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詩的解讀,以鄭愁予<錯誤>為例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惡的雨颯)   2018-05-21 13:19:00
開宗明義,我個人非常討厭詩評把詩的意涵寫死。好比鄭愁予名作<錯誤>,由於知名
度高,也入選課本當教材,坊間常見的解構方式是預設出一種閨怨色彩的基調,套上一個
假構的女子主人公,把「容顏如蓮花開落」、「你的心是小小的XX」等句都刻板的看成泛
女性化的描述,最後梳理出的,便是一個過路人見到怨婦的瓊瑤式八點檔故事。
或是基於唐詩以降的中文抒情傳統,對於某些構詞形式有特定詮釋,也或是預設出有其
一個背景故事,對一般讀者而言是經驗一首詩比較容易上手的形式,這種解讀模式歷來廣
為流傳,甚或被固定成為某種考試題目的預設解讀範式。
『詩有標準答案』,聽來挺可笑的。可或許這才是世人能接受詩的先驗條件,未經文學
訓練的俗人用某種模式概化作品而形成一種通用性標準,真的值得非議嗎?也行不透過這
種手段他們只會覺得『所謂詩到底都在公三小?』而難以真的透過性靈體悟去感發出什麼

當人們討論著<錯誤>裡『淒美動人的愛情』時,鄭先生本人卻是哭笑不得。據媒體報導
2010年他在受訪時指出,這首是本義是首描寫「戰爭」的作品,他童年處於戰亂下的環境
,對於生命無常的體驗有了感懷才寫下了:『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
,是個過客…』。
如此一來,坊間那種閨怨情詩的主張顯得無比荒謬,諸中學生多年來稔熟的「標準答案
」竟是俗人們腦補出來的幻想,想必也然崩潰一番。
為了替這種情況解套,我們大可請出羅蘭巴特,在進行評論之前先謀殺掉鄭愁予,讓他
閉嘴。作者已死是個解構上非常好用的工具理論(堪比某板上的9.2崩潰),既然不存在標
準,任何解說只要能自圓其說,它就可以是種定本。
但是,就算俗人們約定俗成了什麼解法,對於作品而言難道就可以當作真理?好吧,說
真理也許太過了,總之亦及常理,常言道之位。
私以為詮釋之於作品,其本身就是種疊床架屋之舉,作品的審美發生在讀者親自與其進
行第三類接觸之中,每部作品都是聖經,唯有透過親見文本,才能看見本體,經驗上帝,
所有結構、解構、評析和解讀,不過是輔助(或誘導),甚或來自撒旦。
所以,<錯誤>到底應該是情詩,還是戰爭詩?
別討論應然,解讀文學作品討論的應該是「可能性」,我們從情詩觀的角度切入,可能
可以見到<錯誤>的某種面目,對某些人而言,那或然是天啟,是真理,再不能看見『其他
的<錯誤>』。(這句話的歧義性就相當令人著迷。)
但到底來說,這只是『你經驗到的』作品,屬於或不屬於作品中的一個部分,一種面目
。詮釋觀只是進入作品本體的一種途徑,世上有很多途徑,他們可能大不相仿,互砭互斥
,就像討論真理一樣,矛盾的部分存在是可被接受的。
就我來說,可能性比確定性要更能觸及作品的本體一些,蓋棺定論無異於宣判作品的死
刑,事實上許多千百年前的作品至今仍是活的。
最後引段<諸子百家>歌詞:『若說有人亂世當年,遙贈我明燈一卷。就算相隔千年,見
字如面。』
作者: catball (五車書史落地貧)   2018-05-22 10:29:00
考慮到作者自認寫了一首戰爭詩,卻被視為情詩而紅那這首詩根本只是寫歪了而已吧。就像是不小心把豆腐泡在鹵水裡而發明出臭豆腐。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18-05-22 16:01:00
讀者怎麼理解,作者管不著也不該管---有這樣一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