
行為會產生特定的結果,掌握這其中的聯繫,可以讓我們在未來通過行為達成目標。」如
果這一信念遭到了破壞,我們就失去了控制感,產生「怎麼努力也沒有用」、「自己希望
的結果不會發生」的預期,可能會使我們不再採取行動以改變這種情境。更糟糕的是,對
嘗試和努力的放棄可能導致我們的預期成真,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此外,人們不一定只會從自己的經歷中習得無助。這種情況被稱為,替代性無助。替代性
無助是指,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另一個人的行為得到的結果(如受到獎勵或懲罰)而進行替
代性學習,同樣的,人並不需要直接體驗不可控的事件,只要觀察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
不可控事件、無助效應,也會產生習得性無助。目睹父母的婚姻困難的孩子,即使從未經
歷過戀情,也會有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不會得到圓滿的感情。
群體性無助是另外一種情況。Simkin、Lederer 與 Seligman 的研究曾發現,讓某個小群
體作為一個整體來完成無法解答的問題,可以使整個小組產生無助感。接下來,如果讓他
們接受下一個任務,會發現他們被本來可以被輕易解決的問題難住了。所以有時,一群人
並不會幫你更好的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抱團無助。
<<如何對抗習得性無助?>>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並不建議隨意對號入座。如果曾經歷比較重大的創傷應激性事件,
或者擔心自己有抑鬱症,建議優先尋求專業診斷和幫助。
前面說到,危機可能會造成習得性無助,但也可能有好處。有的時候,當面臨巨大的危機
時,人們也有可能自動走出習得無助感的枷鎖。這有點像,重大危機下,人被迫為了生存
激發出突破自己的潛能,不得不相信過去不相信的事。
根據研究者的報告,重新進行歸因訓練和認知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習得性無助。在心理諮詢
和治療的臨床領域,CBT(認知行為療法)也經常被用來治療抑鬱症和改善習得性無助狀
況。
而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無助感,下面一些小建議可能會幫到你:
1.檢查自己的歸因模式,即,我們是不是錯誤地提前將自己判了死刑?並將一時的困難誇
張成永久的困境?
2.不要輕易說「不可能」,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推薦閱讀:別設限自己的人生,你
將有無限可能)
3.先著眼於完成小的任務,那些微小的抵抗。在取得小的進步和成績後,及時用它們來激
勵自己,即使是慶祝自己每一個微小的勝利。切身體會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
本身就是一種鼓舞。研究者曾在監獄、收容所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當收容所裡的人連選
擇睡哪張床、吃什麼樣的食物的權利也沒有的時候,他們找工作、找房子的願望就會進一
步降低。而當他們在一些事情(哪怕是極小的事)上也能有選擇、擔負責任的時候,就能
夠逐漸完成更大的任務。
4.有時候,讓我們無助的,僅僅是無助本身。壓倒我們的,往往是一種抽象的感覺。當
我們滿心都是「我完蛋了」的念頭時,也許我們可以將它具體化一些,比如「我具體遇到
了什麼事情,讓我感覺很糟糕」,這樣,我們就可以問出下一句,「現在這個情況下,我
還可以做些什麼?」
對於習得性無助,我們應該勇敢地正視自己的內心,並且驕傲地戰勝它。除了死亡本身,
你的命運並非無法抵抗。偉大的詩人里爾克,曾在他的書《給青年詩人的 10 封信》中提
到:
「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內部走出來,並不是從外邊向我們走進。只因為有許多人,當
命運在身內生存時,他們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們也認不清有什麼從他們身內出現。」
習得性無助就是我們體內產生的命運,看清它,我們就能從中擺脫。
所以當悲哀發生時,不要沉溺於無助。悲哀往往是一些新事物進入我們的生命的時刻。這
些新事物會改變我們,從而改變我們未來會發生的事件。習得性無助可能真的會讓你的一
生一事無成,但擺脫它卻能讓你變成一個強者。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
以上。
Reference
Seligman, ME, & Maier, S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1), 1.
Peterson, C., Maier, SF, & Seligman, MEP (1993). Learned helplessness : a theo
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mkin. DK, Lederer. JP& Seligman. MEP (1983).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groups.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 21(6), 613–622.
Abramson.LY Seligman. MEP& Teasdale. J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
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1): 49–74.
作者: yachungkyu (天秤水梨妹)   2018-05-27 22:54:00
感覺像是知道自己卡在哪裡QQ 謝謝你
作者: Justaziro (Ziro)   2018-05-27 23:09:00
看完了謝謝 好想哭
作者: kamenoshippo (kamenoshippo)   2018-05-28 06:33:00
認真看完 感謝分享
作者: DCcheng   2018-05-28 15:22:00
曾經我也是Martin Seligman的信徒,最後的結論是有彈性的樂觀...這是??? 還是把問題丟回來給我們嗎?我也沒有答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