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徒然

作者: corolla (麻痺掉...)   2017-09-02 22:02:55
現在大腦其實有點混亂。
我讀完了躁鬱之心,算是蠻順的。
我承認,我不討厭這本書,甚至有點喜歡。
但是,我卻沒有找到心理師推薦給我的優點,那就是發現我跟作者的雷同點,
以及防範躁症發作前的徵兆。
作者跟我狀況完全不同,我算是混合型的,而且裡面也沒有寫到他怎麼預防。
他的預防基本上就是一直控制lithium,但我目前吃的藥物並不是lithium。
不是說完全沒有學習到東西,有幾樣她在做的東西也是我現在在做的,
那就是藥物加心理治療,並不會因為這是一個生理疾病就得忽略不做心理治療。
但關於她發病前的特徵,跟我沒有太多雷同。
我是unspecified,非典型的。所以我沒有作者那麼typical。
愉悅感跟愛戀感我不是沒有感受過,但是都不長。
但我可以理解那種對人際關係的傷害,以及努力的收拾殘局的痛苦。
關於防範,我覺得跟精神科醫生談似乎比較有效果?
心理師對於病理學其實不太理解,雖然會指引我往對的方向走。
我羨慕的是作者深為醫生,同儕因為是同行所以可以理解體諒她的問題,
而一般人的行業卻不會有這樣的智識去包容同理。
雖然我也不確定是否作者有無遇到機車的同儕。
今天實在是太累了。剛剛出去處理了事情,周一我會再做跟進。
傳真跟掃描都要做。兩本書就這樣一下子消化掉了。
明天,要去教會,然後就是TRX。
國外的事情我自認我已經暫時做了最好的處理。
現在的我,覺得有點躁,用腦過度,overloaded........
作者: littlewren (wren)   2017-09-03 15:46:00
我有個唸醫學院的朋友,本身有憂鬱症與思覺失調,但是她沒有花力氣隱瞞自己的病情。老師與同學都是醫生,所以對她的狀況比較諒解,她也因此有良好的支持系統,病情也控制得不錯,現在幾乎和沒病的人一樣了。當然並不完全是因為得到諒解而使她穩定就是了。她自己本身很積極治療,個性也很好,學習與工作都很努力。我不是學醫的所以是不打算把自己的憂鬱症昭告天下,但也在她的生活態度上獲得啟發。另外也推薦Furiously happy. 作者本身有憂鬱症、焦慮症、類風濕關節炎等病症。書裡記載著她如何以幽默感面對疾病帶來的種種不適與不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