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ndreas Gursky:近期創作 (2007-2014)

作者: AvoFactory (Avocado)   2015-01-27 11:06:19
編輯/ Sheng Wen Lo
圖文好讀版:http://goo.gl/G5c1ii
http://goo.gl/az2Ryv
上週回顧了德國藝術家Andreas Gursky的生平與部份作品。本文則著
眼於Gursky較近期的創作,範疇約莫落於2007-2014年;這部份因線上資
源不多,較有編整必要。值得注意的是,無論Gursky創作時如何飛天遁
地,他始終沒有脫離故鄉杜賽道夫 — 數十年來Gursky始終和同門Axel
Hutte,Thomas Ruff ,以及Laurenz Berges等人在萊茵河左岸的
Hansaallee共用一個工作室,期間相互影響不言而喻。
由於本文所談到的作品年份相近,因此不以時間軸做線索,閱讀上較
具邏輯性。
http://goo.gl/K6SHka
Andreas Gursky 和前女友 Julia Stoschek (當代藝術收藏家),2008
- 洋 Oceans, 2009-10
Gursky在從杜拜飛往墨爾本的旅途中,有一次不經意地看到機上螢幕
裡的飛行路線圖:畫面最左邊是非洲南端,最右邊則是澳洲西側,中間
則是一大片看似空無的海洋。陸地線索極少的畫面使他印象深刻,於是
利用網路上找到的衛星空照圖,製作了完全沒有天氣現象的Oceans系列。
然而網路上衛星圖著重於陸地,海洋的部份解析度甚低,故Gursky必須
完全透過數位軟體將海洋繪製出來,過程十分耗時。Gursky甚至考察了
各地沙洲地圖,以求成果的準確性;但畫面中各大洲的位置其實有因構
圖需求而稍作挪動。Oceans是少數Gursky沒有實際使用相機製作的系列。
http://goo.gl/oNiqL6 Ocean I (2010)
http://goo.gl/uTsDhH
http://goo.gl/FR2v1C Ocean III (2010)
http://goo.gl/Rnuei9
http://goo.gl/iIoBPD
http://goo.gl/UbkPgs Ocean VI (2010)
http://goo.gl/ZkSxRv Ocean, Exhibition
其父親Willy Gursky曾從事商業攝影,對此系列有所不滿,認為兒子
把海洋弄太黑了。
- 曼谷 Bangkok, 2011
在製作Oceans後,Gursky在曼谷拉近了與地平面間的距離。畫面取自
湄南河(Chao Phraya);它源自青藏高原的冰川,穿過曼谷,注入暹邏灣
,為泰國最大的河流。這些波光粼粼的畫面看似美麗,Bangkok V和
Bangkok IX的直條構圖容易讓人想起Rhein II和現代繪畫;然而近看即
可發現水面上漂浮著各種垃圾,包括保險套、兒童被單、輪胎、死魚等。
雖然系列名為曼谷,但畫面針對該地的線索不多,繽紛的色彩和垃圾許
多是數位合成,評論和闡釋的空間亦更加寬廣。
http://goo.gl/MkTwaA
http://goo.gl/GNChTI
http://goo.gl/2uCmis
http://goo.gl/zqMHN5
http://goo.gl/QA3KUJ
http://goo.gl/Xwn9lH
http://goo.gl/bdmmkY
http://goo.gl/4J8g2n Bangkok, Exhibition
http://goo.gl/Zphepb Bangkok, Catalogue
- 詹姆士·龐德島 James Bond Island, 2007
詹姆士·龐德島位於泰國南部,本是一個乏人問津的島區;1974該地
被選為007電影「金槍人」(Man with the Golden Gun)的取景地,遂成
熱門景點,污染也伴隨而至。在Gursky的三幅畫面中,深色的島嶼下可
瞥見白色的沙灘和遊客的蹤跡。
http://goo.gl/F1DfCl
http://goo.gl/xWDKAi
http://goo.gl/BdM2GQ
- 杜拜世界 Dubai World, 2008
Dubai World 系列拍攝主題為杜拜頗具爭議的「世界島嶼」計畫 —
在杜拜附近的海面建立300個人工島嶼,排成類似世界地圖的樣貌。這個
以高級休憩為目的的建案已售出了70%,但2008年的經濟危機導致整個計
畫幾乎停擺。有些報告更指出部分島嶼正在沉回海底下,杜拜政府也接
管了此計畫。Gursky於 2008年拍攝此計畫,或許呈現了消費、開發潛在
的危機。
http://goo.gl/J4U3Y4
http://goo.gl/5fayWl
http://goo.gl/IxDhjE
http://goo.gl/oDCtR3 Exhibition, Dubai World
至2013年底,只有2個島完成開發,2014年財團Kleindienst Group則
開始開發 "The Heart of Europe" 計畫,旨在中東建立一個歐化小島,
願景圖如下。
http://goo.gl/PqXZZR "The Heart of Europe" 計畫構想圖
http://goo.gl/1ID4LL 2010年衛星圖
上圖左側可見朱美拉棕櫚島 (Jumeirah Palm),亦屬類似計畫,為世
界上最大的人工島,為Gursky同期的拍攝主題 (Jumeirah Palm, 2008,
下圖)。島上有三座五星級主題旅館,亦有超過500戶家庭入住此島。
http://goo.gl/rN2qAy
- 卡達 Katar, 2012
Katar (2012) 拍攝於運輸船上巨大的瓦斯槽內部,瓦斯因清潔作業進
