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詩的一點幹話:演化 2/3

作者: searenata (HauSiaulism)   2023-04-11 01:14:36
#「詩」曾有過的傳統
「詩」被認為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經過漫長的歷史,也是「詩」作為名詞或一種分類的
意義,比起其他文類更加豐富或複雜的根本原因之一。
它作為古老的藝術,也成為某些美的形容或代稱,於是我們會說一段音樂或舞蹈演出甚或
一幅畫「具有詩意」,說一片風景「詩情畫意」,說一首詩具有「音樂性」,漫畫的分鏡
具有「電影感」,這樣的語彙是經過文化累積的產物。
像電影一樣,像詩一樣,像散文一樣,像小說,像漫畫……文化的累積演化與個人的體驗
,使我們在提到這些文化產物時有不同的想像,也就在利用它們去表達感受時有了不一樣
的意義。
說回詩與歌
「原始詩」是人們從語言發現了美(及趣味)而誕生,它當然是比今天的「詩」更重視聲
音、和音樂歌謠的關係可能更緊密的藝術,「詩歌」可以沒有區別。在還沒有文字符號的
時代,它的存在形式是誦唱者與聽眾的關係,而不是書寫者與讀者的關係,它的技藝必然
注重對音樂性的講究,延續到今天的詩,仍經常強調語句節奏,不時和韻有所連結。(原
始詩的概念是囫圇吞棗抄印卡的)
而作為一種超乎日常溝通需要的表達形式,「原始詩」、「詩歌」很自然的會混融於宗教
、信仰、儀式、咒語……之中,這為「詩」留下了神祕學的血緣;而「詩歌」和戲劇產生
關連也是理所當然,戲劇也需要應用語言表現的美及技藝,由亞里斯多德的《詩學》可見
,這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已經非常成熟(而這種對「詩」的界定,顯然和現在多數人想
像的不太一樣);東亞大陸的戲曲則幾乎從未受到文化人同等的認肯,直到現代將其中的
部分追認為詩歌。
掌握宗教、儀式、語言的技藝的人,是一種知識階層,這種可上溯到「原始詩」的人,和
以聲音為主要表達媒介與形式的詩,即使絕非原原本本毫無變化,(但或許會令不少人驚
訝地)在歐洲也維持到相當晚近的年代,那就是吟遊詩人。
吟遊詩人以今天來說是非常斜槓的職業,他身兼音樂家、演唱家或說唱藝術家,可能還包
括演員,當然還要會作詩;在這些表演技藝外,他最重要的職能可能是口述記錄者,必須
熟記地方上的神話與英雄傳奇,雇主的家族事蹟乃至族譜,有時可能還身負情報宣傳工作
(不論是宣揚或詆毀);如果他不必負擔某些俗務,那他可能會是宗教或社會領袖菁英,
如賽爾特文化中的德魯伊。
從聲音向文字演化
吟遊詩人是在文字文明未開始或還不發達、但已有相當程度分工的社會中產生的職業。今
天對吟遊詩人的紀錄,都是來自文字文明發展傳播的邊陲地區,如蘇格蘭、威爾斯、愛爾
蘭及北歐;人類學家葛茲夫婦(Clifford Geertz & Hildred Geertz)在摩洛哥紀錄的伊
斯蘭詩人也頗類似吟遊詩人的角色,所以這也可能和基督教會對文字傳播的控制或社會分
工、城市化等等因素有關。
文字的發明及普及會取代吟遊詩人的工作,畢竟閱讀遠比起傳喚並欣賞口述吟唱者的演出
要來得便利,同樣的道理也使得詩和音樂漸行漸遠,到最後作詩、欣賞詩的活動,和音樂
已不必扯上關係。這在東亞文明的歷史中也是類似發展,在格律詩剛發展成熟的唐帝國時
代,詩仍然是會傳唱的,娛樂場所唱詩對詩的傳播影響很大;宋帝國的(格律)詩則朝向
更高度的文人化發展,狹義的詩樂傳統已在式微,詩的類卡拉OK功能由新發展出的「詞」
取代。
就在這樣演化的過程中,「詩」和「歌」如前文所說,逐漸變成兩個有所重疊的不同範疇
,有時有些詩仍被配曲,有些詩仍叫做歌(如和歌)或最初也是歌,但音樂的傳統在後世
幾近被遺忘。詩從現場演出變為文本,詩人從吟唱口述者轉變為專於運用文字的文化菁英
,即使用聲音來表現,也從歌唱、吟唱變為朗誦。
