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文學的功能 - 陶傑

作者: aurior (auri)   2014-03-21 01:00:17
文學的功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99%B6%E5%82%91
蘋果日報 | 副刊 | 名采 | 陶傑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沙說:讀文學,可以抗拒極權的洗腦。
此話說對了最多一半。首先是要看哪一國的文學。中國文學兩千年,許多詞家詩人
,他們也從小讀文學,看紅樓夢和桃花扇長大的人,不見得能抗拒強權,反而屈服
於專制,或變成奴才狗腿,中國知識份子郭沫若即是典範。
中國文學有太多哀傷,缺乏激情,即使偶有一兩篇如正氣歌,反抗蒙古人侵略,卻
並無反抗極權,因為文天祥至死也向南宋的趙家朝廷效忠,宋朝的皇帝再開明,始
終還是極權。
拉丁美洲文學多反抗的主題:聶魯達的詩,培格的小說「蜘蛛女之吻」,馬奎斯的
「百年孤寂」,看了令人血脈澎湃。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南美洲作家,眼中的
文學是拉丁美洲作品,不要誤導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學,不但無助於抗拒極權的洗
腦,這些「文學」本身,像中國文化大革命時農民作家浩然的「金光大道」和「艷
陽天」。就是極權洗腦的工具。
讀英國文學,多一點抗拒極權洗腦的營養抗體。奧威爾的「動物農莊」和「一九八
四」是其中雙璧。但是也要看讀者的智商,如果把「動物農莊」當童話,把「一九
八四」當科幻,看了之後還會是老天真,像中港台學院裏許多教英國文學的講師教
授。
所以民國時代,讀通了英國文學的幾位,像梁實秋,一九四九年都不會留在北平,
因為梁先生終生翻譯莎士比亞,莎劇裏有教人識別極權的抗體。錢鍾書也讀了許多
英國和歐洲文學,見識就差了一點,沒有移民,但終究懂得閉嘴,沒有昧着良心像
郭沫若一樣做許多下賤的事情,像他的字號,叫做「默存」。
為中國文人所輕視的武俠小說也有抗拒極權洗腦的作品,像金庸的「笑傲江湖」和
「鹿鼎記」,還有倪匡的「六指琴魔」。但覽賞文學,也要有水準的市場。總的來
說,讀文學令人豐富了感情,讀哲學令人思考清晰,讀史學令人鑑古識今之愚妄。
香港是個做生意的地方:數理化工商管理的書籍多,文史哲沒有人讀,這樣的社會
,不可能有成熟的民主制度,但沒有民主,也是死路一條。英國人熟讀奧威爾,內
心都知道,文學是名山大業,許多名堂,妙在不必說白點破,泡一盅茶,合上作品
之後,笑賞周圍的囂鬧,洞若觀火,文學至少教人看透,包括謊言,而看透就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