行而已完全清空。畫面左下可見一透明帳棚與其中的作業人員;Gursky
為了達到和作業人員一樣的水平位置,往下爬了40公尺深的梯子。拍攝
時間很短,Gursky需要快速的以工地用大燈打亮槽內。瓦斯槽看似金光
閃閃,實為鋁製內壁;現今有許多類似的運輸船自卡達開往世界各地。
http://goo.gl/O8JBaa Katar (2012)
- 超級神岡探測器 Kamiokande, 2007
超級神岡探測器位於地下1000公尺深,為日本東京大學所建的微中子
探測器,興建目標為找尋質子衰變的證據。它是一個圓柱形容器,高
41.4公尺,直徑39.3公尺,裝載有五萬頓的純水和11200個光電倍增管。
在Gursky的照片中,科學家們搭乘充氣艇在儀器內移動 (畫面右下)。
http://goo.gl/a3GjDg Kamiokande (2007)
更多關於超級神岡探測器的介紹詳見東京大學製作的紀錄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cJA5zBrVOc
- 無題 Ohne Titel XV-XVI, 2008
Ohne Titel XVI 為 Gursky的自拍照,畫面中他拿著 Ohne Titel XV
的一小片蜂巢結構,陷入沉思。Gursky曾說這是他工作時的寫照。這些
結構其實是3D繪圖製成。
http://goo.gl/W53Yxu Ohne Titel XV
http://goo.gl/4MGZ1Z Ohne Titel XVI
http://goo.gl/wgiM1g Ohne Titel XVI (局部)
這兩張照片蜂巢結構的的靈感來源來自法蘭克福 "Cocoon" 夜總會的
造景,Gursky也於相近的年份在該處製作了Cocoon I (2007) 和 Cocoon
II (2008)。
http://goo.gl/c7Nt66 Cocoon I (2007)
http://goo.gl/dVCkS8 Cocoon II (2008)
Gursky 熱愛電子音樂,對此類夜間大音樂型集會有不少創作,較近期
的包括杜賽道夫 "死褲子樂隊" Tote Hosen II (2013),以及稍久以前
瑪丹娜的委託創作 Madonna I (2001)。
http://goo.gl/fcbzOT Tote Hosen II (2013)
http://goo.gl/1FJVdg
- 北京 Beijing, 2010
Beijing (2010)則是拍攝北京國家體育場 (鳥巢)。該建築由瑞士建築
師Jacques Herzog, Pierre de Meuron和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設計;攝影
視點位於建築物內部側邊樓梯上。然而Gursky在此也利用了數位拼合,
在照片中融合了多個角度,形成較抽象的空間感。
http://goo.gl/QZ86bq
- Lehmbruck I~II, 2013-14
Lehmbruck I~II 主題為德國杜伊斯堡Lehmbruck 博物館的展示空間。
展示空間為半開放式,頂部採光為天光;照片中除了包含博物館館藏外,
也額外加入了虛構館藏,如Jeff Wall的照片The Well (1989) 和 Neo
Rauch的半人馬塑像 Nachhut (2011)。人實為保存藝術品的執行者,而
這樣的畫面被「攝影」記錄;但在數位時代,攝影的記錄性、保存性正
不斷的被反思。
http://goo.gl/t786Yg Lehmbruck I (2013)
http://goo.gl/fmjDNH Lehmbruck II (2014)
- 儲藏架 Lager, 2013
同樣和保存藝術品相關的作品為 2013 年的 Lager,拍攝了格狀倉儲
架,其中也包含了許多Gursky自己的作品或片段。有的評論認為這反應
了藝術的商品化:貨架上陳列著眾多當代藝術品,似乎看不到盡頭。
http://goo.gl/VmBLRr Lager (2013)
- 超級英雄 SH I-IV, 2013-14
Gursky近期創作了一組具爭議性的超級英雄 "SH" (Super Heros) 系
列。這組照片2014年僅在倫敦White Cube展示過一次,而在2014年底漢
諾威Kestner Gesellschaft展覽前夕,這組作品被臨時撤下,原因是裡
面的角色涉及Marvel著作權問題。White Cube展覽禁止拍照,而藝廊也
不提供相關照片,故此系列照片幾乎鮮少有人看過,線上取得極為困難,
我們只能透過在White Cube的側拍大致了解它們的面貌。
這組作品拍攝了蜘蛛人,蝙蝠俠,超人和鋼鐵人等角色。蜘蛛人在東
京的Hermès大樓櫥窗前,看著飾演自己的Tobey Maguire;蝙蝠俠背對
鏡頭坐在一個無人熱帶海灘旁,望著一艘遊艇;超人則獨自一人坐在荒
蕪的星球上,也許在沉思;這些作品似乎揣摩了這些超級英雄孤獨、不
為人知的一面。
http://goo.gl/wAK84h
http://goo.gl/WV704V SH II (2014)
http://goo.gl/sraCAm SH III (2014)
這幾篇文章回顧了Gursky 30年來的創作,但仍有幾項重要系列未能提
及,如2007年的北韓系列;日後若有機會,將再行介紹。此處撰寫這些
介紹性質的文章,目的並非景仰創作者或其創作思維,亦非強調其基本
功是否紮實。事實上從文中脈絡可發現,他們的想法多半不複雜;藝術
家如Gursky等難能可貴的,應是其擁抱困難的精神與勇氣。
作者: bensonWang (怪獸)   2015-01-30 16:01:00
推這篇!推狗司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