從媒體的複雜度來看,這是從多媒體朝向單一媒體,從傳播門檻較高的轉為傳播門檻較低
的。但從技術層面來看,職能分工反而可能使技術要求的門檻提高,如脫離音樂而獨立、
文人化的漢詩,格律要求就比詞牌來得嚴謹。但整體上的趨勢是,門檻低的在保存、流傳
上比較有競爭力。
在教育不普及的時代及地區,學習文字本身就是很高的門檻,這應該是愛爾蘭、蘇格蘭的
吟遊詩人傳統直到18世紀才消失,而葛茲夫婦在20世紀的摩洛哥仍見證紀錄身負口述傳統
的伊斯蘭詩人的原因之一。而文人化、離樂的漢詩,僅為士人階層的品味娛樂,原為收集
常民歌辭的樂府詩亦然,透過文本化它們得以長時間保存,但在傳播上反而變得侷限在知
識階層。
這種現象並不代表某些門檻要求較高者(不論是媒體複雜度或技術要求),就比較沒有保
存價值或需求。小說或劇本不能取代戲劇,漫畫不能取代動畫,即使社會上一定有比起追
劇更樂於看小說或漫畫的人,電影不能取代狗血連續劇或舞台劇,反之亦然。多數情況是
,某些需求會由更具便利性、普及性或技術上更優越的工具或工作者取代,就像光碟取代
了錄影帶、電玩卡帶,卻不能完全取代黑膠。
然而前述這一切,是因為現代社會有多餘的資源、先進的生產及傳播技術,和廣大的市場
,才能維持這樣多元的文化生產、傳播與消費。
詩的貴族血統
「詩是文學中的貴族」仍是關於詩最普遍的迷思之一(也許僅限於華文圈?),在前面已
有略為帶到,也是我想寫這麼一篇文章的原因之一;這和把詩定位為最高等的文學形式這
種迷思,顯然是極為相關的。
其實封建貴族的體制和概念,在所謂「漢地」中斷已久,「詩乃貴族」的定位,恰是華文
文學深受歐洲文學影響的殘跡之一。但我們仍可以簡單做個結論,詩的確有貴族血統,或
至少類貴族血統,前面提過詩這種特殊的表達形式在很早就被用於宗教、儀式的用途,被
納為上層知識階層的某種技術,詩也可能被用於政治場合,乃至政治性的身分判別(孔丘
就說:不學詩,無以言)。
在近代以前知識階層和貴族的重疊率極高;以英語詩人為例,包括拜倫、丁尼生、雪萊、
艾略特……這些具代表性的大詩人,即使血緣淡薄,他們都具有金雀花王朝的王室血統。
而即使在封建體系早已崩潰的東亞大陸,詩也是士人、土豪們創作與定義的。
參見 Poetry and nobility By Nicholas Jenkins
https://shc.stanford.edu/arcade/interventions/poetry-and-nobility
詩(或及其他藝術)的定義,是「某些人們的主觀價值判斷有共識的範圍」,而技藝、形
式表現不符合知識階層某些共識的,則可能被稱為打油詩之類,或被宣稱為不是詩。
但在格律、形式或體裁的具體規範外,對詩的判定如此抽象,極端來看「詩歌」的創作門
檻似乎極低,只要會使用語言已有最基本的創作基礎,市井、鄉野的民謠、民歌持續被創
造出來,影響了「詩」,所以詩的貴族血統嚴格說本來也不是非常純粹,不如說是因為近
代的社會變遷,菁英階層和菁英文化的位階動搖,詩作為菁英文化的代表之一,貴族形象
才開始被特意強調出來。
與此同時,自由詩的體裁興起(這樣的體裁幾乎已等於華文現代詩的代名詞),然而自由
詩並不像許多人字面意義理解的自由,自由詩只是讓詩的定義在「某些人們的主觀價值判
斷有共識的範圍」中省略了形式特徵,「詩」仍需要價值共識才能被認肯或產生意義;先
撇開批評技術上的問題,對於能產生價值共識的讀者,他可以從中讀到「詩意」,而對於
無法產生共鳴的人,即使他沒有辦法否認一首詩的身分,也可能只會感到「我他媽讀了三
小」。
雖然仍有人認為詩應該高貴優雅,但如果把這種「貴族性質」的意義擴大到文學風格之外
,就我看來大多沒什麼道理,彷彿只是要說「詩就是比較屌」,潛台詞可能是:「所以寫
詩或理解詩的我比較屌」,超中二的。不過傳統上屬於菁英文化的東西在社會上、傳播媒
體上還是會有些特別待遇,從這點來看,這種主張也是滿實際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