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有沒有現在各總統候選人的競選幕僚的卦

作者: macpaul (琴韻)   2015-09-13 02:45:35
如題。
最近台灣公道伯的操作很成功,王院長找的公關團隊跟議題和見解都很到位。
宋省長雖然被人起底,但是形象廣告的團隊也很厲害,
文案對召喚一般泛藍或中間選民也很成功。
小英和柱柱姐的競選團隊好像就比較低調。
小英除了發行一卡通,模仿公道伯粉專發表的長照政策之外,
好像就沒有什麼亮點和代表作。
想問一下有沒有小英、柱柱姐、宋省長、王院長這些人的競選團隊的八卦?
包含選舉策略、政策智庫等等的狀況。
畢竟以後這兩位候選人如果勝選了,競選團隊被酬庸進政府的機會也很高。
所以應該讓選民也要對這些幕僚的狀況要瞭解會比較好。
譬如找一找,只找到小英有一則新聞是寫請了林全規劃經濟策略。
https://video.udn.com/news/351317
『不只林全,小英財經智庫雖也延攬洪財隆、蘇建榮、陳錦稷等中生代學者
不過大部分都還是像包括胡勝正、陳博志、施俊吉、何美玥等扁朝時代的財
經官員。』
其實這些人也都有一定年紀。大家都知道小英喜歡打安全牌,
現在最重要的也是打安全牌勝選。
撇開操守不談,如果這些智庫也是用過去的思維,譬如像IoT台灣的機會就是
要拉抬製造業。台灣勞工假太多會影響台灣競爭力。。。等等。
維持舊思維,不得罪大老闆,是沒有辦法從根本結構上,改變台灣現狀。
那小英選上了,台灣的經濟結構的狀況,仍然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還不如學學柯P ,多開放公民參與,讓民間高手更能直接跟專家學者有更好的
合作空間。 (小英之前好像有說他不學柯P ,不搞公民參與)
像小英政見:http://iing.tw/posts/92
『台灣要發展智慧城市,周邊相關產業就有機會去研究開發,去實際建設和應用
,生產力就可以提昇。』
但是智慧城市最重要應該不是產業,重要的應該是軟體 - 城市的居民。
要可以利用科技提升公民參與機制,讓民間智慧/意見,能夠很快的跟市政單位融合。
而不是發包了一堆大小包案,養了一些科專,結果都做一些市民不需要的東西。
提升公民參與,政府和廠商自然就能看見需求,就能夠快速看見真正的內需市場需求。
這樣做出來的『智慧城市建設』才會有人用。
另外像柱柱姐的競選團隊之前也換了一些人。
像游梓翔做了兩個月就辭了發言人。(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
萬一柱柱姐上了,那目前定出來政策看起來仍然再走國民黨老路,
對經濟公平看起來也不會有幫助。
進一步的說:
有沒有辦法傳達民意告訴這些候選人,你的幕僚不行,訂出來的政策有問題,
應該趕快把他們換掉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